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真题演练
专题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烟台山位于福州市区南台岛北端仓前山梅坞(亦名藤山)顶,北临滔滔闽江。据《藤山志》载:藤山地处南台岛之北,北东环水,西南倚山。而烟台山,为藤山最高处,因设烟墩而得名。
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拔地而起的领事馆、教堂、教会学校、洋行等各式各类建筑折射了西方势力对福州地区的渗透。可以说,烟台山近代建筑的发展史,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福州的近代发展史,而与这些建筑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便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近代史遗迹和活化石。如今,烟台山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中式园林古厝,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节选自《福州烟台山近代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材料二: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福州登场,仓山分场活动以“烟台山国潮派对之夜”为主题,在闽江之心拉开帷幕。除了分布在烟台山街巷中的“万国建筑展”、罗宅前广场的“万国集市”、“万国音乐会”、“万国舞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17日晚,烟台山罗宅前广场万国音乐会、万国舞会惊艳亮相。弦乐队奏响《My heart will go on)、《茉莉花》等熟悉的旋律。年轻舞者活力四射地演绎着爵士舞、现代舞、古典舞,吸引许多人驻足观赏。
(选自《福州新闻网》)
材料三:
市民林先生赞道:“一段《都市颂》,仿佛让人穿越时空,来到百老汇演出现场。市民孙先生表示:“今天特意来烟台山看万国建筑展,很有意义,我会让我的孩子们明白要保护文物,珍惜当下。”他还说自己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这次带着全家人一起来找找回忆,挺好的。”市民小赵说:“前两天看到可预约参观,今天我就和朋友一起来看看。”一早就来到爱国路2号等待参观,她表示,第一次近距离参观这座19世纪的建筑,身临其境,体验很好。
材料四:
夏初十行走烟台山的好时节。小宇计划周末去烟台山,他设计了以下打卡路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福州烟台山,位于南台岛北端藤山最高处,因设烟墩而得名。
B.烟台山近代建筑的发展史,完全代表了福州的近代发展史。
C.烟台山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中式园林古厝。
D.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仓山分场活动在闽江之心拉开了帷幕。
2.烟台山如今成为了福州市民周末的网红打卡地,你认为烟台山受热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3.请你选择小宇设计的打卡路线中最感兴趣的一处,拟写一则广告词。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节选《太空一日》)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材料二】
2022年6月5日清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在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节选自《带上她的眼睛》)
【材料四】
《流浪地球》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电影颇具观赏性。
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太空一日》划线句子属于心理描写,详细地描写了飞船在起飞和返回阶段杨利伟经历的九死一生,耐人寻味的过程。
B.【材料二】是一则关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新闻,其中“10时44分”,“约577秒后”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C.【材料三】中所说的传感眼镜,只可以把佩戴者的触觉、味觉发射出去,不可以把佩戴者看到的一切图像发射出去。
D.《带上她的眼睛》与《流浪地球》的作者都是刘慈欣,他曾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作为科幻小说只需要注重幻想、想象这一特点。
5.【材料一】标题“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对选文有哪些作用?
6.【材料二】“神舟十四号”航天任务中,三名航天员需要在太空生活六个月。为此同学们想写一副对联表达激动的心情,但目前只想出了上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六月巡天,工作生活皆放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三】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8.如果把《带上她的眼睛》拍摄成科幻电影,可以借鉴电影《流浪地球》的哪些成功经验?结合【材料四】简要分析。
阅读非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榫卯(sǔn mǎo)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②榫卯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
③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首先,榫卯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扭动,而铁钉连接的家具就做不到;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明式家具虽已距今百年但木质仍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连接金属的锈蚀、老化等因素,也会使家具散架。
④许多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⑤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纯正红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某一根帐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处拆卸更换就不像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
⑥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这一点木工师傅都非常清楚。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而使用做工精致的榫卯来连接红木家具,通过这种巧妙的技术将各个木构件扣合严密,使家具百年依旧坚固美丽,大大提升了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
⑦榫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被称作中式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中式家具达到功能与美感的完美统一,具有浓浓的艺术气息。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
①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为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延年益寿”,我国古代聪明的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砖雕,使木构件始终处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②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
③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
④砖雕在民居中也被大量运用。经济富裕后的商人竞相显贵夸富,兴起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的风气,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这些砖雕装饰大都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表达人们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
