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77161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05-28 七年级下册 0 9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统编版 部编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4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任务。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爱国文化的醇香越来越浓,我们不仅陶醉其中,也深深懂得:爱国是岳飞“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铮铮shì yán (  );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壮志;爱国是邓稼先在茫茫戈壁洒下的殷红热血;爱国是闻一多在群众大会上的kāng kǎi (  )激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正是这份厚重的爱国情怀,带领我们祖祖辈辈砥砺前行。

(1)给加点字注音。    亘古_______    殷红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 yán_______  kāng kǎi_______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拖踏    点缀    遗孀    迫不急待

B.遗憾    撵走    堡磊    目不窥圆

C.妥帖    契约    步履    心有灵犀

D.累赘    撬开    沉淀    语无轮次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晓萌给家人表演小品,看着晓萌滑稽的表演,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B.气氛紧张的辩论赛上,她引经据典,气场强大,为参赛队的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C.经过科研人员26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发射成功。

D.2021年年末,在家喻户晓的电影《长津湖》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的血性与力量。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获得成功,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和付出。

B.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心理状态。

C.学校举行了环境日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环保知识和意识。

D.针对有人不爱护公物的现象,使得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5.(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

①但一定要有一件事

②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

③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

④不见得我们能够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作为职业

⑤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时间与心力的充分理由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⑤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③④⑤②①

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袒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如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烟笼寒水月笼沙”。

B.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的北面。

C.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D.《陋室铭》中“丝竹”泛指音乐,其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7. (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翻越关塞山岭,投身战事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表达作者远离嘈杂音乐、繁忙公务的悠然自得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后,晓文同学绘制出了一张思维导图。请你根据这张思维导图填写小说情节:①___________ →勇斗鲨鱼,救采珠人→险斗章鱼,哀悼艇员→海底漫步,埋葬船员→②___________→撞沉战舰,静静忏悔。

(2)(2分)活动中,班级拟开设“读名著,树榜样,学美德”专栏,晓文同学拟推荐《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为榜样人物,请你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典型事件,帮助他写一写推荐理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分)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七年级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激请你参加。

(1)(2分)活动一:【欣赏对联】看对联,猜店名。

示例:剪锦裁云夸技巧,飞针走线入时新。(缝纫店)

①架上丹丸能济世,壶中日月可回春。(     )

②翰墨图书皆成风采,往来谈笑尽是鸿儒。(     )

(2)(2分)活动二:【学写广告词】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为《解放日报》或茶叶店拟写一则广告词。

示例:今日报,明日报,新闻要点看日报。——《湖北日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活动三:【审视招牌】在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别字”,如:眉飞舌舞(饭店广告),衣心衣意(服装店广告)。请就部分商家随意改动成语制作广告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完成10–22小题,共36分)

古诗文阅读(完成第10–14小题,共16分)

(一)古诗鉴赏

10. (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分)请选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句烟、水、月、沙四个意象用两个“笼”字和谐融合,绘成一幅朦胧的水边夜色图。

B.“夜泊秦淮近酒家”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C.结尾两句运用典故,由《玉树后庭花》引发诗人历史兴衰之感。

D.此诗情景交融,比喻恰当,寓意含蓄,语言凝炼。

(2)(2分)小语在朗读时认为末句“犹”字应做重音处理,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问题,共12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

(选自郑板桥《画竹题记》)

【注】①干霄:直冲云霄。②生:本性,天性。③囿(yòu):局限。

11.(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   (2)宜乎众矣(             )

(3)盖竹之体(             )           (4)依于石而不囿于石(             )

12.(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盖竹之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依于石而不囿于石

C.不特为竹写神                          自以为大有所益

D.同予者何人                               卿今者才略

13.(4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赏韵者鲜矣。”而莲、竹皆非“凡花”,周敦颐盛赞莲是“花之君子者”,郑板桥也称竹“似乎士君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莲、竹之韵分别体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完成15–22,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 — 18 题,共10分)     

材料一:

2023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征集初选结果,由清华大学牵头的研制方案“望舒之辇”入选,其灵感正是来自秦始皇陵铜车马。铜车马2000多年前在地球上奔跑,月球车2000多年后拟在月亮上行走,两个“穿越”2000多年的事物却因为灵感有了交集。

“铜车马给月球车提供形似和灵感,古代的科学技术真了不起!”11月3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吴永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心地表示,“这个名字真美,望舒是驾车女神,也指代月亮。”

据了解,“辇”是古代交通工具,中国使用车辆的历史可追溯至夏朝的奚仲造车,“望舒之辇”的命名不仅很好地贴合了月球车的内涵,更寄托了华夏儿女世代之梦想。月球车的整体构型方面,设计灵感来自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的关键元素。以一对大尺度车轮来突出“辇”的关键特征,以圆形穹窿华盖凸显车的华丽与尊贵,显示器支架的“缰绳”造型意寓驾驭“望舒之辇”的航天员正是载人探月的践行者,而六轮独立驱动则意喻六匹马拉动“辇”,这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给予航天员的最崇高礼遇。此外,为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哲学思想的深邃,还在大车轮毂上应用了“来氏太极图”造型。

谈到相似之处,吴永琪告诉记者,“铜车马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当时也是‘高科技’,是‘青铜之冠’,铸造、冶炼和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水平相当高。月球车的车顶华盖不仅提供了铺设太阳能电池阵的结构,解决了科学仪器设备长期供电的问题,并且在为航天员遮挡月昼强烈的阳光辐照的同时,为车上设备制造了阴影区域,从而降低了仪器设备、电池抵抗月昼约128℃高温的难度。就舒适性来说,两个‘华盖’都是为了提供舒适的享受,铜车马的二号车伞盖周边的帷幕为了‘遮风避雨’,同时也是为了安全需求遮挡视线。”

(选编自《西安晚报》2023年11月4日)

材料二:

秦始皇陵铜车马                  “望舒之辇”设计图

材料三:

中国的空间站叫“天宫”,中国的探月工程叫“嫦娥”,中国的火星车叫“祝融”中国的导航卫星系统叫“北斗”,中国的太阳探测计划叫“夸父”,中国寻找宇宙暗物质的卫星叫“悟空”,中国的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

15.(2分)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辈”是古代交通工具,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夏朝。

B.“望舒之肇”月球车的整体构型方面的设计灵感完全来自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

C.铜车马工艺水平在秦朝已是“高科技”,有“青铜之冠”的美誉。

D.“望舒之辈”载人月球车六轮独立驱动设计,意喻六匹马拉动“辇”,这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给予航天员的最崇高礼遇。

16.(2分)“铜车马给月球车提供形似和灵感”,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陵铜车马与“望舒之辇”载人月球车有哪些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望舒之辇”载人月球车顶部“华盖”的设计有哪些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中国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望舒之辇”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传递》,完成19–22小题,共10分。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19.(2分)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的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__ →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____→十分感激

20.(3分)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杨振宁的心目中,好朋友邓稼先谦虚低调,毫无私心;在萧红的眼里,鲁迅简单随和幽默风趣;在魏巍的笔下,中国志愿军坚韧刚强,是最可爱的人……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己记忆深刻的人,你眼中记忆深刻的人是谁呢?

请以“我眼中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2)不少于600字;(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正确。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1) gèn gǔ     yān hóng   (2)誓言     慷慨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殷红(yān hóng):发黑的红色。

(2)本题考查字形。

shì yán(誓言):起誓时当众说出的表明决心的话。

kāng kǎi (慷慨):志气昂扬;大方而不吝啬。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716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