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02(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0日
资源编号 94592

2025年春季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02(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02-09 九年级下册 0 88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年春季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02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 (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diǎn jí,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暑往,犹qì yùn 生动,声声入耳;红色遗址,历沧海桑田,尽显古风;圣贤之说,穿时空隧道,洗涤灵魂……中华文化, 。

⑴(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iǎn jí________   qì yùn________    熠熠生辉________

⑵(1分)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与“时空隧道”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________

2. (2分)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食不果腹     绵里藏针    文过饰非     世外桃园

B.按部就班     金榜题名    因地制宜     呕心沥血

C.大坝合龙     回天乏术    步入正规     理曲词穷

D.宣泄情感     积思广益    真知灼见     鬼计多端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公园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这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B.能否研制出功效最好的抗新冠病毒药,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C.快递垃圾泛滥成灾是一个非常严重且亟待解决和发现的环境问题。

D.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5.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迄今为止,自然蜕变依然是麦积山石窟文物基体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监测、控制石窟内文物的保存环境

②这与文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③减缓窟内文物因自然蜕变引起的损坏

④开展预防性保护研究

⑤将是今后麦积山石窟文物保护发展的主要方向

A.⑤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④①③⑤

6.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四书”“五经”“五经”之一。

B.现代汉语中许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刮目相看”出自《资治通鉴》。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老舍是我国现代小说家、话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7. (共10分)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文学作品里常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表达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①____,②____?”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李商隐的《无题》中“③____,④____”以春蚕、蜡烛为喻,剖白对情感坚贞执着,现在多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⑤____,⑥____”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的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木兰诗》中“⑦____,⑧____”运用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衬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⑨____,江春入旧年”运用对偶,写景兼点明时令,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____”以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

8.名著阅读。(共4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投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找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②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鞦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地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⑴(2分)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____

⑵(2分)宋江为救晁盖,具体是怎样做的?请结合选文进行分析。

9.综合性学习。(6分)

传统文化小组探究展示

中华文化长寿原因:固守热土。

(1)(2分)请仿照“稷”字的图文解析,解释“社”字。

【社】从示从土,本义为  

(2)(4分)结合以上图文资料,探究古人用“社稷”指称“国家”的原因。

二、阅读理解(完成10–22题,共36分)

古诗文阅读(完成第10–14题,共16分)

(一)古诗鉴赏(共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2)(2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二)古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1.(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2)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

(3)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____(4)然而不王者____

12.(2分)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求二石兽于水中

D.未之有也                        两狼之并驱如故

13.(4分)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4.(2分)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可知,范仲淹和孟子思想的相同之处是______。

现代文阅读(完成15—22题共20分)

(一)阅读《牢记“三个务必”,担当时代重任》完成15 — 18 题,共10分)

牢记“三个务必”,担当时代重任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是对“两个务必”的传承和发展,也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坚定的战略自信,必将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勇毅前进,带领广大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②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人民至上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如今9600多万名党员,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初心之笔写下了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的是塞罕坝人超过半个世纪的坚守;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偏远地区女孩的上学梦,为她们铺就了改变命运的道路、为“燃灯人”做了生动注解……他们是千千万共产党员的缩影。他们将“人民”二字牢牢镌刻在灵魂深处,扛起了人民重托和民族期盼。建功新时代,唯有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坚韧信念和毅力,才能助推“中国号”巨轮继续扬帆远航。

③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擦亮共产党人的作风底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通过艰苦奋斗,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等影响,稳定发展改革任务愈加繁重艰巨。对此,党员干部要甘当新时代愚公,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像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一样谦虚谨慎,时刻铭记“自己是最小的人”,全力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涵养“人民大如天”的敬民爱民意识。历史已经一再说明,我们唯有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啃下“硬骨头”、拿下新高地,确保始终勇立潮头,赢得胜利、赢取未来。

④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会依靠斗争走向未来。发扬斗争精神,就要敢于对一切阻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绊脚石亮剑、敢于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逐梦星辰大海最前沿、在奥运比拼竞赛场、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新时代的赶考人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把一个个艰难险阻化成铺路基石、把一个个群众期盼变成了丰满现实。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更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于奉献、在时代波涛中敢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⑤新征程上,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让我们自觉把“三个务必”作为行动指南,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5.(2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6.(2分)选文第②段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7. (3分)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18.(3分)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将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阅读《劳动者》,完成19–22题,共10分。

劳动者

安石榴

①我好朋友曾经教我一个处世招子,她说:“你这种天生少几根筋的人……”天哪,她说的这是什么话呀,少一根筋就要命了,还几根?她说:“你这种人,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打量卖家,专挑那些面善的人,你才能少上些当。”

②好吧,事实证明这很好用。认识小万馒头铺万师傅一家就是这个原则的实践结果。小万是男生,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二十多岁,细纤纤的,还是男孩样儿。宽眉,大眼,但都又浅又淡,我想可能这就把一些看起来锋利的东西淡化、中和了。他鼻子端端正正的,加上一张爱说爱笑的嘴,总是和和气气的样子。好像一家人的话都让他说了,他母亲和妻子不大爱说话,时时刻刻闷头干活。反正这样一个小作坊,完全以人力顶着呢,根本放松不得。