⑤可以说,砖雕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由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熔铸而成的砖雕,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不仅突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留下了时代的文化烙印。
材料四:
①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600余年历史的故宫(旧称紫禁城)遭受地震至少222次,鲜有建筑因地震遭受严重破坏的记载。故宫建筑不仅结构形式有利于抗震,而且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②故宫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故宫建筑以木梁、木柱为建筑核心承重材料,斗拱、梁枋支撑上部屋顶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给柱;柱再把屋顶重量向下传至地基;墙体单独砌筑,不承担屋顶重量,仅起保温隔热作用。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地基、立柱、榫卯、斗拱等构造做法,均有利于防震,因而建筑整体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墙倒屋不塌”是对故宫建筑抗震性能较为客观的评价。
③此外,故宫建筑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其中,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顶做成卯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后,形成稳固的榫卯节点。节点不是完全固定,而是可以转动,但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随意转动,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
(摘自2023年2月16日《北京日报》)
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
B.由于拆装运输方便,榫卯结构适用于各种家具。
C.故宫建筑智慧不仅体现在结构形式上的设计,还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
D.榫卯的连接,是木构件间的巧妙组合,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组合方式千变万化。
10.下列对于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榫卯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容易操作。
B.故宫历经200多次地震袭击,依然保存完好,完全是因为它的榫卯结构。
C.榫卯功能与美感的完美统一,这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收藏价值的重要原因。
D.为解决墙面夹柱的腐朽问题,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制作了透风。
11.结合材料一,并想象一下,说明使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有哪些优缺点。
12.阅读材料,试归纳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体现在哪些方面。
1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为什么称榫卯和砖雕“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一个多世纪以前,法国的科幻巨擘儒勒•凡尔纳用他的《海底两万里》,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鹦鹉螺号”航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也能够潜入海底几千米,能够不用陆地上的能源和食物,而在海里实现自给自足。从此,科幻小说的大门被打开了。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幻小说逐渐兴起。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系列小说《三体》,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③上世纪,《人猿星球》《侏罗纪公园》等影片让科幻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科幻电影可以说来自于科幻小说,多数科幻电影以科幻小说为基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春节期间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以宏大的“逐月计划”赋予李白诗句全新意涵。与此同时,动画版、电视剧版《三体》,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相继播映,也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想象把观众引入陌生的灿烂之地。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鹄起,中国科幻电影经过几年的发展期,跃迁至全新的高度。
【材料二】①科技成为了讲述故事最重要的驱动力。科幻小说往往是在科技发展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如《海底两万里》的航行路线依据的是人类对航海新大陆发现的成果;《三体》是运用现有科学知识对太空文明的预言。科幻电影所言必须要基于科学的合理推演和虚构,才能够成立。比如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地球要被遍布于地表的推进器推着逃离太阳系,这个构想虽然目前的科学无法实现,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是有可能的。而逃离要解决的太阳爆炸问题,也是通过科学的推演而得来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科学幻想一定要讲科学,它应是科学家头脑里的一种幻想,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想,虽然可能现在还没有研发出来,但能看得到苗头、有望实现。
②科幻是科技时代的见证。好的科幻作品不会凭空出现,而是一国的科技发展在创作上的投射。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于科幻创作的条件。
(摘编自人民网《培育更多更好的中国科幻作品》)
【材料三】
(摘编自《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
【材料四】科幻小说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海底两万里》想象的海底潜艇早已成为现实。
那些曾经看来是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很多都成为了现实。
无人机:《终结者》(1984)
电影中,出现了自动控制的无人机。而在20世纪晚期之前,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各国开始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
智能手表:《迪克•特雷西》(1990)
提到智能手表,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电影《迪克•特雷西》,里面展示了不少现在拥有的智能交互功能。现在的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多种功能。
无人驾驶汽车:《全面召回》(1990)
上世纪90年代,阿诺德•施瓦辛格让观众瞥见了自动驾驶汽车。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自动驾驶技术。
(摘编自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这些科幻大片里的未来科技,竟然都一一实现了》)
14.阅读【材料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分析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
参考答案
1.B 2.①烟台山环水倚山,风景优美;②烟台山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中式园林古厝,历史文化气息浓厚;③烟台山艺术活动丰富,既有古老传承又有时代气息,充满新鲜活力,吸引游客;④游玩烟台山可以寓教于乐,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故事。 3.闽海关税务官邸:踏路百年闽海关税务司,漫步海上丝路沉蕴历史。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