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委内瑞拉,他的生日被定为纪念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货币上都印有他的肖像。1980年,联合国把他列为世界民主战士。想深入了解“他”的事迹,下列那部著作可资参考( )
2.下面是委内瑞拉现代诗人拉里瓦写的一首诗的节选,其中“伟大的业绩”指( )
人们呼唤他——“玻利瓦尔”,
人们称呼他——“解放者”。 伟大的业绩使他当之无忧, 两个不朽英名与日月相随。 |
A.北美独立战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3.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选定一个主题,应该选(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战后初期的世界
4.从“华盛频率领大陆军与英军激战、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章西女王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 )
A.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5.“荚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但在18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如图的( )
A.A B.B C.C D.D
6.作为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在于( )
A.都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 B.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7.19世纪中期,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该材料可以用来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背景 B.性质 C.影响 D.局限性
8.19世纪,俄国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不能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为了改变,俄国在1861年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 )
A.创建新式常备军 B.废除奴隶制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废除农奴制
9.“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为保护和刺激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材料表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西方科技 B.追求民族独立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富国强兵
10.“时而是院士,时而是英雄,时而是航海家,时而是木工,他以一颗包罗万象的心,充当皇位上永不停歇的劳工。”诗人颂扬的这位沙皇推行的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11.学习历史有很多途径,历史漫画是对历史事件通过解读下面这幅漫画,你可以获知这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
A.反映了当时南北双方激烈的矛盾
B.奴隶制废存问题是南北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
C.说明了南北双方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D.图片反映了当时林肯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摆脱殖民统治
12.下图知识卡片归纳了英、法、美早期革命后的状况,其反映了( )
英国 | 议会掌握政权,但保留了封建的象征国王 |
美国 | 北方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南方实现奴隶制 |
法国 | 民主没有实现,留下的是一个软弱的政府 |
A.相同的背景 B.革命不彻底
C.经历时间长 D.性质的一致
13.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国王,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③《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④《解放黑奴宣言》规定联邦各州的所有黑奴永远获得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由此可知,《宅地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A.调动了黑人奴隶积极性 B.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C.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 D.提高了联邦政府支持率
15.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的每1000个十兵中,有421个工人,487个农民。南方有50万黑人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南方10万军队。北方最终赢得了胜利。材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北方获胜因为实力雄厚
C.黑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 D.杰出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16.下图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物,三位人物所施行的政策中的共同点是( )
A.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C.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D.都解放了奴隶或者农奴
17.美国内战的结果是( )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②南方与北方政治体制上统一避免国家分裂 ③南方取胜 ④促进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873年,22岁的明治天皇,剪掉发髻。此举在政府颁布《断发脱刀令》后民众并未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有力促进了“头发革命”。明治天皇的这一举动旨在表明自己( )
A.要建立军国主义国家 B.要加强中央集权
C.要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D.向西方学习决心
19.亚历山大二长世允许农奴有偿获得人身自由,有权从事工商业;明治政府扶持私人企业发展,也在新式军队中宣扬侵略扩张思想。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A.是民族危机刺激的结果 B.采用暴力革命的手段
C.重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D.兼有先进性和局限性
20.18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有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这表明日本迫切需要( )
A.加强幕府统治应对危机 B.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C.利用美国扶植进行变革 D.全面改革发展军国主义
21.明治天皇刚登基,第一次接见外国公使时,还保持着传统日本皇室的对外形象。可不久,便断发蓄须、军装戎马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这一改变体现了( )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2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推动社会发展。其中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
A.都发生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 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残余 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3.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③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历史课上,老师提出一个结论,让同学们提供史实证据。以下是李明同学列举的史实,据此判断,老师提出的结论是: 19世纪中后期日本( )
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
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 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C.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
25.下表为明治政府建国政策中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 )
时间 | 部门或政令 | 措施 |
1870年 | 成立工部省 | 接管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 |
1873年 | 成立内务省 | 利用国家资金,创办呢绒厂、纺纱厂等近代化企业 |
1880年 | 发布官业下放令 | 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经营 |
A.政府主导 B.先进技术 C.私人垄断 D.民间资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0分。
26.材料一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材料二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三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息;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出自美国哪一部法令?并概括该法令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改革的特点。
(4)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当时世界发展趋势。
27.危机,是险境与机会并存。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图片现危机: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
材料二 举措战胜危机:
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填写下表空白处内容
美国 | 俄国 | 日本 | |
危机表现 | 之间的矛盾 | 危机 | 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 |
主要措施 | 颁布《宅地法》,和|
《 》 |
宣布 获得人身自由 | “ ”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 ,向西方学习 |
材料三 改革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2)由材料三可以看出俄国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但它在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 “在美国首都,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堂遥遥相望。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
(3)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4)美国、俄国和日本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内战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谁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一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内战”的性质。据材料二,归纳内战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致力于“社会的转型”的目的。结合所学,“变革”指哪一历史事件?其推动“转型”的经济举措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国家都位于拉丁美洲,因此材料中的他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想要了解他可以阅读D项的著作,D项正确;但丁和达·芬奇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领袖,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所以“伟大的业绩”指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项正确;玻利瓦尔与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