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现象》(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8日
资源编号 81926

第二章《光现象》(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4-08-01 八年级上册 0 78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第一章...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

第二章《光现象》(培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我们通过如图的简化示意图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关于彩虹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B.太阳光发生色散时红光偏折最小,故a光线是红光

C.太阳光发生色散时紫光偏折最大,故a光线是紫光

D.不同颜色的光在雨滴背面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如图是商店门口常见的投影灯,夜晚,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蓝底白字的图案。灯筒的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蓝底红字的图案       B.黑底红字的图案       C.红底白字的图案       D.蓝底黑字的图案

3.红外线体温检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测量体温时不用跟人体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的交叉传播。下列哪些仪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

A.验钞机         B.交通测速器         C.  B超仪         D.电视遥控器

4.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薄膜上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像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减小薄膜和小孔的距离,烛焰的像更小、更明亮

D.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但不可能是等大的

6.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夜晚,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点是路灯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和点O′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他们的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A′和B′,相距d′。当两人沿过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之间的距离将(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7.1.8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与蜻蜓相距1.2m

D.在水面下1.2m深处

8.小明在直播平台上看到这样的视频:杯中有一点燃的蜡烛,向杯中注水,出现了“浇不灭的蜡烛”,如图甲所示,经探究,原来是对着图乙中的透明玻璃板拍摄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两支蜡烛必须都点燃才能拍摄成功

B.A、B两支蜡烛必须大小相等才能拍摄成功

C.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视频拍摄效果更好

D.水中的B 蜡烛的火焰是A 蜡烛的实像

9.如图所示,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为入射光线,其入射角为60°

B.若平面镜竖直上移,蜡烛的像也会上移

C.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小明看不到蜡烛的像

D.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透过树缝的阳光       B.日食       C.水中倒影       D.小孔成像

11.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②号光线为绿色

B.红光的入射角为90°

C.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应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D.将纸板B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

12.小明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当太阳在电池板后方时,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若某时刻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一束阳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镜面顺时针转动10°,该束光线将照到P点上方

B.若镜面竖直上移,则反射角将变大

C.若镜面水平左移,该束光线将照到P点下方

D.入射角的大小为60°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3.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

(1)若将红光改为白光,则光屏上会出现彩色光带,这一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光屏上a点处的光斑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是红色的,a点_______方的不可见光可应用于验钞机;

(2)若将红光改为紫光,则光屏水平向_______移动,紫色光斑可位于a点处。

14.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仁白色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让一束白光照问汽车,发现汽车呈现蓝色,这是由于汽车_______(吸收/反射)了蓝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绿光照向汽车的形子,则形子区域此时早现_______色。

15.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所示,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_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发现火源,可用 _____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16.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 _______(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_______(填“影子”或“像”),这种现象利用 _______原理。

17.如图,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_______(选填“地球”或“月球”);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选填“大”或“小”);太阳光从教室外透过教室窗户玻璃射进教室内的过程中,光速将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18.如图是小敏周末在湖边游玩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拍得的是天鹅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若此时的天鹅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离天鹅_______m。若天鹅靠近水面飞行,水中天鹅的像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1905年,英国车手多萝西莱维发明了汽车后视镜,以便于观察后方来车。目前,各学校学生很多都乘坐校车,校车两侧的后视镜用的是_______(填“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物体通过该光学元件成正立的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选用该光学元件的优势是_______。

20.露露用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图中像A1与像A2是一次实验中同时看到的两个像,它们的大小_______(选填“A1较大”、“A2较大”或“相等”),其中A1是蜡烛通过玻璃板的P面所成的像。露露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测得u=4.2cm,v=3.9cm,可以推算像A1与像A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cm。

21.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图所示,假设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70°角,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则太阳光的入射角是_____度,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和是___度。

22.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则看到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你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若将乙图Q窗户转动打开的过程中,则A点的像的位置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3.如图所示,当一束光线与平面镜M1成25°角入射时,要使得光线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平面镜M1与M2之间的夹角Q应为_______。若M1平面镜以入射点逆时针转动25°,入射光线不变,则第一次入射光线与第一次反射光线夹角变化_______。

24.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2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绕中心O转过的角度为θ1,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θ2,则θ1=_______°,θ2=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4分)

25.按要求作图

(1)(2分)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2分)图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26.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选填“Ⅰ”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

(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色;

(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

27.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甲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 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_______无关;

(3)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_______有关;

(4)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乙图所示的 _______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5)人眼从光屏右侧观察,若将光源顺时针旋转,则屏上的像将 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6)保持小孔距光屏的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7)勤于思考的小朵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则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观察到烛焰的像有 _______(选填“一”或“两”)个。

28.如图1所示,小明把一块玻璃板放置在白纸上,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选填“厚”或“薄”)越好;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

(2)为了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图(2)中沿_______(选填“A”、“B”、“C”或“D”)方向观察。为了判定所成的像是否为虚像,人眼应在图(2)中沿_______(选填“A”、“B”、“C”或“D”)方向观察光屏。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性质,将一块不透明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前后的1、2、3位置,如图3所示。当挡板位置位于_______(填位置序号)时,人眼能看到像A′。

(4)如图4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中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29.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硬纸板与平面镜保持_______,如图甲所示。

(2)实验过程中,当入射光与平面镜_______时,反射光与入射光重合,此特殊的位置即为_______(选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法线”)的位置。

(3)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4)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如图甲,在硬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该操作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填序号)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光反射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遵循什么规律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故b光线代表的是红光;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a光线代表的是紫光,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颜色的光在发生反射现象时,都会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https://www.0516ds.com/8192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