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诗歌鉴赏-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8日
资源编号 90460

专题07诗歌鉴赏-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12-17 三年级上册 0 80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专题01字音字形A-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07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一)

1.古诗阅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

(3)后两句诗,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__________,

淡妆浓抹总相宜。

2.将古诗补充完整。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

4.晴天西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雨天西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A.水光潋滟    B.山色空蒙

5.诗人抓住西湖________季节的________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______________)

A.春季  鲜花                                                      B.夏季时  雨时睛

C.秋季  西子                                                      D.冬季  女子

6.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

诗歌鉴赏(三)

山行

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

7.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8.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

9.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这首诗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填序号)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0.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我们读古诗常用的方法。读古诗的后两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1.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实累累”。请再写出4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诗歌鉴赏(四)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

12.补充诗句。

13.诗句中“寒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14.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看出来的。

15.诗人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副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诗歌鉴赏(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这首诗写的是 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17.说说你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理解。

诗歌鉴赏(六)

18.品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3)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这首诗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我们读古诗常用的方法。读加点的句子,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5)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实累累”。请再写出4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七)

夜书所见

萧萧_________,_________动客情。

,夜深篱落_________。

19.将《夜书所见》补充完整。

20.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时节的景色。

2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见:A.对事物的看法、意见  B.会见;会面  C.看到

夜书所见(_________)     很有远见(_________)      接见外宾(_________)

诗歌鉴赏(八)

22.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宋·叶绍翁                               B.唐·杜牧                                  C.宋·苏轼

(2)诗中“坐”的意思是(  )

A.乘;搭                                   B.背对着某一方向                      C.因为

(3)“_________ ”应填的诗句是(  )

A.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深处有人家                      C.江上秋风动客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

B.对祖国的热爱

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九)

追随李白

本学期我们学了李白的两首古诗,一首是《早发白帝城》,另一首是《望天门山》。

补全诗句。

23.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25.《早发白帝城》中提到了两个地名,分别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其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烘托了诗人愉快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夸张地写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

26.《望天门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静中有动,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图景。

诗歌鉴赏(十)

瀑 布

叶圣陶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7.从诗歌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__________      雄伟__________

28.瀑布的声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诗歌第三小节中,作者把瀑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诗歌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瀑布的。

诗歌鉴赏(十一)

31.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1)连一连。

朝辞白帝彩云间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有儿童挑促织             千里江陵一日还

(2)观察这幅以“秋”为主题的图画,最符合这幅图画的诗句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经过激烈地辩论,大家终于懂得了真正的道理。”下面哪句话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好处。(  )

A.情系和谐校园,唱出你我精彩。

B.人心齐,泰山移。

C.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D.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诗歌鉴赏(十二)

3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用“/”划出诗的节奏。

(3)理解古诗,填空。

①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②诗人用“__________”这个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而且寓含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十三)

33.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A.洞庭湖                      B.西湖                          C.太湖                          D.长江

(2)诗人苏轼认为这里的景色是晴天美,还是雨天美?(  )

A.晴天                          B.雨天                          C.都美                          D.都不美

(3)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

A.把西子比作西湖                                               B.把水光比作山色

C.把西湖比作西子                                               D.把山色比作水光

(4)你推测诗人作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A.愉快                          B.平静                          C.忧伤                          D.生气

诗歌鉴赏(十五)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 (季节) __________ (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诗人__________的感情。

(4)请用自己的话写写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

(5)请你写两句和这首诗具有相似感情的诗句。

诗歌鉴赏(十五)

39.读古诗,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而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解词:擎:____________________    犹: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歌鉴赏(十六)

读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所 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____

歌声振林樾。____

意欲捕鸣蝉,____

忽然闭口立。____

40.用“/”标出诗句中的朗读停顿。

41.联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

A.想要  B.将要  C.欲望

②忽然闭口立__________

A.立刻  B.站立  C.自立

42.照样子,将下面的词语填在诗句后面的横线上。

神情专注 无忧无虑 天真可爱 悠然自得

43.下列选项中,古诗中没有描绘的画面是(  )

A.牧童骑黄                                B.牧童唱歌                           C.牧童捕蝉

4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45.诗歌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  )

A.智慧过人                   B.天真活泼                   C.调皮捣蛋                   D.勤学好问

诗歌鉴赏(十七)

早发白帝城

朝____(zhāo cháo)辞白帝____,

____一日还(hái huán)。

两岸猿声____,

____万重____(zhòngchóng)山。

46.把古诗补充完整。

4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8.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诗中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江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顺水行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来表达。

49.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

50.“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诗歌鉴赏(十八)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____。

乱入池中____,闻歌始觉____。

51.将诗句补充完整。

5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A.李白                                  B.白居易                               C.王昌龄

53.“闻”的意思是(  )

A.有名望的                             B.听见                                     C.用鼻子嗅

54.我从“荷叶罗裙一色裁”一句中知道了采莲女穿的裙子是__________色的。

诗歌鉴赏(十九)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____,千里江陵____。

____猿声啼不住,____万重山。

55.把诗句补充完整。

5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

57.从“朝”字中我知道诗人从白帝城出发的时间是__________。

58.诗中能直接体现出船行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9.从本诗中,我体会到了诗人(  )的心情。

A.轻松愉快                                                B.恋恋不舍

…………

参考答案

1.(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李白;望天门山

(3)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3)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①理解诗歌的内容。②抓住诗句中的“景物”。③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故答案为:(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李白、望天门山(3)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三年级上册 专题07诗歌鉴赏-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046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