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文言文专项练习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节选
[注释] 甚:非常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 乃: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 曰: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对话意思:
(2)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3、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吕氏春秋》
[注释]
善鼓琴:善于演奏古琴
峨:高
洋:广大
1、成语 出自《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人物 是 的知音,从(课文句子)“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
3、“高山流水”比喻 或 ,也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
4、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我们感受出他当时的心情 (用一个成语概括),可见二人之间的感情 (用成语概括)。
5、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世说新语》
[注释]
谓:问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
坐:犯罪
诣:拜见
曷:通假字,通“何”
善:擅长,善于
1、解释文段中的词语。
习辞:
避席:
2、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
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5、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
6、“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7、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1、杨氏之子参考答案:
1、(1)诣:拜见 乃:于是,就 (2)示:给„„看 曰:说 (3)未:没有 闻:听见
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
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