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5日
资源编号 81179

第四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07-24 八年级上册 0 74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一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四单元

13课《背影》

1.重点字词注音

迂【yū】  拭【shì】  搀【chün】  交卸【jiāo xiè】  狼藉【láng jí】  簌簌【sù】  赋闲【fù xián】

游逛【yóu guàng】  踌躇【chóu chú】  马褂【mǎ guà】  蹒跚【pán shān】 颓唐【tuí táng】

琐屑【suǒ xiè】  触目伤怀【 chù mù shāng huái】  差使【chāi shǐ】  箸【zhù】

2.重点词语解释

迂:1.曲折,绕远:~回。~缓(行动迟缓)。2.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论。~气。

拭:揩擦

搀:1.在旁边扶助:~扶。~着他走。2.混合:~杂。~和(huo)。

交卸:1.卸去职务交付与后任。2.谓卸下货物,并交付对方。

狼藉:1.乱七八糟;散乱、零散。2.也作狼籍。

簌簌:1.风吹物体等的声音。2.形容流泪的样子。

赋闲: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游逛:为了消遣而闲走。

踌躇:1.犹豫不决。2.思量,考虑。3.得意的样子。

马褂: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颓唐:萎靡不振的样子

琐屑:细小、琐碎的事情。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差使:1.[chāi shǐ]差遣;派遣。2.[chāi shi]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也作差事。

箸:筷子。

14课《白杨礼赞》

1.重点字词注音

开垦【kāi kěn】 主宰【zhǔ zǎi】 倦怠【juàn dài】 丫枝【yā zhī】 倔强【jué jiàng】 婆娑【pó suō】

虬枝【qiú zhī】 伟岸【wěi àn】 傲然【ào rán】 宛然【wǎn rán】 秀颀【xiù qí】 鄙视【bǐ shì】

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 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 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

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 shuì】 旁逸斜出【páng yì xié chū】 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

楠木【nán mù】

2.重点词语解释

开垦:把荒地垦植成农田。

主宰:1.主管;支配。2.起支配、控制作用的力量。

倦怠:疲乏,懈怠

丫枝:1.树木枝叉。2.枝桠。

倔强:刚强,不屈服。

婆娑:1.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2.枝叶纷披的样子。

虬枝:亦作“虯枝”。盘屈的树枝。

伟岸:1.(身材)高大挺拔。2.高明卓异。

傲然:1.高傲地。2.有时用褒义,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宛然:仿佛

秀颀:美而高。

鄙视:轻视,看不起。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旁逸斜出: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楠木:指楠树的木材。

15课《短文两篇》

1.重点字词注音

兴味【xìng wèi】洗涤【xǐ dí】卑微【bēi wēi】牛犊【niú dú】茸毛【róng máo】消逝【xiāo shì】

繁殖【fán zhí】凋谢【diāo xiè】遏制【è zhì】濒临【bīn lín】深渊【shēn yuān】星辰【xīng chén】

俯瞰【fǔ kàn】

2.重点词语解释

兴味:兴趣。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牛犊:小牛,乳牛。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凋谢:1. 草木花叶枯落花瓶里的旧花凋谢了。2. 比喻老年人死亡朋友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遏制:阻止,禁绝。

濒临: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

深渊:1.特指海渊。2.比喻险境。3.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星辰:星的总称。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16课《昆明的雨》

1.重点字词注音

乍【zhà】 辟邪【bì xié】 鲜腴【xiān yú】 篱笆【 lí ba】 格调【gé diào】 吆喝【yāo he】

暮年【mù nián】 情味【qíng wèi 】 苔痕【 tái hén】 密匝匝【mì zā zā】 连绵不断【 lián mián bù duàn】

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张目结舌  鸡枞【jī cōng】  釉【yòu】

2.重点词语解释

乍:1.忽然:~冷~热。~暧还寒。2.刚,起初:新来~到。3.张开,鼓起:~着胆子(勉强鼓起勇气)。

辟邪:辟邪,即避凶,指驱除邪恶;偏邪不正;驳斥邪说。

鲜腴:新鲜肥美。

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等编成的栅拦。

格调:1.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2.人的风格或品格。3.格式;式样。

吆喝:1.大声喊叫。2.大声驱赶;大声趋逐。3.呵斥;喝令。

暮年:人到老年。

情味:情趣、情谊

苔痕:苔藓滋生之迹。

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鸡枞:鸡㙡菌,在自然界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

釉: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

2.《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是一篇回忆之作,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其父朱鸿钧被解职,生活困顿。得知祖母去世,朱自清从北京赶赴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惜别,课文中所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3.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4.《白杨礼赞》选自《茅盾全集》第十二卷。有改动。文章写于1941年3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6.《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理深邃,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7.《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有改动。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主义者。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正义。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就真实地展现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

8.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9.《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略有改动。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7年,这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昆明的雨》是作者一系列回忆昆明往事的散文中的一篇,文章自然流畅,优美、淡远。

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两种方法

1.把握整体结构思路

问法:文章的谋篇布局如何/文章以何种方式组织起画面?

答法:(1)根据中心确定线索

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2)根据材料确定线索

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线索有明有暗,时隐时现,有时在文中有明显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2.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

问法: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法:【开头作用】

(1)一般开头:

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

(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

(4)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中间作用】

(1)比较短的段落,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具体化)前后呼应;照应开头;呼应结尾;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物—人,景—情,事—理,叙—议、正—反等)

(2)比较长的段落,描写的往往是主要物象,作用: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结尾作用】

(1)总括全文,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2)表现人物。

(3)(揭示、突出、升华、深化、暗示)主旨;卒章显志。

考点二:理解题目的多层含义与作用

【提问方式】

1、要求直接说出文章标题的含义。

如:标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2、将题目与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进行比较,说出各自的含义。如: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3、根据文章内容,指出标题的作用。如: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答题策略】

解答“题目的多层含义”题,需要明白:

首先应该明确题目的实指含义是什么。

其次应当结合文章的内容、主题进行挖掘,看一看关键词语有没有引申义、比喻义,从而体味其言外之意。

解答“题目的作用”题,需要明白:

可以多角度进行分析:

1、从内容上分析,主要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2、从吸引读者的角度分析,如起到吸引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速记清单(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117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