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卷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闭卷考试。
2.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本学期,学校积极开展“文化碰撞,知行中国”系列活动,小宿、小豫和你参与其中。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活动一:赏中国美景】
1.请根据语境完成下列小题。
星空wèi( )蓝、雪山巍峨、山谷壮美、森林稠( )密……随着热播剧《我的阿勒泰》火热收官,剧中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让这座北疆小城迅速火爆全网。阿勒泰草原上“治愈系”的画面和故事犹如初夏微风,让观众心中泛起阵阵涟yī( )。
阿勒泰位于新疆北部,坐落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千里画廊”“中国雪都”和“中国休闲避暑之都”。
影视剧带动旅游的效应显现,近期新疆阿勒泰的旅游热度持续飙升。“唯有阿勒泰不可gū( )负”“炽( )热的心已到达顶峰”“看完剧就订好了去阿勒泰的票”,网友留言对阿勒泰之旅充满期待。
春有山花烂漫,夏有草原碧绿,秋有层林尽染,冬有万里雪飘,这个假期不妨到阿勒泰,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wèi( )蓝 稠( )密 涟yī( ) gū( )负 ( )热
(2)小宿同学发现上述语段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应将 ______修改为______。
(3)“阿勒泰位于新疆北部,坐落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千里画廊”“中国雪都”和“中国休闲避暑之都”。这是一个病句,请给出修改意见。
【活动二:吟中国古诗】
2.小宿同学酷爱古诗文,准备趁着假期跟着古诗文去看大美中国,请你帮她一起完成表格内容。
旅游地点 | 入选理由 |
杭州 | 去西湖赏莲,感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②作者______《爱莲说》)的高洁品质;登飞来峰,领会“不畏浮云遮望眼,③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深刻哲思。 |
南京 | 夜泊秦淮,去领略“④______”(杜牧《泊秦淮》)的水色夜景,感怀六朝古都之兴衰。 |
泰安 | 近望泰山“⑤_____,⑥______”(杜甫《望岳》)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感受大自然造物之妙。 |
北京 | 凭吊幽州台,体会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⑦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感伤。 |
回归乡村 | 在江南乡野,感受“有约不来过夜半,⑧_____”(赵师秀《约客》)的生活情趣,领悟“⑨_____,⑩_____”(陆游《游山西村》)中事物消长变化的理趣。 |
【活动三:谈中国文化】
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倡导同学们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我校七年级各班开展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孝之探源】结合下图“孝”字的结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孝”字的理解。
我的理解:_____
(2)【孝之诗韵】小豫选了一组有关孝道文化的名言,其中一句不太适合,请你找出并说明理由。
A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
B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C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D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诗经》)
不适合的一项是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孝之传承】小宿给下面这幅图取名为《这么近,那么远》。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描述画面内容,并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思中国诗豪】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甲]
贬朗州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乙]
谪连州
永贞元年,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由补兹郡。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故道贬为朗州司马。后十年,诏书征还抵京师俄复前命佩故印绶②而南。曩之骑竹马北向相徯③者,咸仕郡县,巾鞲④来迎。下车之日,私唁且笑。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于壁端,宰臣王晙、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⑤官,翘顒⑥载于歌谣。馀不佞,从群公之后。肇⑦武德⑧距于今,凡五十有七人,所举者四君子,犹振裘之于领袖焉。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节选自唐•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
[丙]
迁和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缘,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刘禹锡《陋室铭》)
【注】①嗾sǒu,这里是使的意思。②绶:系印章的丝带。③徯xī:等待。④巾鞲gǒu:头巾和单衣,古代士人的盛服。⑤厥:那。⑥翘顒yóng:翘首仰慕。⑦肇zhào:开始。⑧武德: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年号。
4.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词(其二)》前两句的画面。
5.诗的末句引入“春色”一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三处。
诏 书 征 还 抵 京 师 俄 复 前 命 佩 故 印 绶 而 南
7.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填空。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坐) | 查阅字典:A、座位。B、诉,对质。C、因……犯罪,治罪。D、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 ①选第_____ 项 |
咸仕郡县(咸) | 成语参考:老少咸宜 | ②_____ |
凡五十有七人(凡) |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文推敲 | ③_____ |
无案牍之劳形(劳) | 语法推断:根据词语所在的语法位置推断它的活用现象。 | ④_____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故道贬为朗州司马。
9.结合内容,品读下面两句中的“笑”,体会刘禹锡在连、和两州时的心境变化。
(1)下车之日,私唁且笑。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阅读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图”及诗文,探究其被称为“诗豪”的原因。
【活动五:看中国制造】
三、非连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①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当你买鞋时,你可能并不仅仅是在挑一双穿着去逛街的鞋,还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说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国货产品的热销,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
②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
(摘编自祝伟《“国潮”何以成热潮》)
[材料二]
①李宁曾三次踏上顶级时装周秀场,设计彰显中国风;完美日记、玛丽黛佳等已然被美妆博主们称为“国货之光”;百雀羚和故宫文创等开启了跨界营销,实现了完美转型。那些你曾经瞧不上的国货,现在都抢不到了。
②中国国货品牌逐渐摆脱了窠臼,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与二次创作形成了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深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同时也使得品牌本身完成了转型,实现销量翻番。
③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人)人群更习惯于借助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接触和体验其他文化。相比于一成不变,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文化体验。相关数据显示:20至29岁年龄段用户最关注国产品牌,其中最大的消费人群是95后,消费额占比超过25.8%。
④国潮符合东方美学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征,加之产品更加贴近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和需求,既投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展现当下民族自豪感。从设计、性价比到情感价值的展现,都吸引了新一代年轻人。同时,渠道的多元化和碎片化都为国潮的流行加速。随着各大视频、消费平台的崛起,“种草”“拔草”成了年轻人新的消费模式,也让国货消费变得无处不在。
