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备考专项训练
专题03修辞、标点与病句辨析、语段概括与句子衔接
备考策略
一、修辞辨析与运用。
1.比喻的判断方法: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②本体和比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性;③要有比喻词(注意:不一定有比喻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2.拟人的判断方法:①是否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②拟人句使所写“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夸张的判断方法:①看是否有对客观事实的夸大或缩小;②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4.排比的判断方法:①看内容是否紧密关联、结构是否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是否基本一致;②看是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排列。
5.设问的判断方法:①看是否是无疑而问;②看问句后面是否带有回答;③看答案是否和问句相关。
6.反问的判断方法:①看问句后面是否有回答,如果没有,就是反问;②看问句是否表达的是强烈的肯定的意思。
二、标点符号辨析。
1.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4.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三、病句辨析与修改。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语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四、找中心句概括段意。
1.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2.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3.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4.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五、句子衔接与排序。
1.将所给语段细致地读一遍,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提供的信息和表达的主旨。
2.根据选项特点和标点定首句。(1)如果填空前的标点是句号,那需要看句号前的句子是总起句还是援引句。①句号前是总起句,那么后面就根据总起句中所提到的事物的先后来确定选项的首句。②句号前是援引句,就要根据援引的观点继续下去来确定首句。(2)如果填空前的标点是逗号,那么此逗号前的句子就是援引句。
3.根据排序方法确定其他句子排序,最后通读验证。
专项训练
一、修辞手法与描写方法。
1.下列诗句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下面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拟人)
B.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
C.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排比)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
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语言描写)
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心理描写)
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外貌描写)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丁香花从墙上探出头来,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C.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D.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5.下面描写场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的一项是( )。
A.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
B.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
C.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个自由市场。
D.几个小时如流水一般飞快地过去了。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6.以下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事了?(语言描写)
B.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外貌描写)
C.渔夫皱起眉,他的眼睑变得严肃、忧虑。(神态描写)
7.下列对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地球又像是一个巨人,地壳是他的皮肤。(打比方)
B.云能预示天气。比如,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举例子)
C.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况进行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列数字、作比较)
D.在那里,一年中的每一天,白天像黑夜都一样长。(打比方)
8.与“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运用相同的描写方法的是( )。
A.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
B.他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C.他半张着嘴,微微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马鞭。
D.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9.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B.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乐趣。
C.在细语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
D.这里四季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天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晶莹剔透。
10.下面的内容属于什么描写?选一选。(填序号)
A.点的描写 B.面的描写 C.点面结合
(1)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同学正在踢毽子。只见她的眼睛盯着毽子,头也随着毽子的起落一点一点。五彩的毽子在她脚上飞上飞下,好像一只灵巧的蝴蝶。( )
(2)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五颜六色的。最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浑身带着金粉。( )
11.下列不属于环境描写的一项是( )。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B.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C.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D.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
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2)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1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
(2)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
二、病句辨析与修改。
1.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生活时时用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B.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C.通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很多许多做人的道理。
D.吃过晚饭,雨不停地还在下着。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面前的困难还是很多,但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B.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因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所以太容易破碎了。
D.张桂梅老师让山区近1800多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走进了大学。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目前,不少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C.天安门广场上只听见国旗和礼炮声。
D.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将“改进”改为“提高。”)
B.我们应该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别掉“不”。)
C.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有所提高。(将“成绩”和“态度”互换。)
D.为了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让老师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删掉“让”。)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B.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许多多一盏盏不同型号的台灯。
C.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D.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元宵节那天晚上,群星闪烁,弯弯的月儿挂在天边。
B.花园里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鸣。
C.这位老奶奶不但满头白发,而且行动十分利落。
D.读了《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三、标点符号辨析。
1.下列句子中,在“□”处所加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B.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C.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B.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C.“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D.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下列各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张华考上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等的含义。
D.“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4.下列关于标点符号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里的分号表示并列。
C.“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纱衣”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解释说明)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表示话题转换)
C.“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表示没有说完,语气中断)
D.他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表示转折)
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轻风芬芳馥郁。
C.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D.它在春天中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中泣诉。
7.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
B.分发团购物资、为居民送药送菜……李刚成了社区里的“跑腿哥”。
C.气势如虹的盛大阅兵;意气风发的群众游行;欢潮如海的联欢晚会……一系列催人奋进的庆祝活动,恰似打开一部70年奋进岁月凝成的华彩典籍。
D.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8.下列句子中,对省略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列举的省略)
B.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表示引文的省略)
C.渔夫说:“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D.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表示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9.请你读读下面排比句,试着加上标点。
书是钥匙( )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 )帮助我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乳汁( )哺育我们健康成长( )书是伴侣,与我们共度美好的时光!
10.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4)我嘛……缝缝补补……( )
…………
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D 5.B
12.(1)外貌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13.(1)拟人 (2)反复 (3)比喻 (4)排比
二、1.A 2.B 3.A 4.C 5.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