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6.1友谊的真谛
课时教学设计 | |||||
课题 | 6.1友谊的真谛 | ||||
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第一课时内容《友谊的真谛》。教材主要介绍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怎样正确对待友谊,阐释了友谊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作用。在学生不断拓展的社会生活中,学校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怎样正确对待友谊,帮助学生明白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使学生加深对于友谊的理解,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
||||
学情分析
|
七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责任感不强,对于友谊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要他们很好地理解友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本框涉及的友谊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国朋友文化,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怎样正确对待友谊,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
||||
学习目标 | 政治认同: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初步了解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友谊。
|
||||
学习活动设计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一:导入新课 | |||||
展示文字材料——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带着对友谊的憧憬,让我们走进友谊的天空,探寻友谊的真谛,建立真挚的友谊。
播放视频“古诗词里的友谊”
|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
||||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 |||||
环节二: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展示核心素养目标
展示“生活观察”材料——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并与同学分享。 2、哪些特质的支持率较高?请写出来。
播放视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展示“探究与分享”材料,并设问—— 小组讨论: 1、谈谈你对下述情境的看法? 2、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谈谈你对下述情境的看法? 2、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展示材料“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展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修正版本”,并设问“友谊能帮助我们实现哪几个层次的心理需求?”——
引导学生得到知识—— 1、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展示材料—— 以金相交,金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败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你赞同下列哪个观点?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辩论。”
播放视频“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
引导学生得到知识——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展示“探究与分享”材料—— 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小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让他和我共用一盒颜料。虽然画画的时候共用一盒颜料有点儿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小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小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悖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请猜测小鸣拒绝帮助“我”的原因。 3、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分享和分担是对等的吗?
引导学生得到知识——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播放视频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观看视频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
||||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资料料和设问,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