(摘编自马婉莹《年轻人为何爱上国货》)
[材料三]
①国产品牌发力创新,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过去是注重数量,如今是关注质量和体验;曾经是贴牌代工,现在是创立品牌;以前是大订单、闷头生产,现在是柔性制造、个性定制、工厂与市场精准对接。因时而变,因变而兴。国产品牌不再仅是物美价廉,而是品质和潮流的引领者;国产品牌的流行,不再仅仅是因为规模和成本优势,而是建立在消费者的认可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品牌在市场上绽放夺目光彩,是中国制造竞争力日益增强的证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的体现。
②国货品牌的崛起,也在塑造着消费者的审美和文化追求。陕西剪纸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同仁堂等老字号主动拥抱潮流,让经典产品魅力重现,让东方美学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新国货不仅满足着消费者日益多元多样的消费需求,也进一步激发着消费者内心的文化自信。就此而言,国产品牌的乘势而上,既是一个“经济故事”,也是一个“文化故事”。
(摘编自陈凌《新品牌,中国制造乘势而上》)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人在购物时,更加关注国货产品的品质和个性是否能反映自己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
B.Z世代人群喜欢体验新鲜、有趣的文化,也更习惯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相对而言,他们最关注国货品牌,消费额占比最高。
C.中国国货品牌逐渐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挖掘中国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使品牌本身完成了转型,增加了销量。
D.不同于过去的注重数量、贴牌代工、闷头生产,如今国货品牌关注质量和体验,创立品牌,做到了个性定制、工厂与市场精准对接。
E.国货品牌的乘势而上是经济故事,也是文化故事,因此新国货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激发出经营者内心的文化自信。
12.有人认为,创意带来的新鲜感会随着时间散去,国货跨界的热潮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你认为国货在跨界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文学作品阅读(18分)
山在那儿
刘慈欣
(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
①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②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③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④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⑤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⑥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⑦外星飞船的引力和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
⑧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
⑨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
⑩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二十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⑪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正中扎人了蓝幽幽的海水中。
⑫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⑬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节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
13.了解人物,根据提示完成冯帆挑战活动经历图。
14.关注艺术特色。请你根据阅读体验,结合小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以文学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刘慈欣) | |||
篇目特色 | 《带上她的眼睛》 | 《海底两万里》 | 《山在那儿》 |
科学性 | “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 | ① | ② |
文学性 | 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 | ③ | 善于渲染自然伟力 |
示例:小姑娘对花草、溪水、微风的激动不已,为下文她困在地心的谜底揭开做铺垫,表现了女孩乐观的精神。 | 示例: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了阿龙纳斯教授心地善良、富有探究精神的形象。 |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④ |
15.与众不同的挑战对象——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让冯帆的挑战更具价值。请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山”的含义。
[链接材料]
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刘慈欣《山》)
【活动六:知中外名著】
五、整本书阅读(12分)
1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是《父亲的病》中极具讽刺意味的句子,表现鲁迅先生对传统医学的质疑。
B.《西游记》是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事件。
C.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活了从奋斗走向毁灭的祥子,写活了残忍霸道的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抢车的孙侦探等,展现了一幅老北京的世态图。
D.尼摩艇长这样形容人类进步:就此而论,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先进,找到蒸汽机械动力居然要花好几个世纪!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快了!
E.《朝花夕拾》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如在《无常》中,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
17.班级开展《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和小宿、小豫一起完成任务。
(1)下面是小宿阅读摘抄的语录,你根据这些内容在括号处填写对应的说话人。
第七章 种类不明的鲸鱼“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者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①_____)
第二十章 托列斯海峡“如果这岛上除了老虎外没有别的四足兽,那我要吃老虎,吃老虎的腰窝肉。”(②_____ )
(2)下列是小宿与小豫的对话,请你结合《海底两万里》内容,将之补充完整。
小宿: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小豫:你可真会说!那如果可以通过虚拟眼镜体验书中诺第留斯号探险时的场景,你最想置身于哪一段场景?
小宿:我觉得是①_____,尼摩船长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带领大家破冰并最终脱困。我从尼摩船长身上领悟到:越是面对复杂的困难,就越是需要②_____。我也想问你,你最想亲历的场景是不是③_____?
小豫:你太懂我了!这段情节惊险刺激,特别吸引人,我也很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敢与慷慨。
六、交流与表达(60分)
18.按要求完成写作。
鲁肃用赞美的目光看着学问大进的吕蒙,心里满是欣赏与佩服;杨利伟用冷峻的目光面对舷窗出现的裂纹,最终成功返航;宗璞用平和的目光凝视一树紫藤萝,抒发对生命的赞叹。赞美的目光能让我们发现别人的光彩;冷峻的目光能让我们不惧怕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平和的目光能让我们审视生命,获得独特感受……
请以“_____的目光”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500字。(3)不得透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
参考答案
1.(1) 蔚 chóu 漪 辜 chì
(2) 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3)在句末加上“等美誉”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蔚蓝(wèi lán):形容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稠密(chóu mì):指数量多,密度大。
涟漪(lián yī):细小的波纹。
辜负(gū fù):对不起(别人的好意)。
炽热(chì rè):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