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进程。
二、课节概述:5世纪,亚洲东部的日本完成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了统一,并通过扩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三、阶段特征:封建时代的亚洲文化。
四、单元目标:
1.知道日本统一的概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时间和影响;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2.了解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史实;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五、单元重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大化改新的影响;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3、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进行改革。
4、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5、内容:
(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上: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
C、统一赋税。
6、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7、背景:
(1)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庄园制在地方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8、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9、武士夺权: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幕府统治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三朝,长达近700年。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0、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11、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易错提醒】
1、大化改新后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手里。
【基础过关】1.“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材料中的“追求和模仿”使日本( )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答案:1.A
【详解】根据“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646年,日本效仿唐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即“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统一赋税。通过改革是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项正确;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是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排除B项;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没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排除C项;促进封建庄园的形成的是大化改新后百余年,土地私有和兼并盛行,排除D项。故选A项。
【基础过关】2.“部民”变“公民”,“大和”变“日本”,“奴隶制”变“封建制”,这些变化源于(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答案: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A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揭开了俄国近代化的序幕,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CD项。故选A项。
【基础过关】3.“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特殊状况下”“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 )
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
答案: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中央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地方豪强逐渐形成武士集团,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D项正确;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是幕府统治出现的背景,排除A项;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是武士集团的组成内容,排除B项;武士集团有时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排除C项。故选D项。
【聚焦中考】1.唐朝时期,日本派出十几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文化、制度,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次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积极吸收中国隋唐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大化改新,A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生倒幕运动,排除B项;1868年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排除C项;百日维新发生在1898年的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聚焦中考】2.观察图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C.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D.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
答案:C
【详解】据材料“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中央设立二管八省;天皇处于政权的最顶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上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标志,故选C;印度的种姓制度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组成,不符合材料,排除A;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没有天皇,B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最高统治者称为沙皇,D错误。
【聚焦中考】3.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科举制度 B.租庸调制 C.中央集权制 D.均田制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