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3=36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B.教室内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约为2.2m
C.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4km/h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是40cm
2.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3时32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如图为“神舟十八号”对接空间站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八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空间站 B.月球 C.太阳 D.地球
3. 2024年春运期间,铁路迎来旅客出行高峰,不少旅客在高铁动车组上进行了“立币试验”。如图所示,一枚硬币和其他物品一起“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木 B.旁边的手机 C.窗外的房屋 D.远处的高山
4. 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大
C.运动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小
D.运动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5. 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是( )
A.升起的明月 B.海边的礁石 C.站立的诗人 D.海边的房屋
6.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间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称为“拃”。如图所示是利用刻度尺测量某同学“一拃”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B.读数时,视线应从甲方向观察
C.图中“一诈”的长度应读作19cm
D.若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也能进行“一拃”的长度的测量
7. 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
D.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cm
8.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0.6km
C.0~10m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80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9.各类飞行器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模拟飞行实验,如图是我国JF-22风洞的内部,要模拟飞行的飞行器被固定在了支架上,其洞内气流速度可以达到,关于这一模拟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风相对于飞机器是静止的
C.飞机器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D.飞机器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10.如图所示,南通火车站站台上,小红坐在列车甲中,看到对面的另一辆由南通开往南京的列车乙驶过,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车静止 B.甲车向西开,速度比乙小
C.甲车向东开,速度比乙大 D.甲车向西开,速度比乙大
11.利用Tracker工具软件能够在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自动定位一次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某次小明利用该软件同时追踪从同一位置a同时向右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两物体先后到达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右运动
D.从a到b,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之比为3∶5
12.如图所示,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距离为33m。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距离为39m。则( )
A.当志愿者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时,减速过程汽车经过的距离是26m
B.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时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4s
C.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时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6s
D.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汽车在反应过程通过的距离是14m
二、作图、填空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13.作图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走路经过一棵树的前后两幅画面,请分别在两幅图的方框中画出树的大致位置(用“丫”表示树木)。
(2)如图,A图是一物体运动的图像,请在B图中作出其对应的图像。
14.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cm;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 s。
15. 如题图所示是跑步比赛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_______,判定谁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_______(选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16. 3月31日风华高科·2024肇庆半程马拉松在肇庆市端州区举办,设置了半程马拉松(21.1公里)和欢乐跑(8公里),全程环绕国家5A级景区——星湖景区,最终王佩林以1小时10分06秒获得半程马拉松男子组第一名,他在最后100m冲刺时的平均速度约为4m/s,则他冲刺所需要时间约为_______,冲刺时他看到其他选手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某选手以40min时间完成了欢乐跑,则该选手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17. 新冠病毒的平均直径不到100nm=_______m。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上万个飞沫将以72km/h的平均速度飞出,这些飞沫传播2m仅需_______s,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如图所示,成人口罩的宽度为_______cm。
18. 小明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他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所示(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千米所需要的时间,且随着运动者的速度变化而即时变化,“总计时长”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合_______km/h。他截屏时的即时速度是_______m/s。
19. 如图甲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方案是_______(选填“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图乙是气泡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气泡在做 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0.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21.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s。
三、实验题与解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22. 小明和同学协作用米尺和秒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将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多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
(1)下列是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___;
A.先选定一段时间,测量纸锥在这段时间下落的距离;
B.先选定一段距离,再测量纸锥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C.预先不选定时间或距离,直接测定纸锥通过某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2)在实际操作中,小明发现纸锥下落的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比较难测量,为了解决此问题,最好选用图中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纸片围成的纸锥进行实验.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小丽用频闪相机每隔0.1s时间曝光一次,拍摄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丁是小丽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中纸锥从A运动到B距离的情景,测量结果是_______cm。若测得所使用的纸锥实际直径与照片纸锥直径比为5:1,那么纸锥从A到B位置的实际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23. 在“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规律”,小宁的实验方案如下: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__(选填“玻璃管”、“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中,刻度为“0”的位置线为什么不标记在管的最下端?答:______________;
(3)将玻璃管倾斜时,小宁发现气泡在管中运动的速度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她又找来另一根玻璃管做了相关的探究实验,测出了玻璃管在倾角θ不同时气泡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数据记录如表:
液体:自来水 液体长度:30cm 气泡长度:4.1cm
分析数据可知:(a)当θ=0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b)当θ角在_______范围内时,气泡运动的速度最大。
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θ/度 |
85 | 75 | 65 | 55 | 45 | 35 | 25 | 15 | 5 | 0 |
运动时间t/s | 32.3 | 20.0 | 15.3 | 12.5 | 11.6 | 11.8 | 12.5 | 14.5 | 19.5 | 25 |
平均速度
v/cm·s﹣1 |
0.93 | 1.50 | 1.96 | 2.40 | 2.59 | 2.54 | 2.40 | 2.07 | 1.54 |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8 | 16 | 24 | 32 | 40 |
(1)为观察气泡的运动规律,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乙的坐标系横坐标上标注合理值并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它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如图丙已知气泡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气泡的长度为2cm,A、B两条刻度线的距离为33cm,测得气泡完全通过A、B两刻度线的时间为7s,则气泡在AB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cm/s,气泡全部在两条刻度线内的时间是_______s。
24.南通到南京的D5514此动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1 | 南通 | 起点站 | 9:57 | 0 |
2 | 海安 | 10:35 | 10:37 | 65 |
3 | 泰州 | 11:07 | 11:09 | 119 |
4 | 扬州 | 11:47 | 11:49 | 183 |
5 | 南京 | 12:41 | 终到站 | 284 |
如下图,动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全长300m的D5514次高速动车在距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4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求:
(1)D5514次高速动车由海安开往泰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计算动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的速度;
(3)大桥的长度;
(4)鸣笛时,火车头到山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A.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的时间较短,约为0.5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站在教室伸手够不到天花板,教室内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即4km/h,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17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