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猴王出世》-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4日
资源编号 93416

第7课《猴王出世》-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5-01-23 五年级下册 0 83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第1课《古诗三首》-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

7课《猴王出世》

1.会认“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会读“灵通、迸裂”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致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一、课文内容解读。

《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二、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嘉靖贡生,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诗文清雅流丽,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另有小说集《禹鼎志》,已佚。又明末《淮安府志·艺文志》、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地理类”皆著录其撰有《西游记》,故后世多以其为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但也有学者表示怀疑,认为吴撰《西游记》可能是一部地理或游记类著作。

三、相关资料。

《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全书共100回,可分成三大部分,主要描写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的出世和取经缘由以及后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而归的故事。

课外拓展(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

(1)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猴王出世》这一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

本课写的是《西游记》里孙猴子的出世。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镌刻(    )    山涧(    )    诀窍(    )

楷书(    )    迸裂(    )    瞑目(    )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围圆    灵通    瞑目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石窍    石碣    造化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

灵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不自胜: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造地设: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写出带点字词的意思。

(1)石猴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

(2)耍子去耶!(    )

(3)一块仙石有二丈四尺围圆。(        )

(4)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情谊(    )    看守(    )    刚强(    )

反义词:噩耗(    )    暂时(    )    付出(    )

6.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喜不(    )(    )      ②天造(    )(    )

③(    )(    )挠腮      ④力(    )神(    )

⑤(    )(    )缩颈      ⑥拱(    )(    )违

(1)上面词语中,表示毫无抵抗力,全部顺从的词语是____(填序号),与这个词语意思最相近的是____(A.俯首听命  B.供认不讳  C.天违人愿)。

(2)上面词语中,描写动作的有____(填序号),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

(3)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真是个____的好地方。(选词填空,填序号)

7.把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

(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

(2)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

(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

(4)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

(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入瀑布泉中。(    )

(6)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纵    跳    瞑    蹲    睁

(1)他(    )目(    )身,将身一(    ),径(    )入瀑布泉中,忽(    )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觅    饮    食    采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润泉,(    )山花,(    )树果。

移    搬    夺    抢    争    占

(3)跳过桥头,一个个(    )盆(    )碗,(    )灶(    )床,(    )过来,(    )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结合课文,根据提示猜一猜下面词语和句子的大概意思。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联系上下文“有一块仙石”和“内育仙胞”,大致可以猜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拱伏无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序齿排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理解关键词,我知道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读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1)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这句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描写。从“应声高叫”一词中,我体会到石猴十分____、____。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句话是对石猴的____描写,关键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石猴____。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石猴引用名言是为了让大家____,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4.《猴王出世》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1)课文主要讲述了____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____,因为他敢于________,被群猴拜为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____、____的石猴形象。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①猜一猜句子的大致意思。

②这句话写石猴的_____,充满奇幻色彩,让人感受到他的来历不凡,表现了石猴与生俱来的_____。

(3)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这段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石猴的____和____,展现了一只________的猴子形象,突出了他身上原始的猴性。

5.探究性学习。

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机会,你是愿意做美猴王还是众猴中的一员,为什么?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

4.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5.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1)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

(2)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

(3)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

…………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3)

2.juān  jiàn  qiào  kǎi  bèng  míng

3.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欢喜得不能控制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4.(1)运气  (2)玩  (3)围一圈的长度  (4)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下册 第7课《猴王出世》-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341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