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异域风情”-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0日
资源编号 77123

第七单元“异域风情”-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2024-05-28 五年级下册 0 7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汇总
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童年往事”-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二单元“古典名著”-2023-202...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七单元“异域风情”

阅读要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本单元围绕“异域风情”的主题,教材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两篇精读课文和《金字塔》一篇略读课文,展示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城市风光,描写了荷兰的牧场,介绍了古老的金字塔,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激发了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

《威尼斯的小艇》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借这个城市独有的标志——小艇,把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十足地表现出来。《牧场之国》描绘了荷兰美丽的牧场风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宁静优美的意境令人向往。课文《金字塔》编排了散文《金字塔夕照》和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两篇短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五年级上册教材已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威尼斯的小艇》引导学生逐层理解为什么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感受小艇给城市带来的情趣。《牧场之国》一课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梳理和总结了本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强调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表现景物独特魅力的好方法。“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项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试着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1.定义

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做运动状态下的描写,通过描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笼,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是对人物的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做静止状态下的描写,通过描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如“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就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

2.特点

(1)静态描写: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紧张等气氛和情调,为下文做铺垫,描写范围包括景物或人物整体的样子、位置、颜色、形状、细部的变化等。

(2)动态描写:适用于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者讲述事件,感染读者,描写范围包括活动中的人们、动物、阳光的变化、水流、风中的叶子等等。

(3)动静结合: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要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静动结合并对比,才能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容易吸引人。

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感受景物的独特魅力。

答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美,哪些地方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第二步:画出有关动态描写的句子,多读几遍,想象描写的景色。

第三步:想一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事物,表现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总结:内容+特点+情感

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静态/动态)描写方法。写出了(什么)事物(什么)时的样子。突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阅读方法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一、课外阅读。

月下春江美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着家人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由于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小块隐隐约约暗褐苍茫的晕。而这一小块的晕,映照在苍茫的河面上,随着荡起的水波呈现出圈圈美丽的倒影,竟有着雨后彩虹隐没前的轮廓。越着越像,越看越美,朦朦胧胧的不可言喻的美,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果真是的。天上一小块的光晕就让满河的水以船为界,西侧是晃晃的泛白的河水,东侧则阴阴暗暗、晦涩苍苍。

新月出来了,开始值班上岗。那如眉的新月是曾经照过白居易的九月的暮江月吗?如钩的新月之上只有一颗极亮的星,默默陪着他。不靠他太近,不离他太远,给他距离,给他支撑和美感。星和月的影子映入河中,忽而清晰,忽而恍惚,别有一番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张若虚的困顿。其实,何必问“明月何时照古人”?月圆月缺,每时每刻的月都是不同的,照耀古人的月也只是古时的月,照耀我们的也只是我们同时代的月,日新月异,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今晚,这美丽春江上的月,因为我们游玩的心情愉悦,也是愉悦的。夜幕弥散,河面开始起风,不刺骨,却也陡然觉得冷。我们的船,只得往回返。水中的月,贴近船边的月和那颗越来越亮的星碎成点点闪闪的锦鳞帛片跳跃着,一路跟随我们。夜,越来越深。近岸的柳,黑乎乎的一片了,远处的更是如雾如梦一样混沌不清。

河面的一切都沉入梦境中了,那弯新月倒是越来越明朗,还有稀稀疏疏闪烁不定的星。

1.文章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空间        B.事物的几个方面   C.时间         D.事情发展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不可言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新月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下春江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迷离朦胧的美 B.梦幻诗意的美   C.动静相宜的美   D.豪放磅礴的美

4.欣赏着月下的春江美景,作者想到了古人的诗(词)句。你还想到了哪两句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池,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富春江边·瑶琳仙境(节选)

车子过了六和塔,钱塘江波平如镜,晴光满江,微风不起,浮天潋滟,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照亮了上下四方,背后衬托着几点黛螺似的越山,显得姣丽肃穆。这一片江水在车旁一晃而过,此后就一直再没有见到钱塘江和富春江(属于钱塘江的上游)。蜿蜒的群山把她们隔住了。车子经过的地方,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向阳处,满是金色;背阴处,浓绿深黑。阳光就跳跃在这明暗相间的阴影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灵魂沐浴在这金色的阳光中,仿佛与阳光融而为一了。

