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09日
资源编号 96646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

2025-03-05 七年级下册 0 51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赢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2.“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知州)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秦朝的太尉

3.下表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三位皇帝部分年份的财政收支表,从下表可以反映出王安石在1069年进行变法的背景是(  )

A.中央集权加强                                   B.财政危机加重

C.提倡“重文轻武”                              D.对外战争失利

4.辽朝宗室大臣耶律羽之墓曾出土鎏金錾花孝子图银壶,壶颈部和腹部共刻有8幅孝子图,分别是扼虎救父、闻雷泣墓、扇枕温衾、卧冰求鱼等。这体现了辽朝(  )

A.经济发展超过宋朝                              B.奠定了儒学主导地位

C.高度认同中原文化                              D.希望与宋朝和平相处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6.西夏统治者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模仿汉字创制“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些措施体现了(  )

A.澶渊之盟推动西北地区的发展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

C.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D.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的生活方式

7.气象学家竺可桢指出,两宋的大部分时期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生存条件一般受巨大打击的北方游牧民族不得不背水一战,南下攻宋。这里的“北方游牧民族”有(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回族

8.下表是宋金和议后边界贸易的相关信息。这说明该时期(  )

A.榷场满足了南北贸易需求                  B.宋与金实现了完全的和平

C.地方机构实力显著增强                       D.经济交流与政治对峙并存

9.岳飞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陆游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北伐中原,结束三国鼎立                    B.仗义执言,揭露统治腐朽

C.忧国忧民,同情民间疾苦                    D.收复河山,渴望国家统一

10.忽必烈是蒙元历史上成就仅次于成吉思汗的一位蒙古大汗。《元史》评价他:“度量弘广,知人善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材料表明,忽必烈(  )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统一中国结束政权并立局面

C.放弃蒙古文明融入中原文化               D.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

11.元朝在科举考试进士名额分配时,给予蒙古、色目、汉人同样的名额;在乡试、会试中,蒙古、色目人的考试科目要比汉人、南人的少,且内容相对简单。这反映出元朝统治者(  )

A.排斥农耕文化                                   B.削弱汉族政治影响

C.改革科举弊端                                    D.重视民族平等团结

12.“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行省制度

13.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了一艘南宋海船,该船由12道隔舱板将全船分成13个舱,所有的舱壁钩联十分严密,水密程度很高,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性。这说明了当时(  )

A.造船技术高超         B.海外贸易繁荣      C.中外交往频繁 D.海陆交通发达

14.2007年,考古人员成功打捞出南宋初期的“南海一号”古沉船,并出水景德镇、龙泉窑等地烧制的宋代著名瓷器数千件,30余种。若用于研究宋代历史,它们属于(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15.”宋代初年年平均铸币量为13万至31万贯,到了11世纪则高达183万贯,但仍是供不应求,这时出现了一种有趣的解决办法,即发行纸币。”这反映出宋代(  )

A.商贸的繁荣             B.手工业的兴盛      C.农业的发展     D.铸币业的发达

16.某历史小论文中包含了下图所示表格,这篇论文的观点可能包括(  )

A.南北方治水活动数量相对均衡

B.国家统一有利于实施治水活动

C.治水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不大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趋势明显

17.蕃坊是唐宋时期来华贸易的外商、外侨在中国聚居的地方,受当地市舶司管辖。宋朝政府在蕃坊中选有声望者为蕃长,主要职责是代表当地政府管理蕃坊中的各类公事。这反映了宋朝(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C.外贸发展打破坊市界限

D.与北方政权的战争加重财政负担

18.《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各地联系

B.很重视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C.与众多国家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D.鼓励世界各国人民到元朝经商

19.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编写的《诸蕃志》涉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言皆海国之事”,但作者并未到访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只是向来华的外国人多方询问。《诸蕃志》的编写得益于当时(  )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繁华的都市生活

C.泉州市舶司的设立                            D.繁荣的海外贸易

20.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宋词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主要表明(  )

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              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共20分。21.(10分)某历史社团以“两宋风云”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形势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的货币

材料三:两宋时期的历史人物

(1)阅读材料一,与第一幅图片相比,第二幅图片反映出政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分)

(2)阅读材料二,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铜版拓片出现的原因。(4分)

(3)请从材料三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简要介绍其历史贡献。(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对两宋时期的认识。(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表

——摘编自人教社、中图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最初通过歌舞演唱传播,有很强的娱乐性。到了宋代,词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巨大发展,但也没有改变其通俗的民间风格。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北宋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星罗棋布。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人们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李优《唐诗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及其影响》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经济重心的变化。列举一例农业方面的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的名称,并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4分)

(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2分)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本题的关键词为“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国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答案为D。

2. C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可知,材料中的“我”常与地方长官知州争权,对知州进行监督和制约,应该是北宋时期,宋太祖为分知州权力所设置的通判,故选C项;西汉的刺史主要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不与知州争权,排除A项;唐朝的刑部和秦朝的太尉都属于中央机构,分别掌管刑律和军事,与题干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9664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