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7日
资源编号 89229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11-27 八年级上册 0 9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4.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自然风景需要人来欣赏,精神风景需要人来创造,人文风景需要人来展示。人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看,王绩眼中,秋景静谧:“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维眼中,边塞壮美:(2)“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郦道元眼中,秋景萧瑟:“每至晴初霜旦,(3)_______________”(《三峡》);李白眼中,景随船移,山水壮阔:(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白居易眼中,西子湖畔,春花初放,芳草才生:(6)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赏山水,观万物;古人不仅能发现景物之美,还能展现自我。刘桢用(8)“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写出坚贞自守的品格(《赠从弟(其二)》)。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语文学习中处处是风景!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劫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  ),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他深恶①_______痛疾;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  )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一生笔耕不chuò②_______。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dān③_______精竭虑,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革命家的明智,更有作为文学家的长远眼光

读金庸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沉浸于那抹绮丽的风景;读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走近一角清新的小景;然而读鲁迅,则要(  ),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且走且停,欣赏鲁迅笔下最真实的风景,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为加点字写上相应的拼音。(3分)

①深恶_______痛疾   ②笔耕不chuò_______   ③dān_______精竭虑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坚强  解救  诚惶  诚恐

B.坚强  拯救  诚惶  诚恐

C.坚韧  拯救  正襟  危坐

D.坚韧  解救  正襟  危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他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所以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B.因为他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所以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

C.他不仅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更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

D.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特写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B.《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步步蓄势,后半部分透过他的眼睛,展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C.《与朱元思书》由南朝梁陶弘景所著,该文抒发了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流露出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喜爱,含蓄的表达了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所以要注意发音清楚准确,音调自然,同时要注意体态语,根据表达需要,辅以适当的手势。

4.锡城中学八年级正在开展以“弘扬诚信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了一道靓丽的校园文明风景线。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9分)

(1)【热场活动】请你给这次主题活动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字迹工整,50字左右。)(3分)

(2)【新闻点击】请你给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10月31日上午10点,锡城中学八年级召集各班学生于操场举行诚信考试宣誓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嘉宾有:教学处主任刘主任、八年级年级组长曾老师以及各班班主任。刘主任热情洋溢的讲话拉开了宣誓活动序幕,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最美的线条;随后,由年级学生会主席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现场气氛庄重严肃,充分体现了同学们践行诚信考试的决心;最后,各嘉宾、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并留影纪念。

(通讯员:张小涛王小红)

(3)【人物访谈】王震是一名公交车司机,2月19日,他将乘客遗落在公交车上装有4万元现金的背包交给公司营运部,帮助乘客及时找回了皮包,被评为2023年第三季度诚实守信“无锡好人”。下面是校刊记者小A对他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补全对话。(4分)

记者小A: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王震:很高兴认识你!同时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记者小A: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王震:对中学生而言,比如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借钱要还,考试时不要作弊,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记者小A:谢谢您!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名著阅读(7分)

如果有一本书所写的“风景”跨越时空,与你目之所及、心之所信、行之所向,契合相通,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红星照耀中国》就是这样一本书。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以下任务。(7分)

5.【目之所及—概览革命经典】:在下面文段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红星照耀中国》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作者(1)_________(人名)的见闻,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符合这类作品(2)___________的基本特点。

6.【心之所信—体会革命精神】: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分析红军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2分)

【材料一】“军阀的军队的任务是收税和压榨人民的血。红军为解放人民打仗。”……另一个(红军)说:“我们长征过四川时,农民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做的草鞋,一路上给我们送来了茶和热水。”

【材料二】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

 

7.【行之所向—践行革命道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中任.选.一.位.,结合书中他的成长经历,说说你从中收获的精神力量。(3分)▲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同一片风景,以不同的角度欣赏,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请阅读古诗文,完成题目。

【甲】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届满之时。

【乙】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笕②。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③,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④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⑥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⑦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释】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8.根据下表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9.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10.请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3分)

(2)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3分)

11.八年级5班学生学了《钱塘湖春行》后,老师布置全班同学,课后搜集白居易所写西湖景色的诗文,做些拓展探究。小明与小新两位同学读了【甲】【乙】两段文字后进行了讨论交流,请你揣摩他们的思路,补全对话。(9分)

小明:我做课堂作业时,发现白居易善于用词,三言两语就可以在诗句中勾勒出画面感。你看《春题湖上》中颔联中(1)“_______”“ _______”两字与《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争”和“啄”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前句两字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青松生机盎然,皓月高悬远空的优美情态;后句两字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美,洋溢出春的活力与生机。(2分)

小新:读《春题湖上》的颈联,更是画面感十足,引人遐想:(2)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明:诗人笔下西湖美景如此秀丽明媚,难怪有人评论甲诗“言外正有余情”,我也感受到了作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小新:其实,白居易不止是一位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的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杭州刺史时,疏浚钱塘湖,筑堤修闸,灌溉良田千顷;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4)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我们往往会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但只要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用一颗细腻温暖的心去感悟,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请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馄饨不混沌

陈峰

①吆喝声掀翻了村庄的寂寞。

②那是在吆喝什么?是兑糖客人的吆喝吗?不像。是卖泥螺、蟹酱的吆喝吗?也不像。这口音奇奇怪怪,超出了小孩子的想象,叽里呱啦,肯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③大人在一旁说:“在吆喝着卖馄饨呢,那是温州人,说的是‘瘟话’。”大人瞪一眼小孩,警告:“别靠近担子,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

④远远地望见摊主坐在小凳子上,将抽屉抽出推进,忙碌着。孩子们望着,不甘心,吸一口空气解解馋,一股香气钻进鼻腔,好闻极了。这香味从何而来,谁都知道,是这摊子带来的。

