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课内阅读1:《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2:《丁香结》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_,著名哲学家_______之女。
2、分析第①节画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联系第⑥节,说说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课内阅读3: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3、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4: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 )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拟定一个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痛击的结果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6:竹节人(节选)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 ),想技高一筹( )。给竹节人粘( )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弄巧成拙(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别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弄巧成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得意扬扬(ABCC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弄巧成拙(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的“中看不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别出心裁”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7: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揭开——( ) 观测——( )
枯萎——( ) 抵御——( )
3、缩写句子。
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怎样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8: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怒吼——( ) 惊恐——( )
奸笑——( ) 爱戴——(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势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拥我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拟人句。
4、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洪来临村民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的表现怎样?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9: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1、《穷人》是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__写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课文记述了_________和妻子_______主动收养已故邻居____________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我会借助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文中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A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 )。
4、选文通过对桑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体现出桑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5、“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 __________,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10: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您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绿蔓( ) 高粱( ) 苞蕾( )
苔藓( ) 菜畦( ) 谚语( )
铁轨( ) 处暑( )
2、找出文中所提到的俗语或谚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4、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谚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