③小万的馒头铺只有三个品种:馒头、花卷、糖三角。用自制面粉,蒸出来个个胖嘟嘟的像小猪娃似的,好吃,实惠。

小万的馒头铺的确是个小店铺,生产和售卖都在一个空间。正方形的小屋里,靠墙排列着一台笨重的和面机,一块超大的板,一个煤气灶,一溜儿顶棚“醒”馒头晾晒架,两摞半人高的面粉袋子垛,一个成品的货架。当然了,还有一个收钱的小子。买馒头的人只要站在门外,一切一目了然: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人脸上的粉尘、每一块干净的屉布。

⑤小万爱笑爱说话,一边手脚不停地做,一边和顾客打交道。这样我便知道他直跟母亲在一起,结了婚也和母亲在一起。他妻子和他是发小。他转过身来一直比划到自己的下巴颌,说:“她小时候鼻涕这么长。”我知道他大半是在开玩笑,不住哈哈大笑,一边瞄他妻子。她正在把一块块面剂子揉成圆形馒头,没有抬头,也不反驳,抿嘴偷笑。他母亲已是一头白发,她没听见,只顾从售卖架上拿花卷装在袋子里递给我。

⑥慢慢地,我也知道了小万馒头铺的运作。他们一家每天凌晨一两点钟起床,一起用掉十几袋子面粉——五十斤一袋,一次蒸十二三屉,每屉二十三四个馒头。这是日常工作,不包括订单,比如有一次小万给北山大庙一次蒸了三万个馒头,一家人通宵达旦地干活。

⑦小万抖了抖刚刚倾入和面机的面口袋说:“这个活计干不长,熬人,消耗太大,没法干长。”

⑧我想这也是小店铺普遍的困境吧,干活的人不能一拨拔替代流动,老板当不成甩手掌柜,必须亲自下场劳作。母亲年纪大了,妻子必定还要带孩子——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孩子呢。

⑨就在我们聊这件事不久,小万妻子开始显怀了,肚子越来越大。但我旁观着,她的活儿还是那些。不然怎么办呢?小小的作坊,人手有限。

⑩接下来的几年,我们还在这个老旧的小区住着,小万娘儿三个依然在楼下的小店铺里做着馒头、花卷和糖三角,小万的女儿由孩子的外祖母带着,偶尔能在店里看到。小姑娘笑眯眯的,模样像父亲,看起来要到上学的年龄了。

⑪然后,忽然有一天,毫无征兆地,小店换人了。也是一家三口,但不是小万一家了。我吃了一惊,仰头看门面,还是原来的匾额,这么多年风吹雨打,“小万馒头铺”几个字依然清清楚楚。

⑫我问:“换主人了吗?”

⑬男人回答:“是的。”

⑭我发现他和小万不是一个类型的男人,立刻丧失了闲谈的兴趣。新主人增加了品种,除了之前的馒头、花卷和糖三角,还增加了小米发糕、荤素包子、酥饼,等等。然而小店并未坚持多久,也就一年多吧,闭店了。邹居吴大妈说:“干啥都轻飘飘的,不干黄了才怪呢。”再开业的时候,牌匾换了,主人也换了,这一家专营自产蜂蜜。

⑮每天出门上班都经过店铺,我偶尔会想起小万,他们一家在干吗呢?这个问题会在我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不会久留,各人有各人的事儿,哪有闲心面面俱到。

⑯有一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我们单位聚餐之后,我打车回家,一上出租车,司机和我都笑了,原来是小万。几年没见,小万还是小万,只是稍微胖了点,倒是显得成熟了许多。我这才知道,小万这几年都做了什么。他先是买了一套学区二手房,安排孩子上学之后,两口子一起去学开车,考下驾驶证就买了一辆出租车,夫妻搭档,白天妻子开,晚上小万接手。

⑰小万说:“我媳妇白天开车,兼顾着接送孩子上下学,我妈给我们做饭看家。”

⑱我说:“一家人在一起,挺好的呀。”

⑲“那是。”小万哈哈笑着说。

⑳“不过,还是挺辛苦。”我说。

㉑小万连连摇头,说:“不不不,我挺知足。自己的车,自己说了算,虽然挣不了大钱,生活自给自足。”他转头看了我一眼,说:“大姐,老话讲孩子老婆热烷头,还说,细水长流,我都信,真心相信。”

(原载《小说月刊》2021年第6期)

19.(2分)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强调小万馒头铺只有三个品种?

20.(3分)画线段落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1.  (2分)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万这个人物形象的?

22.  (3分.有人说小说标题改成“小万馒头铺”会更好,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三、作文(5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

——苏翊鸣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刘同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泰戈尔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1.⑴  典籍     气韵     yì

⑵红色遗址、中华文化、千载磨砺、圣贤之说(任选其一)

【解析】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典籍(diǎn 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

气韵(qì yùn):文学或艺术上独特的风格,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熠熠生辉(yì yì shēng huī):亮晶晶地发出光辉。

⑵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5年春季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02(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459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