⑤不管了,不管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混沌了。河对岸阿红的娘刚生下弟弟,要吃馄饨。阿红在馄饨摊边等待时,得意地东张西望。我迈着小步子围过去,想看个究竟。摊贩落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没等我看清楚,粉色团团已盛在碗中,清且醇香的汤,泛着油花,撒上碧绿的葱花,映着鲜红的肉馅,阿红提着篮子,急急地回家去了。

⑥粉团团里面还有肉,原来这就叫馄饨,清清爽爽的馄饨哪里混沌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人的脑瓜子里尽是些唬人的东西。

⑦等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馄饨铺。上学路过时,我会站在店铺前看一会儿,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呆呆地看着,心想,这师傅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馄饨就是暗器,裹上铁弹,往人身上一掷,嘿嘿,谁也想不到。

⑧彼时大家的早餐一般是在家吃的泡饭,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所以我暗中期盼生病,故意把衣服脱了,故意在冬天喝点凉水。

⑨终于,感冒虚张声势地来了,只一点点的头昏脑涨。没关系,我吞下一口热茶,装成浑身无力的样子,要求父亲带我去医务室量体温。父亲终于开口:“去吃碗馄饨开开胃吧。”

⑩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⑪母亲在一旁反对:“吃什么馄饨啊,一点点热度,睡一觉就好了。”我缠着父亲,要他说话算话:“不是常常说君子说话,四匹马也追不回吗?”

⑫走到馄饨铺子,我迫不及待地跟师傅说,要一碗馄饨,声音响亮得丝毫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师傅应声“好嘞”,开始包馄饨。这次我看得真切了,左手馄饨皮,右手竹签,挑一点点肉糜,贴在馄饨皮上,几根手指一拢即合,扔一旁,如此反复。馄饨之间撒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下锅,水沸,看到馄饨鲜红的馅心一面朝上浮起,便熟了。一碗汤波荡漾的小馄饨端上来,香喷喷的,用调羹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星星葱花如柳眼初舒。我舀起一个吹啊吹,轻轻嘬一口,馄饨滑进嘴里,满口汁水,柔软滑嫩,透骨鲜香。顿时,鼻塞没了,呼吸顺畅。感冒早好了,只恨还没吃够,已见碗底,汤也没影了。

⑬后来,父亲带我去县城的馄饨店,我见识了剁肉馅的奇妙。师傅双手各执一把刀上下翻飞,将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筒状的棒槌敲打。师傅说,肉打得越久便越烂熟越膨胀,打到最后,蓬起的肉茸会起丝,用竹签一挑,馅儿便粘在馄饨皮上了。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⑭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馄饨皮薄馅小,吃的是情趣,并不是为吃饱。用小调羹舀一舀,吹一口汤,仿佛一面湖水,翠绿的葱丝在碗中荡荡漾漾,这是生活的情调。以前哪有闲心追求情调,在求饱的年代,普通人家对馄饨望而却步。

⑮如今,故乡的馄饨尚在,我却再也吃不到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有调有烟火味的小馄饨了。眼下的馄饨,皮厚馅多,皮是机器加工的,肉馅是绞肉机绞的,包出来的馄饨,个头硕大无比,荒腔走板成饺子。

⑯即便如此,馄饨依然深受食客喜欢。

⑰深夜,街头转角处,昏黄的灯光下,雾气袅绕,一边是馄饨摊,一边是大饼摊,馄饨配大饼。寒风中,人们搓着手,缩着脖子,等一张饼,等一碗馄饨,吃完,心里暖暖的,然后打着饱隔儿,回家。

(摘自《四时之味天然欢喜》一书)

12.【平凡烟火】本文着眼于日常小吃“馄饨”,写了哪几件事?请根据文章,补齐事件。(2分)

很馋馄饨,被大人唬馄饨让人混沌→①___________→见识师傅剁肉馅的奇妙→②___________

13.【留意细节】第⑦段已描写了师傅包馄饨的场景过程,第⑫段又详细描写师傅包馄饨的过程。两处描写是不是重复了呢?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14.【词句遣情】请从描写手法角度,品读划线句,分析语言表达效果(4分)

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15.【生活之思】标题“馄饨不混沌”有哪些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加以分析。(4分)

【材料一】

混沌,也写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不分明。

【材料二】

陈晓卿:“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食材无上下之分,讴歌劳动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寻找儿时美好的记忆,这些才是对待食物的原始态度《<舌尖上的中国>:再现美食的文化情怀》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1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年假期的“登山热”见证了人们对山河的热爱,不少同学都参与其中,积累了登山成功的丰富经验。有同学说:“想要放弃的时候,望望山顶,提醒自己山顶越来越近,就能找回希望。”有同学说:“特别疲惫时,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登了这么高,便会重振精神。”

有同学说:“这时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调整调整,再继续走。”有同学说:“不怕慢,就怕站,这时候不能停,要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师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些登山成功的经验,其实也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的密码。”请以《我的成功密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3)不得抄袭。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8分)(1)山山唯落晖  (2)大漠孤烟直 (3)林寒涧肃   (4)山随平野尽    (5)…………

2.(8分)(1)(3分) ①wù ②辍 ③殚  (2)(2分)C  (3)(3分)D

3.(3分)C

4.(9分)(1)(3分)例:各位同学,大家好!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是沟通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让我们共赴“诚信在我心中”的活动之旅,践行诚信!(引出活动主题,引起大家的兴趣,1分;强调“诚信”的重要性,1分;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1分)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8922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