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苏州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0分)
1.(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读书可以拓宽视野,开阔心胸;书可以愉悦精神,积累智慧;读书可以优化谈吐,(hán)养气质。
读书就要心无旁(wù),将自己完全浸入书中,在深度阅读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思绪。读书贵在持之以恒,毫不懈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mò)、坐得住冷板凳。读书还要笔耕不辍,记录阅读时产生的想法、念头和观点,可以圈点批注,可以摘抄,可以笔记。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是这个世界(kuì)赠我们的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与书为友,一起去开启世界的未知之门,搭建精神的五彩城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hán)养_____ ②心无旁(wù)_____③寂(mò)_____④(kuì)_____赠
(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①笔耕不辍 (A.zhuì B.chuò) ②载体 (A.zài B.zǎi)
(3)小语打算从诗句中选择自己的读书座右铭,下面哪一项不合适(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8分)在学校“青春诗社”的社团活动中,社员们运用多种形式品析古诗,请补充下列表格中的古诗句。
以画品诗:请根据画面内容,补充诗句。
|
①_____,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②_____。——杜甫《石壕吏》 |
以文品诗: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补充诗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漫步山林。他走过曲折的小路,一切是那么静谧祥和,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③_____,④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以评品诗:请写出下面这段诗评对应的诗句。
洞庭湖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蔡绦《西清诗话》 |
⑤_____,⑥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以用品诗:小文的好朋友小语即将到异地求学,分别在即,请你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缓解小文的悲伤之情,让他振作起来。 | ⑦_____,⑧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4分)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语同学找来下面这张图片,准备作为活动的公益海报。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画面内容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50分)
(7分)小语、小文她们假期自发组成读书小组,共同阅读《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时讨论分享:
4.(2分)小语:考考你们阅读情况,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被调去修铁路,不幸染上伤寒和大叶性肺炎,仍然坚持和别人一道去上工,最终晕倒在地。
C.八卦相传是由神农氏所画,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
D.《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5.(5分)分享感悟
(1)小语:《战国策》中有一个群体叫__________,代表人物如“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的__________。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害你。感觉他们没有信仰。
(2)小文:的确是。我觉得《辞赋》里__________有信仰,他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警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所以《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含义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也有坚定的信仰,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看到了他对祖国的爱,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品质。
小州: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愿我们都成为有信仰的人。
(19分)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①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②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③。
——节选自《庄子·齐物论》
[注]①适志:合乎心意。②蘧(qú):原意为惊喜的样子,此处为惊疑动容的样子。③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
春夕①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②。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②华发:白发。满镜:一作“两鬓”。
材料二: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节选自《庄子·天运》
五美吟·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尚浣纱。
6.(4分)参考表格提示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语 | 方法 | 解释 |
自喻适志与 | 【查阅词典法】①告诉。②知道。③同“愉”,愉快。 | (1) |
此之谓物化 | 【课内迁移法】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 (2) |
西施病心而望 | 【参考成语法】一颦一笑 | (3) |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 (4) |
7.(4分)把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2)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8.(4分)《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中对《春夕》第二联有这样的批文:“是家,却不是家,是梦;却又不是梦,却是床上客”。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批文的理解。
9.(3分)《五美吟•西施》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这首诗中林黛玉是怎样用“东施效颦”典故表达情感的?
10.(4分)有人认为一般“少不学庄子”,因为庄子的思想过于消极,对青少年的发展没有益处。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及对庄子思想的了解反驳这一观点。
(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系列分论坛在深圳举行,共分为繁荣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共建互联网版权新生态等八大主题。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深化内涵创造文化产品新价值”等议题展开具有专业性、指导性、创新性的高峰对话,共同就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建言献策。
【材料二】
“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我们提倡文明对话,文明互学互鉴,共同推进世界的现代化。从经验上看,那些文化和国情的现代化往往是成功的,而那些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现代化往往是失败的现代化。我们希望所有国家都能找到符合其文明、文化和国情的现代化模式。”
——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材料三】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为什么选在深圳办?
