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专题04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
一、记叙文阅读。
缩短五厘米的父爱
①我上高中时,学习很好,长相也过得去,但是我依然感到自卑。原因只有一个——我个子太矮,只有一米六五。
②那天,已经做好要参加校篮球比赛的我临时被换掉了原因不言自明。晩上我禁不住向父母抱怨:咋给我生得这样矮?
③母亲严肃地对我说:“儿子,身高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父亲倒是很(亲和、亲密),拍拍我的肩膀说:“儿子,咱有啥自卑的,只要有能力,个子大的还得听咱指挥!”父亲是一家国企的车间主任,车间有三十多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归他管理。“况且,你也没矮到哪去啊,你看咱俩一般高……”父亲把我拉到他身旁,果真我和父亲一样高!
④我很疑惑,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米七零的个头啊,怎么变成了一米六五?我注意到了他弯下去的腰,驼下去的背,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父亲虽然说得(轻快、轻松),其实车间的工作一点都不容易,几乎每样工作他都要亲力亲为,他的背是累弯的!父亲刚四十八岁啊,无情的岁月不仅苍老了他的面容,还浓缩了他的身体。
⑤和父母聊天虽然没有给我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我隐隐约约也明白了一点,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
⑥高三了,虽然我一再阻拦,可是父亲为了鼓励自卑的我,还是坚持要接我下晚自习,他说这一年很关键,他贪点黑没啥。和父亲走在一起,碰到说话爽快的同学会直接这样说:“哇,你和你爸一样高啊!”我当然明白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可是我已经很坦然了。因为我多了一个战友,他就是我的父亲!我们站在同一个战壕,他每天乐观开朗,我凭什么要忧伤呢?
⑦高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那天,父亲特意在饭店备了十几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席间,一个有点喝多了的亲友举着酒杯对父亲说:“大哥,你看你儿子,虽然还没有你高,可人家学习好,真厉害啊!”他的这句话让我开始正视一旁满面红光的父亲,他的腰不弯了,背也不驼了,差不多比我高半个头!
⑧母亲注意到了我表情的变化,把我叫到一边说:“儿子,其实你爸没老到那样,为了照顾你的心理,他这一年来假装弯腰驼背,这样他就和你一般高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亲爱的爸爸,为了儿子那可怜的自尊,他竟然努力适应了非常别扭的走路姿势,陪我走了365个夜晚!
⑨泪眼朦胧中,父亲在向我微笑。在我的眼里,他变得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却用父爱拉长了我的人生。
1.在文中的括号内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为鼓励因个矮而自卑的“我”做的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梳理“我”的心路历程。
____________→抱怨→____________→坦然→感动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体会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请用波浪线画出和父母聊天让“我”隐隐约约明白的道理。
6.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好奇 “苦苦果”的味道,妙妙向大家分享了一则好奇“苦苦果”滋味的文章,请你读一读。
苦苦果
王庆兰
①那天,爸爸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叫苦苦果的果子,并且告诉我不可以吃。
②“为什么不可以吃?”我问爸爸。
③“因为它是苦的。”爸爸说。
④“苦是什么味道?”我从来没有吃过苦的东西。
⑤“苦就是你不能碰的味道。”
⑥“吃了会死吗?”
⑦“那倒不会。”爸爸出去干活了。
⑧吃了不会死但又不能碰的味道是什么味道?我看着桌上的苦苦果问自己。
⑨我把手伸向了苦苦果……
⑩三秒钟后,我知道苦是什么味道了。苦就是能让我把嘴从下巴咧到脑门的味道;苦就是能让我半边脸绿半边脸紫的味道;苦就是能让我浑身不停抽搐的味道;苦就是我不能碰的味道!那一刻我发誓,我再也不乱吃东西了!可也就在那一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再次把手伸向了苦苦果,然后带着满心的好奇又把它塞进了嘴里,就像刚才一样。不对,我为什么要吃它?我不是已经知道苦是什么味道了吗?就为了让自己再次体会嘴从下巴咧到脑门、半边脸绿半边脸紫、浑身抽搐的感觉?不,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心里很清楚。但我的行动却没有跟着心走,我又让自己品尝了一次苦苦果!
⑪“爸爸!妈妈!”我拼命呼喊窗外的爸爸妈妈,可他们却好像听不见一样。
⑫“爸爸!!妈妈!!”我更加拼命地呼喊。可他们还是不理我。
⑬在我第三次吃完苦苦果以后,这场游戏终于结束了。我跑到爸爸妈妈跟前质问他们:“我刚才那么大声地喊你们,你们为什么不理我?”
⑭爸爸妈妈面面相觑:“没听见你喊啊!发生什么事了?”
⑮“我吃了苦苦果,苦死我了!”
⑯“你吃了苦苦果?!”爸爸妈妈一起问。
⑰“嗯。”我委屈地点点头。
⑱“哈哈哈哈哈哈……”
⑲他们竟然笑了,而且还笑得那么开心!
