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单元综述: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华民族血与泪的开始。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2、阶段特征: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外联系: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关键词:
第1课 鸦片战争
考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在中英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虎门销烟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经典练】“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面对鸦片泛滥,中国近代史上领导虎门销烟,被誉为“中国禁烟第一人” 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被称为“中国禁烟第一人”,B项正确;魏源是新思想萌发的代表,排除A项;邓世昌牺牲于甲午海战,排除C项;左宗棠与收复新疆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教考衔接】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详解】由材料“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可知,林则徐雷厉风行,办事干练;“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可知,林则徐善于合作,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林则徐英勇善战,知难而进,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清正廉洁,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2)进程
①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8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强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攻占广州四方炮台。
②第二阶段:1841年秋~1842年8月: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攻占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3)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
【经典练】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的自强运动。“重大打击”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指的是道光皇帝时发生的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皇帝是咸丰帝,是英法联军在美、俄支持下发动的战争,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发生在光绪帝时,是在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两次侵华战争,排除CD项。故选A项。
【教考衔接】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关键词“五口通商之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设立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3、《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2.其他条约
(1)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拓展】 鸦片战争前中英形势比较
【易错提醒】
1.“香港岛”和“香港地区”的区别。
(1)《南京条约》中割让的“香港岛”,只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香港地区”的一部分。
(2)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三个部分,其余两部分是英国通过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 (九龙司)和1898 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界)先后割占和强租去的。
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香港。
3.《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没有南京;厦门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经典练】《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签订后,美,法两国以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要求“援例”订约。这反映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加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