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诗词鉴赏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27日
资源编号 79278

第9讲 诗词鉴赏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2024-06-27 八年级上册 0 56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第1讲 字音字形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第2讲...

2024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

9 诗词鉴赏

1.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

2.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能背诵默写名句名篇。

诗词鉴赏的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

1.常见题型: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中蕴含怎样的深刻道理?

(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技巧

(1)读标题,找信息。诗歌的标题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重要信息。

(2)读注释,知作者。古诗歌鉴赏注释中一般会交代作者的情况和写作背景;同样,在注释中也会解释疑难字词,揭示典故意义。

(3)读诗句,懂大意。细读诗词中凝练传神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与诗人抒情、言志、阐理相关。

(4)辨题材,判情感。同一类型题材的诗歌,所写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类似。

(5)抓诗眼,明情感。诗眼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

(6)紧扣意象,悟情感。意象中往往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7)借典故,窥情感。典故是运用典籍中的逸事、趣闻、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来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8)寻主旨,知情感。通过主旨句也可知悉作者的情感。

3.答题格式

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一幅……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炼字赏析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即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1.常见题型

这一句中XX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XX字可否换为XX字?为什么?

这一句(联)中最富表现力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某字(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答题步骤

(1)解释词语的本义(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把字词代入句中,解释含义)。

(2)描摹景象,写出词语的语境效果(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结合诗歌的主旨进行情感分析(有表现手法时点出,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

该字在诗/词中的意思是……;诗/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着一“X”字,境界全出,更好地表达了诗/词人……的情感。

三、名句赏析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古诗词考查的比重逐年增大,题型在传统的接句式默写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赏析,作为点睛之笔的诗词名句更是考查的重点。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这些诗词名句,要么情景交融,情思绵绵;要么蕴含哲理,发人深思;要么情感积极,斗志昂扬;要么用词精炼,形神兼备等。

1.常见题型

(1)诗歌“X”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词。

(3)有人认为某诗在情感上体现了……的特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4)……引用了……典故,有何用意?

……

2.答题策略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6)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3.答题格式

(1)写景句:运用……手法(XX修辞或表达方式),写出了……(诗句字面意思或景物特点),达到……效果(作用),表达了……(深层含义或作者情感)。

(2)哲理句:运用……手法(XX修辞或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情感或诗句哲理)。

(3)议论抒情句:运用……抒情方式(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志向、情趣、抱负)

该字在诗/词中的意思是……;诗/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着一“X”字,境界全出,更好地表达了诗/词人……的情感。

四、诗歌形象

形象,也即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指诗人在作品中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景象(山、川、边塞等景物;离别、战争等场面;白色、黑色等色彩)、物象(蝉、雁、梅、竹等物),也可以是人物形象(作品中人物及作者本人),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一些著名诗人本身往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象,例如李白的傲岸不羁、豪放洒脱;杜甫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陶渊明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王维的友人送别、思念故乡;陈子昂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王昌龄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辛弃疾的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柳永的多愁善感、爱恨情长等,但具体形象还要结合诗词文本来分析。
    1.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诗中某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答题技巧

①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②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③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形象赏析=外在特征+内在品质十思想情感+(形象意义)

五、意境画面

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意境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1.常见题型

(1)诗句XX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

2.答题思路 四步法:

(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3.答题格式

找出景物(或事物)+概括其特点+描写画面。

六、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诗词常用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借代双关、化用、叠词、互文、反复等。③表现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事抒情等);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烘托、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等。④结构手法。过渡、照应、铺垫、渲染、总分、并列、递进等。⑤遣词用句。炼字、句式等。

1.常见题型

(1)这首(句)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2)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3)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

2.答题技巧
对所给诗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练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3)从修辞角度:审清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4)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5)从表现手法:辨明表现手法,如化用典故、想像等。

3.答题步骤

(1)明手法 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析内容/阐运用 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析效果 /抒感情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答题格式

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考点一:主旨情感

例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考点二:炼字赏析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字传神”是该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请结合“白头搔更短”的“搔”字进行赏析。

考点三:名句鉴赏

例3.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历来为人传颂。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如色彩、修辞、感情等)简要赏析。

考点四:诗歌形象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考点五:意境画面

例5.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回答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考点六:表达技巧

例6.阅读《野望》《春望》,完成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你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处,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在写法上有何妙处?

6.《赤壁》是咏史之作,也是抒怀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请合理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

(五)阅读《庭中有奇树》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9.下面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远诗,写一个妇女对远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B.一、二两句是环境描写,“庭中”二字暗示这是深闺中的环境。

C.三、四两句写思妇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象,以花寄情。

D.结尾两句是丈夫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10.请赏析“馨香盈怀袖”中“盈”字的表达效果。

(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一个“她”字就是例证。

B.这首咏梅词翻出了新意,古人写梅花的诗词风格多是“豪放”的,而毛泽东的这首词却是“婉约”的。

C.一个“俏”字不单描写出梅花之美,更是刻画出她那种旁若无人的“顾影自得”之态。

D.此词塑造了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梅花形象,意在鼓励人们要像梅花一样具有迎接一切艰难险阻的乐观且自信的精神。

12.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说说“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在词中有何妙用?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这样写有何妙处?

2.同学们朗读“无为在歧路”一句时,有人认为重音应放在“无为”上,有人认为重音应放在“歧路”上,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二)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①江城子:词牌名。②密州:今山东诸域。③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④孙郎:孙郎,三国时吴主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3.作者以“狂”开篇是如何来写“出猎”这一场景的?

4.作品叙事、用典为一体,言报国杀敌之志,委婉地表达了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请找出词中一处用典的语句并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颔联写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6.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而豪迈,想象丰富而奇特,一反李清照婉约词风。

B.“路长嗟日暮”表现了词人晚年弧独无依的经历和上下求索的情怀。

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和对诗歌艺术的孜孜追求。

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隐含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向往。

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做。

9.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1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②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

11.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单车”写张判官轻车简从,慷慨出塞,用问句则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

B.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颈联中,连字是“连接”之意,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中凉阴冷。

D.尾联间接抒情,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团聚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

12.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释】①何事:为什么。②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③乱时:战乱时期。④静时:和平时期。⑤家山:家乡的山,这里指故乡。⑥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⑦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⑧惰:懈怠。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来看,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为他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

B.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勤奋修业,诗人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C.颔联中故乡虽在干戈地但弟侄仍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表现出他高洁的品格。

D.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

14.请你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抒发了诗人终于登上岳阳楼内心难以抑制的喜悦。

B.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C.颔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颈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漂浮。“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D.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16.请写出这首诗中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诗人自比,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18.从炼字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参考答案

例1.表达诗人思乡之情。

【解析】9.本题考查炼字。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为: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变换感和流动感。“入”字生动形象生动,写出了奔流的长江流向广袤平原的宏大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情怀,流露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10.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愈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9讲 诗词鉴赏 -2024年暑假新八年级语文暑假自学精品讲义(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7927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