①如此高规格的文化论坛,没有落户历史文化名城,反而选择在以科技、金融见长的深圳举办,给人以新鲜感的同时,也吸引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②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天然包含着历史和现实两种并行的维度:一方面要向过去探求,涛涛中华、万古江河,滋养着文脉赓续,是创造的源泉;另一方面要与现实同行,与国家发展同心,与时代脉搏共振。当下科技的飞速进步,促进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文化发展也必然要与科技的发展相结合,要与新的平台、新的载体相结合,才能实现创新转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是科技与人文结合发展的沃土,是中华文化创新创造的前沿地带。
③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在文化强国建设论坛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指出,深圳是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结合发展的最好沃土,深圳科技领域人才济济,应用场景无限广阔。
④当前国内出海文化产品较为成功的有网络文学、游戏、短视频等,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海外用户达1.45亿人。从东亚到北美,从欧洲到非洲,许多外国读者都对中国的武侠、玄幻类小说欲罢不能,说自己被“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吸引住了。而游戏产业和网络文学都是深圳的强项。
⑤正如《三国志》在日本借由漫画、游戏等深入人心,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让《茉莉花》香飘欧洲。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需要实现从“居于庙堂”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
⑥深圳是中华文化的传播“码头”,创造现代文化的条件得天独厚。人类学学者麦高登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南中国的世界城》,“世界城”指的就是广州、深圳等城市,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亚非拉国家的人,当世界各地的人汇聚一起,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就会必然发生。
⑦深圳是一座拥有空铁海陆口岸的城市,也是中国口岸数量最多的城市,每年出入境人次高达3亿,世界各国的人在深圳来来往往,文化的交流也就这样随时随地发生,地处中西方文化的地理交汇处、文化交融处,深圳天然地担负着中华文化传播“码头”的使命。
⑧此外,我国数字文化产品出海也面临着标准和规则的问题,数据主权和数据跨境流动等议题还存在大量规则空白。我国需要积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贸易协定中有关数字贸易规则的条款,主动参与数字贸易规则重构,加快形成数字贸易治理规则的“中国模板”。香港采用普通法系,而且是全球自由贸易港,在经贸规则上接轨国际,而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可以将深港在文化产业合作中探索出来的标准和规则,以特区立法权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地方性法律法规。深圳具有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能为中国文化“出海”探索规则。
⑨对于参与全球贸易规则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深圳舍我其谁。而且建设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本身就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先行发展的内在需求。谁掌握了规则,谁就掌握了先机。
11.(2分)请把【材料一】的这则报道改为一句话新闻。
12.(3分)【材料二】引用的是郑永年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发言,他两次用到的“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13.(2分)【材料三】第⑥段提及《三国志》和《茉莉花》的相关现象,有何用意?
14.(3分)海安市正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如何让家乡的非遗更好地走向世界,请结合三则材料提几点建议。
(14分)小馄饨之恋
薛志刚
