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10995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2021-04-13 七年级下册 0 1,21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嗥鸣(háo) 谰语(lán) 亘古(gèng)

B.默契(qiè) 憎恨(zèng) 烦琐(suǒ)

C.模样(mó) 震悚(sǒng) 粗拙(zhuó)

D.诘问(jié) 取缔(dì) 愧怍(zuò)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挚痛 斑谰 田垄 烦琐

B.竹杆 镐头 絮说 惶恐

C.惊骇 霹雳 自矜 烦燥

D.荒僻 镶嵌 门槛 忿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九院)对吵对打。

B.“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我们有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去杀人吗?”爱因斯坦说。

C.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D.欢呼吧,呵!海岸,响吧,呵!钟。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3分)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6.仔细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3分)

7.名著阅读。(5分)

(1)图一和图二都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的插图,它们适合插入鲁迅的哪篇散文中?请说明理由。(任选一幅图作答即可)(3分)

图一                     图二

(2)品读下面的小诗,说说它表达了冰心小诗怎样的主题。(2分)

虹儿!/你后悔么?/雨后的天空/偶然出现,世间儿女/已画你的影儿在罗带上了。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

(2)释担而立(             )

(3)睨之久而不去(             )

(4)但微颔之(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11.文章为什么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2分)

                                                                     

12.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的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陈尧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我 长 大 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我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一个路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心想: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站起来准备迅速逃离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后,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顺。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14.本文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15.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4分)

                                                                    

16.“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4分)

                                                                                                                                         

17.结尾说:“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三、写作。(40分)

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

参考答案

一、1.答案:D

解析:A项中,“亘”应读gèn ;B项中,“契”应读qì,“憎”应读zēng; C项中,“模”应读mú,“拙”应读zhuō。

2.答案:D

解析:A项中,“谰”应为“斓”;B项中,“杆”应为“竿”;C项中,“燥”应为“躁”。

3.答案:D

解析:A项中的句子搭配不当,“发现”应为“发明”;B项中的句子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应为“学校其他领导”;C项中的句子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应为“才”。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打印)下载:

此内容查看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如充值、下载等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https://www.0516ds.com/1099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