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苏科版 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31日
资源编号 87795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苏科版 含答案解析)

2024-10-31 八年级上册 0 75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至第三章(苏科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如下图,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

D.工厂员工戴防噪声耳罩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6.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7.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航天员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响度

D.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8.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9.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10.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图示“?”应为2.7m

C.图示“?”应为2.3m

D.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

11.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12.如图,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把小孔做成一条狭窄的缝隙对着太阳,则在右边的光屏上将看到太阳的像是(  )

A.条形的                  B.圆形的                  C.方形的                   D.根本不能成像

13.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24分)

14.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________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________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15.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演奏者敲击编钟使其发出悠长的声音,钟振动幅度越大,________越大;钟振动频率越高,________越高。

17.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的。

18.如图所示,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这种声波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B超”检测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19.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______(选填“亮”或“暗”)处。

20.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

21.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____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________m。

23.如图所示,这是一架空灵鼓,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鼓体上方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叫作音舌。敲击空灵鼓时,音舌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舌,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音舌,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三、实验题(本题共计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3分)

2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①实验时,薄玻璃板需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③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关系。

25.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的水少

B. 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26.小华设计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填“强”或“弱”);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减弱噪声。

四、计算题(278分,288分,297分共计23分)

27.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温度计,他将一根下端带有液泡的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固定在刻度尺上,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他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刻度处的A点;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则:

(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多少?

28.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29.某同学乘坐的汽艇经过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 听到回声(声速为 )。问:

(1)若汽艇停在水面,他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叫时离高崖多远?

五、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计6分)

30.在下图所示的体温计中,标记测出人体正常体温的液柱。

31.如图所示,硬币被桌面挡住了,请画出这名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硬币的光路(只画一条光线即可)。

六、综合题(每空2分,共计8分)

32.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题:

虹霓小史

雨后初霁,我们常常会看见天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彩虹,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我国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关于虹的记载,当时把虹字形象地写成“=”,那时的人们认为彩虹是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到了唐代,人们对彩虹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唐初孔颖达(574—648)在《礼记注疏•月令》中写道:“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漏则虹生。”这里已粗略地揭示了彩虹的成因。在欧洲,英国科学家罗吉尔•埔想(1214~1292)最早指出彩虹是由太阳光照射空中的雨滴,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而形成的。笛卡尔在1637年用玻璃球注入水来进行实验,得出水对光的折射指数,并能准确计算出彩虹的角度,但无法解释彩虹的七彩颜色。后来牛顿用玻璃棱镜把太阳光散射成彩色光之后,关于彩虹形成的光学原理全部被揭示了出来。

当空气中富集了大量的水汽,也就是水的小液滴时,太阳光以较小的角度照射到小水滴上,就会形成彩虹,天空中有时会出现两道彩虹,较明显的那一道是主虹,叫作“虹”,暗一些的是虹,叫作“霓”,如图1所示。

当光折射进入水滴后,有一部分会直接穿过,另一部分光在水滴的另一侧内表面发生反射,从入射面再折射出来。白光在发生折射时,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会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它们呈半圆形,在空中很漂亮地排列起来,形成虹。常见的虹色带分明,主要呈现七种颜色,红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橙、黄、绿、青、蓝、紫。

当光进入水滴后,经过水滴内壁的两次反射,再从折射面折射出来,形成宽(见图2乙)。宽的色带半圆紫的排在最外面,接下来分别是蓝、青、绿、黄、橙、红,这与虹的色带刚好相反。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线的强度较弱,所以有时也只能看到虹,看不到宽。

(1)根据文中对虹和霓的描述可知,图1中标记“________”(选填“1”或“2”)的那道彩虹称为“霓”。

(2)白光经水珠折射之后,会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不同。

(3)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要想看到彩虹,观察者必须要________(选填“面”或“背”)对着太阳。所以,我们看到黄昏时的彩虹,它总是出现在________(选填“东”或“西”)方的天空上。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的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2.B

【详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学校附近静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苏科版 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779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