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34分)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是一次精神的漫游,是一种情感的陶冶。读书,犹如冬日里的一缕( )阳光,让我们从浮zào( ) 变得宁静,让我们从狭ài( ) 变得宽广,让我们从贪婪变得慷慨 ,________……读书,使我们成为精神明亮的人,实现人生的精彩 zhàn( )放。
明代诗人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徜徉于诗书之中,我们可以领略王湾笔下“潮平两岸阔,①____________”的壮阔图景;体验李益笔下“②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的边地之景;感受刘禹锡心中“晴空一鹤排云上,③____________”的积极乐观;体会李商隐笔下“何当共剪西窗烛,④____________”的深深思念。读《论语》中“⑤_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⑥____________”,我们懂得了要志存高远;读《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⑦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诗人冲破罗网的少年意气;读《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⑧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诗人物是人非的慨叹哀伤;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⑨______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我们感受到诗人借月抒怀的忧思关怀。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将语段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3)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灵”“精神”是名词,“漫游”“宁静”是动词,“陶冶”“宽广”是形容词。
B.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如“一场”“一次”“一种”都是数量词。
C.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读书,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属于其中的暗喻。
D.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如“贪婪”“多情”“慷慨”都是中性词。
2.七年级(1)班四位同学分别给连云港市图书馆打电话预约借阅《朝花夕拾》。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图书馆正在闭馆整理,下面四位同学的回复,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那好吧,对外开放后,我再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C.好的,等整理结束后我再电话预约,谢谢叔叔。
D.谢谢您,打扰了。等整理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3.结合你的阅读,说说下面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先拜菩提祖师学长生不老之道、筋斗云等本领,后又向如来佛祖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
B.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说,组成了成名作《猎人笔记》。
C.《五猖会》中,作者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作者在文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嘲讽。
D.《镜花缘》是明代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借写海外奇风异俗,来提倡男尊女卑,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B.《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从言谈、逸事方面反映社会生活。
C.“不惑”代称三十岁,“而立”代称四十岁,“知天命”代称五十岁。
D.童话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多用讽刺手法,给人以启示。
5.下面横线上所填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供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________;为装饰而读书,________;为增长才干而读书,________。
①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②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 ③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请写出《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的一次读书经历及对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6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陆游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
梅花绝句(其一)
闻道梅花坼①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②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③。
【注】①坼(chè):开放。坼晓风,即在东风中开放。②何方:有什么办法。③放翁:陆游的号。
7.【乙】诗前两句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请发挥想象,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甲】【乙】两首诗的三、四句,分析两诗情感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①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②,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
【注】① 慭慭(yìn 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带有戏弄的意味)。③㘎(hǎn):怒吼。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一狼洞其中________ (2)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
(3)至则无可用________ (4)以为且噬己也,甚恐________
10.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屠户和老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抡,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果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西游记》第59回)
【乙】
思维导图:
13.请联系原著,说说“夺子之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补充完成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但他在过火焰山的过程中却几经波折并不断寻求帮助,你觉得他配得上他的封号吗?请结合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内容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联系整本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震是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类: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中国科学院对鸽子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地震前动物的表现家禽高飞;不吃食:鸡,鸭和鹅都异常惊慌,导致鸡跳,试图跳得更高,没有办法把它们赶进窝里。这表明它们感觉到了地球中心的变化。家畜不进圈:猪牛羊等怎么赶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且情绪激动,无法控制,这表明地震在近期是可能发生的。猫狗狂叫不安:如果家里的猫狗变得很不听话,猫急于往树上跑,狗也着急搬家、刨地等等,说明地下有什么让它们不安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地震。
(摘自《天气网》,2022.03.21,有删改)
【材料三】
避震要点 特别提醒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运动,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核,或者说岩石圈受到冲击,就造成了地震。
B.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一旦发生相当强烈,所波及的地区都在火山附近的二十公里远的范围内。
C.按地震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其中陷落地震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D.中国科学院实验观察发现鸽子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
18.学校组织师生进行防震逃生演练,你的好朋友觉得乘坐电梯比走楼梯更快。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请结合材料三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防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祖父
萧红
①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②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③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④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⑤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⑥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⑦每当祖父这样做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⑧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用一种方法抓掉了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⑨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⑩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⑪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⑫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⑬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⑭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⑮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⑯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
⑰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⑱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节选自《呼兰河传》,有删改)
20.选文围绕“笑”主要写了两件事,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1)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从人物描写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祖父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体会下面【甲】【乙】两句中“笑”的丰富意蕴。
【甲】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萧红《我的祖父》)
【乙】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莫怀戚《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50分)
24.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请以“和暖的阳光洒在小路上”为开头,发挥想象,完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想象要合乎逻辑;
(3)不少于5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参考答案
1.(1)lǚ 躁 隘 绽
(2)①风正一帆悬 ②回乐烽前沙似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⑥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山入潼关不解平 ⑧落花时节又逢君 ⑨我寄愁心与明月
(3)示例一:让我们从自卑变得自信;示例二:让我们从懦弱变得勇敢;示例三: 让我们从愚昧变得聪颖……
(4)B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一缕(lǚ):一丝,一股。
浮躁(zào):急躁,不沉稳,轻浮急躁。
狭隘(ài):不宽阔,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或非常局限。
绽放(zhàn):花开放。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