⑳“你猜我刚才和你爸爸说什么了?”妈妈强忍着笑说。
㉑“不知道!”我生气地说。
㉒“我问你爸爸:‘卡卡会忍不住吃吗?’你爸爸说:‘他一定会把它吃掉的,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
㉓“你们也吃过苦苦果?”我惊讶地问。
㉔“当然,每一个孩子都想知道苦是什么味道。”爸爸笑着说。
㉕“那你们也吃了三次吗?心里明明不想吃,还伸手往嘴里塞!”
㉖“那我们可没有,哈哈哈哈哈……”爸爸收起渔网也走了。
㉗后来,苦的味道我早已习以为常,再也没提起过我连吃三次的事情。
(选文有删改)
7.(内容概括)读完文章,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赏析)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下面“我”的心理变化图。
(2)根据上述的心理变化图,请你用“从……(事例)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形象)的孩子”的结构,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探究)故事的结尾说道“后来,苦的味道我早已习以为常,再也没提起过我连吃三次的事情”,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抽搐( ) 发誓( ) 面面相觑( )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因为儿时的一场重病,导致如今的面部肌肉会不定时地抽搐。
B.当得知事情的真相后,那些人脸对脸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
C.听完老师的话,我暗暗对自己发誓,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课外阅读。
底色
白艳丽
①“师傅,您好,忙着呐?”那天,我远远地看见一个修车人。
②“嗯,怎么着?说。”干脆又简短的应答。
③“我想给孩子装个脚蹬。”我把自行车停放好,指了指后面的儿童座椅。
④“好,我看看。”修车人站起身。
⑤我一愣:瘦削的身材,干净的空军蓝衬衣,微驼的背,两只沾满油污的手——像极了我的父亲。
⑥父亲心灵手巧,什么活儿都会干,又麻利又热心,因此整天忙忙碌碌,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可现在这架机器转不动了……
⑦老人麻利地开始干活。我赶紧过去帮忙,尽量把自行车放平,好让他不至于半跪在地上。
⑧“师傅,您多大了?”我把锤子递到他手上。
⑨“七十七。”老人继续低头千活。
⑩“哦。”我又陷入了沉思:七十七了,还在外面摆摊修车,莫非是生活过得艰难?再看看不远处,七八个老年人正围在一起下象棋,时不时还传来争论声和喝彩声。在我的印象里,一杯茶,一盘棋,一把扇子,才是老年生活该有的样子。
⑪“好了。”老人说。
⑫“谢谢师傅!多少钱?”
⑬“给三块钱吧!”
⑭“这么便宜?”我脱口而出。
⑮“这旧脚蹬都是别人不要了送我的,扔了也是扔了。”
⑯“我给您五块钱吧。”我边说边掏出手机。
⑰“不用。你以为我靠这个生活呢?就三块,不过说好了,我只收现金。”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
⑱“我,我没带现金。”我不好意思地说。
⑲“没事儿,你哪天顺路给我捎过来就行。”
⑳“谢谢!”我道别欲走。
㉑“等等。”老人从三轮车上取出一块干净的抹布,在水盆里蘸了水,细心地帮我擦去车座上的手印。
㉒“谢谢!”我再次挥手再见。回家的路上,远处的天空中不知何时出现了很多形状各异的云朵,它们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背后的底色,那一片纯净而无垠的蓝。我又想起了那位修车的老人,还有他身上那件被洗得干干净净的空军蓝。
(选文有删改)
13.请对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⑰段“他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句中,“我的心思”具体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心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觉得选文中的修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用“底色”作为题目,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①冬去春来,分家了。雅可夫舅舅分在了城里,米哈伊尔分到了河对岸。
②姥爷在波列沃伊大街上买了一所很有意思的大宅子:楼下是酒馆,上面有阁楼,后花园外是一个山谷,到处都是柳树枝条。“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姥爷边走边说,踩着融化的雪,指着树条子,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很快就要教你认字了,到那个时候,鞭子就更有用了。”
③这个宅子里到处都住满了房客,姥爷只给自己在楼上留了一间,姥姥和我则住在顶楼上。顶楼的窗户朝着大街,每逢节日和平常日子的夜晚,都可以看见成群的醉汉们从酒馆里走出去,东摇西晃的,乱喊乱叫。有时候他们是让人家从酒馆里扔出来的,他们在地上打个滚儿,又爬起来往酒馆里挤。“哗啦”、“吱扭”、“嘎吧吧”、“哎哟”一阵乱七八糟的响声陡起,他们开始打架了!站在楼上的窗户前看这一切,是那么好玩儿!
④每天一大早,姥爷就到两个儿的染坊去转转,打个帮手。晚上回来,他总是又累又气的样子。姥姥在家做饭、缝衣服、在花园里种种地,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我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⑤安宁?我一点也没觉着有什么安宁!一天到晚,房客们在院子里乱哄哄地来来往往,邻居的女人们经常跑过来,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有人喊:“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
⑥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人。
17.根据选文判断,本文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微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我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姥爷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描写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你觉得这个社会环境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亲和 轻松
2.父亲坚持要接“我”下晚自习。 父亲一年假装弯腰驼背。
3.自卑 疑惑
4.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我对父亲衰老的心疼。
5.身高的缺陷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弥补。
6.结尾的“在我的眼里,他变得那样伟岸,他把自己缩短了五厘米,却用父爱拉长了我的人生”和题目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中心,升华“父爱伟大”的主题,总结全文。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