①秋雨萧萧,我陪八旬老母重归故土苏州。一下车,老母就想吃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兼借个地方解解乏,我们一路彳亍①,从北寺塔直到三元坊,点心店隔五连三,竟没有一家做这小生意的。
②梧桐秋雨,满院淅淅沥沥。白发老母絮絮叨叨,老惦念着小馄饨的往事。
③“咯、咯、咯……”清脆的竹梆声,伴着细雨沙沙,撒遍湿漉漉的石板小巷。竹梆声里,挑来一副“骆驼担”:前头一排抽屉,佐料、碗匙、皮子、肉芯,一应俱全;后头行灶②柴爿③,洗碗桶挂在边上,儿时,我围着“骆驼担”转了老半天还是弄不懂“锅行镬灶④”怎能一肩挑,“点心店”如何走街穿巷?如今,亲切而熟悉的“咯咯”声早已远去,“骆驼担”也送进了“民俗博物馆”。
④“咯、咯、略……”当年清脆的竹郴声轻悠悠催开多少临街的窗户,久伏绷架上劳作的绣娘捶一捶佝偻着的腰背,揉一揉沉沉的眼帘。一声“小馄饨”,一碗热腾腾的点心就端到了面前。馄饨虽小,还颇有讲究。“湖州人”的小馄饨最地道,满满一碗,像一只只小灯泡浮在汤面上,皮子薄,汤水鲜。要是看上去像一块块“面疙瘩”,不问而知,是外行生意。小馄饨不计只数,摊主的笊篱上仿佛长着眼睛。捞起来,总归八九不离十。有谁去计较只数多少,那样“门槛”也太精了⑤。苏州人会讥笑他“精精精,裤子剩条筋”。
⑤弹词《白蛇传》里有段“书”,就从小馄饨上说起。许仙从杭州到苏州投奔王永昌老板,王永昌是个“啬鬼”,偏要装阔气。初次相见,总要弄顿点心吧!掂来想去,还是馄饨最省。“门槛”也精到了家,两人合吃。怕伙计揩油,许仙一匙两只,王一匙三只,王一边吃,一边盯着许仙的汤匙,心里在一五一十的数。许仙随口问:“叔叔贵庚?”王正数到十五只,脱口而出:“十五!”你看,寥寥数语把一个吝啬鬼描绘得淋漓尽致。
⑥不独我老母念叨小馄饨,我也时时在寻找失落在石板小巷中的童年梦。一早上学,要一角点心钱,一碗小馄饨,两只“野鸡汤团”(小店里的汤团便宜,个头略小)。弄堂口的小店像磁铁一样,放晚学路过我常被吸将进去,又是热腾腾的一碗小馄饨。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当了父亲。下班,搀着刚挎上书包的儿子,在巷口馄饨摊上坐下来。儿子见一只只“小灯泡”,老缠着问:“馄饨里的气是怎么打进去的?”我指点儿子仔细观察摊主灵巧的手;时而五指撮聚,如兰花欲放;时而手掌平展,来来回回,好比彩凤点头。其实会者不难,裹小馄饨不过雕虫小技。可我弄不明白,怎么好多店里的小馄饨老像“面疙瘩”呢?
⑦孩子长大成人了,又鲜又有趣的小馄饨也变成“大馄饨”了。离开苏州多年,故地重游,想找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四处寻觅无踪影。大约它也连同我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童年的岁月之中了。
(选自《青年文摘》2023年第5期)
【注释】①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②行灶:可移动的炉灶。③柴爿:作燃料用的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④镬灶:锅灶。⑤“门槛”也太精了;吴方言,指太精明、太会计算的意思。
15.(3分)文章用“小馄饨之恋”作为题目,写了哪些人恋小馄饨?分别“恋”的是什么?
16.(3分)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写出了老苏州人怎样的生活?
当年清脆的竹梆声轻悠悠催开多少临街的窗户,久伏绷架上劳作的绣娘捶一捶佝偻着的腰背,揉一揉沉沉的眼帘。一声“小馄饨”,一碗热腾腾的点心就端到了面前。
17.(4分)文章插叙的弹词《白蛇传》里一段许仙与苏州王老板的故事是否多余?为什么?
18.(4分)“骆驼担”曾在“咯、咯、咯……”声中走来,如今又被送进了“民俗博物馆”,成了苏州人美好的回忆。请说说“骆驼担”这一文化符号对于苏州人和作者的特殊意义。
第三部分(60分)
19.(60分)请围绕话题“在路上”,从下面任务中任选其一,按要求写作。
任务 | 对象 | 目的 | 文体 |
任务一 | 参加社团节活动的八年级同学 | 宣传本社团、招收新会员 | 演讲 |
任务二 | 旅游社团刊物《侠客行》的读者 | 讲述自己曾经的一次旅行经历和感受 | 游记类 |
任务三 | 文学杂志栏目《人在旅途》的读者 | 叙述人生旅途中遇见的触动心灵的人、事、景 | 记叙文 |
要求:①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体开展写作;②自拟题目;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参考答案
1. (1) 涵 骛 寞 馈(2) B A(3)D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①涵养:hán yǎng;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特指善于控制情绪冷静处事的功夫;积蓄、保持水分;
②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③寂寞:jì mò;寂静无声,沉寂;冷清,孤单;
④馈赠:kuì zèng;赠送(礼品)。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