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7日
资源编号 8863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11-17 九年级上册 0 78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卷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 ”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2分)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语文学习之旅吧!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7)老师准备在教室张贴一幅书法作品,以提醒同学们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你建议内容选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开展展风采·寻良友专题学习活动,你和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2.下面是主持人为活动撰写的开场白,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小奇。今天,我们欢聚在这宽chang的教室,窗外秋花烂màn,这是多么美妙的缘分啊!借此机会向身边的同学们展示属于你的风采,寻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吧。让我们携手,在青春之路徜徉,共同(   )我们友谊的华美乐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宽chang(     )     ②烂màn(     )

(2)给加点字注音。

①寻觅(     )        ②徜(     )徉

(3)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填写                      B.谱写                      C.书写                      D.拼写

3.班级准备邀请各科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同学拟写了邀请函,你发现有两处用词不当,需要修改。

邀 请 函亲爱的老师:

您好!

我们班拟定于11月12日上午10点在报告厅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诚邀您莅临指导,望不吝见教,对同学们的表现提出您的拙见。如能赏光,不胜感激。

七(1)班全体同学

2024年11月10日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班级设计了“学习活动评价表”,用以评价同学们在“自我介绍”中的表现。你参与设计,补全“言语表达”项目的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
自评 互评 师评
言语表达 ⊙大方得体地表达

(1      

(2      

☆☆☆ ☆☆☆ ☆☆☆

5.为了同学们能广结良友,班级壁报栏准备张贴同学们的征友启事。小奇爱好运动,想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QQ是1234567。你参考示例,为小奇设计了一个富有个性的交友启事。

示例:

你的设计(图片可以绘制,也可以用文字说明):

二(45分)

(一)古诗阅读(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同学们将古诗词中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辑录起来。小奇想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后两句加进去,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标题: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不谙离别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7.同学们想将上面诗句张贴在壁报上并拟了一些小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是(   )

A.诗中明月圆           B.无尽的思念           C.月照故乡人            D.明月寄相思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语段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语段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8.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

(1)吾日三省吾身(     )  A.反省    B.探望    C.醒悟    D.行政区域

(2)传不习乎(     )      A.传送    B.传授    C.散布    D.记载

(3)相委而去(     )      A.曲折    B.委托    C.丢弃    D.任命

(4)元方入门不顾(     )  A.回头看  B.拜访    C.照顾    D.考虑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两个语段都与修身做人有关,比如都强调朋友交往要做到“(1)   _____________”(填一个字);两文的说理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语段一侧重以说理的方式谈论修身的法则;语段二则以(2)_____________的方式强调做人的道理。

(三)散文阅读(15分)

往事依依

于漪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一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⑦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为了致敬“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同学们根据本文为她制作了一个电子时光相册。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1.相册的主体部分是根据文中的五件往事用AI制作的照片,请你完成照片简介的任务。

照片 内容简介 往事的特殊意义
1 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 借助形象形成了深刻的记忆,发展形象思维。
2 (1)           沉浸在诗句营造的美好意境之中……
3 听老师朗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4 (3)           深受感动,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5 (4)           (5)          

12.点击照片,将呈现于漪老师相关的文字记录以及同学们的品读感受。请你结合加点词语品读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照片:5

文字: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品读:                               

13.相册的尾页将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诵配音。你对下面的句子做了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任选两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14.制作相册的过程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语:“依依”指“十分留念、不舍分离”,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B.小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以温和说教的方式分享语文学习经验。

C.小奇:第④段引用古诗,充分体现《千家诗》中的四季风光令人陶醉。

D.小夏:第⑥段引用老师的话,语言朴实平易,点明了读书的意义所在。

(四)名著阅读(14分)

【材料一】

小引

①狗·猫·鼠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二十四孝图

④五猖会

⑤无常

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⑦父亲的病

⑧琐记

⑨藤野先生

⑩范爱农

(选自《朝花夕拾·目录》)

【材料二】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选自《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材料三】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阅读了《朝花夕拾》,学习小组准备以“鲁迅生活的‘那些年’”为专题进行探究。

15.【梳理人生历程】《朝花夕拾》展现了鲁迅一段段人生历程,请将具体篇目填写到相应的人生阶段。

童年:1_____________→少年:2_____________ →青年:3_____________(填目录中的序号)

16.【把握人生节点】鲁迅的人生历程中,有两件事对鲁迅的人生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探究分别是何事以及对鲁迅有何影响。

17.【呈现成长历史】梳理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大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有创意地呈现“鲁迅成长史”。你仿照示例重新设计了一种形式并进行分享。(不得使用示例的形式和事例)

示例:

形式:短视频

简介:选取鲁迅成长中的一些重要场景,按时间顺序呈现,并配上解说。例如,根据《父亲的病》拍摄衍太太怂恿鲁迅,在父亲临终前呼喊父亲的场景。视频画面感强,通过再现场景直观展现了鲁迅的成长经历。

形式:_____________

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33分)

18.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厚重与美好。

校刊现征集“美好生活故事”,请你回忆依依往事,选择一个美好的瞬间,记叙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幸福与温馨。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3)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使用化名。

…………

参考答案

1.     洪波涌起     归雁洛阳边     断肠人在天涯     不知何处吹芦管     落花时节又逢君     博学而笃志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涌、雁、芦、笃、罔、殆。

2.(1)     敞     漫

(2)     mì     cháng

(3)B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宽敞,kuān chang,房屋或场地等宽大开阔。

烂漫,làn màn,形容颜色鲜丽。

(2)本题考查字音。

寻觅,xún mì,搜寻,查找。

徜徉,cháng yáng,安闲自在的徘徊。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863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