这是我眼前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情景,这一幅迷人的图景是我在陆路上汽车中吸入眼底的。车子在飞驶,眼前的景象在飞快地变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放翁诗中描绘的大概也就是同这一带相似的地方的景色。区别只在于,他当时漫游,不外是步行、骑驴或者坐轿,速度都是很慢的。眼前风物的变化,节奏也慢。一片树林,一个山坡,一块草地,一方池塘,看上半天,也换不了镜头。今天我们乘的是汽车,风驰电掣,转瞬数里,眼前的景色瞬息万变。马路旁的稻田,稻田边上高视阔步的水牛,远处山麓下的白色小楼,田地里劳动的农民,小镇子里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都像风车一般,还没等看清楚,已经飞也似的向后退去,什么东西都是转眼就变。小河中白云青山的倒影,紧紧地拼命似的跟着我们的汽车跑。一转弯,小河一消失,白云青山的倒影立刻也就杳无踪影,只有倒影的残痕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此景此情,陆放翁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今人幸福胜古人,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了。

(作者季羡林,选入有删改)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__的《游山西村》,意思是                                    

7.阅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例: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

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向阳处,满是金色;背阴处,浓绿深黑。

例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方面展开描写,把景物写具体了。

车子经过的地方,山青水绿,风景如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句段,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的,并完成练习。

小河中白云青山的倒影,紧紧地拼命似的跟着我们的汽车跑。一转弯,小河一消失,白云青山的倒影立刻也就杳无踪影,只有倒影的残痕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1)概括句段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看到的景物进行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景物变化之迅速。

9.(1)短文两个自然段都是描写在车上看到的情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种写法的好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使文章看上去字数较多。

C.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描写自然。

D.将文中景物前后对比,突出后面景物之美。

三、课外阅读。

梦忆荷塘

①多少年过去了,我仍记得家乡的荷塘,那个伴我度过无数个夏夜的荷塘,那个记载着我儿时梦想的荷塘,那个满载我童年回忆的荷塘。梦中,我似乎又赤脚来到了故乡的荷塘边……

②我喜欢在微风轻拂的夏夜静静地趴在荷塘边,用手去轻轻地拨那凉凉的池水,水波顺着指尖荡漾开去。伴着清凉的池水和悠悠的微风,这夏夜的炎热也被驱散了。

③荷塘并不大,好像月光洒下的一汪清波,清幽、皎洁。荷花并不多,也并不明艳,只是那纯洁透明的白里微微透出点粉粉的羞涩,像淡妆的仙女,娴雅而又不失美丽。荷叶也不茂密,像荷花的裙子浮在清波上……

④故乡夏夜的荷塘并不总是清幽寂静的。时有微风拂过水面,泛起了点点波纹,在柔柔的月光下闪闪跃动着。我呆呆地看着、看着……突然,翠绿的荷叶上一个小东西悠然跳动了起来。定睛细看,是一只小青蛙。我小心地掬起一捧水向它泼去,它敏捷地蹦开了。我愉快地笑了,看着它在一片片荷叶上跳来蹦去,惹得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而它则“咕咚”一声钻入水底不见了,溅起小小的水花。美丽的荷塘又恢复了安静。荷叶也静了下来,只有上面的水珠映着淡淡的月光,显得分外夺目,荷花仍是那样羞怯,羞涩中露出的是那种难以言说的美,比童话还纯真,比仙境还悠远。

⑤我总爱对着荷塘幻想,幻想这幽的荷塘是精灵的家园:也许那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中都躲着可爱的小精灵;也许它们赏月时会渴望飞到月亮上找嫦娥姐姐站,也许它们正在品味着荷花散发出的清淡花香;也许它们已经在这安静的夏夜睡着了。多么希望我也是一只小小的精灵,这样就可以更亲近地接触每一片荷十、每一片花瓣,可以坐上花瓣做成的小船,漂向荷塘的角落,沉浸在这片荷塘月色中。

⑥一阵轻风柔柔地吹过,几片薄薄的云纱围住了弯月,在淡淡的荷香中,我酣然入梦……

10.短文中加点词语“难以言说”的意思是(       ),“酣然入梦”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B.藏在心底难以说出口

C.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D.像做了一场梦一般

11.请为第2 自然段描绘的图画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第3、4 自然段,填空。

(1)第3自然段运用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通过描写月光下的荷塘、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出夏夜荷塘的幽静、美丽。

(2)第4自然段画“——”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                           

13.下列对短文第5 自然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是围绕“我总爱对着荷塘幻想,幻想这幽幽的荷塘是精灵的家园”来写的。

B.作者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自己对荷塘的各种幻想。

C.作者花大量笔墨描写自己对荷塘的幻想,是为了突出作者童年时代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童年时代的纯真和美好。

14.从短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春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5.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2)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16.(1)第②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处景物,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2)下面景物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17.第③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人们的歌舞声和________、蛤蟆、________、蟋蟀等小艺术家们的声音。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更衬托了家乡夜晚的静。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和赞美。

19.试着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家乡夜晚的静态美或者动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

2.无法用言语来说清楚。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3.D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5.静态     河水的平静、蓝、非常美丽     动态     水泡的多面密,表达了作者此时欣喜、愉悦的心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异域风情”-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https://www.0516ds.com/7712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