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8日
资源编号 75124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5-03 七年级下册 0 59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山野里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我留下了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缕果香飘来了,我留下了②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我留下了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我留下了______(pái huái)与进击的脚印……

人在前面走,印在身后留。无数的脚印,是一个个生命的着力点,时间将它连______(zhuì)成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在这路上,刻记着生命的每一寸历程【甲】每一分价值,仿佛与我心有灵犀。我突然发现: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乙】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留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留在荆棘中的脚印最美……望着那深深的脚印,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中,更记起了那艰辛所赢来的胜利和这胜利激发起来的加倍的欢乐和信心,毫无愧______(zuò)。无论世间他物如何变幻,只要走好脚下的路,成功便会不期而至。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顿号【乙】句号

B.【甲】分号【乙】句号

C.【甲】顿号【乙】分号

D.【甲】顿号【乙】顿号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加点的“的”“刻记”“平坦”“和”分别是助词、动词、形容词、助词。

B.文中加横线的“蜿蜒曲折”“汗流浃背”“欢乐和信心”都是并列词组。

C.第一段文字的①②应该调换顺序,这样才符合句意的表达。

D.成语“不期而至”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二、选择题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喜欢写生活中的小人物,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鲁迅《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等,作者往往就是借这些小人物来表现文章的大主题。

B.《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木兰诗》节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民歌《乐府诗集》。

C.《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分别是陆定一和魏巍,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对中国军人英勇、顽强和乐观精神的讴歌与赞美。

D.“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何人不起故园情”中的“故园”是指家乡;“昨夜见军帖”中的“军帖”是指军中的文书。

三、句子默写

5.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表达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更不能生逢旷世明君的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望岳》中用山的南北两面光照不同来体现泰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为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对联主题:“孝亲敬老”,请对照已给上联,从备选词中选出合适的,搭配好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风尚好    国泰民安    孝亲敬老    脸上开     敬老如花     岁月新

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

下联:________________(7个字)

(2)为了更好地落实活动主题,请你再设计一个活动项目。

活动一: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宣读《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

活动二: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孝”的内涵。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收集了关于“孝”的诗句,下列不符合“孝”的主题的一项是(   )

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请你写出两个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甲】

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乙】

南乡子

[清]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注释]①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②楼兰:汉代时地处西域的楼兰国,此处泛指敌国。③吴钩:钩,兵器,形似剑而弯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7.【甲】【乙】分别选择“天山雪”和“________”等自然景象,描绘了边塞________的环境特点。

8.【甲】【乙】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对比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无丝竹之乱耳

③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④则商也日益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自以为大有所益

B.何陋之有     如入芝兰之室

C.不知其子     汝亦知射乎

D.与善人居     陈康叔公善射

(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10.仔细阅读《骆驼祥子》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女儿呢?”

“死了!”祥子呆呆的在那里立着,不晓得是自己,还是另一个人说了这两个字。

“什么?死了?”

“死了!”

“落在他妈的你手里,还有个不死?!”

祥子忽然找到了自己:“你下来!下来!你太老了,禁不住我揍;下来!”

A的手颤着走下来。“埋在了哪儿?我问你!”

“管不着!”祥子拉起车来就走。

他走出老远,回头看了看,老头子——一个大黑影似的——还在那儿站着呢。

文中的A是谁?为什么祥子碰见他这么没礼貌?联系情节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离死亡只差一步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孙侦探,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B.《红岩》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上海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故事。他们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

C.《骆驼祥子》以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平市民生活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

D.农民梁生宝和骆驼祥子一样,做了“一辈子生活的奴隶”,但梁三老汉带领互助组,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②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种品质,彰显对职守的 、做事的 、追求的 。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④认真之“道”,在于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 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道”,在于对事业的“至拙”专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甲】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道”,在于对成功的默默守望。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 【乙】 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 漫漫 40 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感。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⑦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丙】 ……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12.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忠诚  严谨  执着     B.严谨  执着  忠诚      C.执着  忠诚  严谨      D.执着  严谨  忠诚

13.根据文章内容,理清本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这个例子,放在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更好?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85年的一场电影

李义文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

⑲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⑳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21)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22)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或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23)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24)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他一会儿在银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他在看他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25)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爸,去坐着看电影吧。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26)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27)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28)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有改动)

16.阅读⑳~(28)自然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

电影放映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放映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散场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处姐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

(1)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台阶》,请与本文⑩~⑫自然段比较,简要回答这两位父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动力分别是什么?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21.写作

成长中,我们有快乐,它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铭记在心里;成长中,我们也有痛苦,它丰满着我们的羽翼,值得我们去感激。正如冰心所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请从下列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铭记快乐;  (2)感谢痛苦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徘徊;  缀;  怍    2.C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①pái huái(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②连zhuì(缀):联结。

③愧zuò(怍):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甲处:“每一寸历程”和“每一分价值”是两个并列的短语,应该先用顿号停顿;

乙处:“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与“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是两句并列关系的复句,应该用分号。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512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