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66389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4-01-02 九年级下册 0 1,87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摘选自威廉·兰格主编的《世界史编年手册》。据此,下列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A.美苏两国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

B.冷战对峙格局下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

2.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关于二战后欧洲各国边界的讨论结果,德国东部的大片领土将会划给波兰。丘吉尔对此评论道:“用德国饲料填满这只波兰鹅,恐怕它会消化不良。”这反映出(   )

A.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B.美苏阵营正争夺势力范围

C.英国试图尽量削弱德国

D.凡尔赛体系重建欧洲秩序

3.1946年丘吉尔提出“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    )

A.建立“华约”

B.实施马歇尔援助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的相继建立

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建立

5.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

A.解决意大利党争的问题

B.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C.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D.输出民主建设经验

6.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8月在莫斯科举行,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拒绝参赛,最终参赛的仅81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A.美苏对峙导致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B.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C.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

D.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

7.战争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强大,引起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不断敌视。但战争可能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及可以预见的灾难性后果,使各方不得不保持克制,但囿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它们又不会没有行动。由此可知,(   )

A.冷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B.苏联对美国强大抱有敌视态度

C.美国想发动战争保住霸主地位

D.苏联对美国率先发起冷战

8.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发明的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在苏联及多国流行起来。美国评论家警告说:“这是苏联人分散美国青少年注意力,以此颠覆政权的手段。”这反映了(    )

A.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

B.冷战思维阻碍正常交流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科技成为政治渗透手段

9.“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二战后,欧洲经济发生“跃进”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约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0.德国统一以后,试图对原东德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但有研究者评论,“当德国私有公司在斯洛伐克或波兰能找到更好的、工资更低的工人时,他们是不想落户德国东部的萨克逊州和梅克伦堡州的”。这反映出德国(    )

A.经济出现衰退

B.资本外流至发达国家

C.遭遇冷战冲击

D.被欧洲一体化所反噬

1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1951年和1970年世界工业生产产量比重结构,推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    )

A.苏联的援助

B.欧洲一体化发展

C.美国军事订货刺激

D.欧盟的建立

12.1990年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上,撒切尔夫人不顾多数内阁大臣的赞同意见,断然对1994年欧洲货币联盟计划投下唯一的反对票。这一举动没有使她再获得“铁娘子”的雅称,也注定她政坛霸主地位将一去不复返。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A.撒切尔夫人优柔寡断

B.大英帝国地位遭到削弱

C.欧洲一体化势不可挡

D.欧盟货币计划无法推行

13.如题表所示,这表明(    )

A.欧洲在合作中曲折中前行

B.英法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欧洲综合实力超过了美国

D.欧洲无法实现政治一体化

14.题表是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贸易占其全部对外贸易比重表(部分)(单位:%),据此可知(    )

A.欧共体对区域外奉行贸易保护政策

B.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C.法德加强国家干预减少了贸易逆差

D.欧共体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5.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面大事年表应纳入的主题是(   )

A.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B.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与挫折

C.欧洲从分裂对抗走向联合

D.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16.戈尔巴乔夫及其同伙上台后奉行“人道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路线,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历史,造成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的混乱,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我们能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崩溃

B.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循序渐进

C.解体的根源是执行错误的政治改革

D.戈尔巴乔夫缺乏掌控大局能力

17.下表为194—1960年苏联重工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表(部分)。这反映了苏联(    )

A.国民经济比例开始失调

B.原有经济体制根深蒂固

C.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国民经济得到均衡发展

18.“(二战)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B.二战的胜利证明了苏联模式的正确性

C.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摆脱了体制的束缚

19.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总数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独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20.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不断斗争,巴拿马最终于19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原因有(   )

A.美国身陷越南战争无暇顾及

B.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作用下降

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21.大国关系对世界格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45年9月,伦敦会晤中法国正式提出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第三,实现鲁尔国际化。此外,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法国的战争损失。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9——1993)》

材料二  1963年,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戴高乐在会晤后的两国宣言中说:“我们坚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是欧洲一切建设事业的基础。”这一年法德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历史性和解。

——摘编自[法]罗歇·马西普《戴高乐与欧洲》

材料三  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的欧洲政策是要建立“各国的欧洲”和“欧洲人的欧洲”。“各国的欧洲”针对的是“超国家的欧洲”,戴高乐认为只有“各国的欧洲”才有可能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而“超国家的欧洲”只能依附于美国。

——摘编自王春慧《法国在欧盟建设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方案”中法国对德国的基本态度,用一战和二战中法德关系的表现说明导致这一态度的历史原因。(4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法德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建设事业”主要是指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戴高乐欧洲政策的实质。试举一例相关史实用以表明法国践行“欧洲人的欧洲”的努力。(4分)

22.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国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棠。苏联的五年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苏联的“成功”经验应该是什么?(6分)

材料二  马歇尔计划提出后,英、法、苏联等国的反应

英国:“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

法国:“毫无迟疑”地加入欧洲经济计划。随即,英法邀请苏联开会讨论马歇尔计划。

莫洛托夫(苏联外交部长)说:“应该同意这个建议,可以去试一试。”

6月24日,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说:“这一计划就是要建立西欧集团,作为实施美国政策的工具。”

7月2日,会议讨论期间,莫洛托夫(苏联外交部长)宣布退出会议。

——整理自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与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反应?(4分)

材料三  美国学者斯蒂文·科恩指出:“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党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于是,苏联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了,一句话,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苏联。”

——吴恩远《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研究综述》

(3)材料中认为戈尔巴乔夫的“一折腾”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从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4分)

23.欧洲列强对非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对非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方列强不同时期在非洲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式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列强在非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

——据刘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材料三  二战中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中就有近30万非洲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二战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0世纪50年代非洲有6个国家独立,60年代末非洲被立国家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二战后一大批独立民族国家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等。

——摘编自《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在非洲殖民活动主要方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瓜分非洲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主要因素。(2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60

1.D

【详解】根据材料“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反映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敌意,“北约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反映资本主义的武装准备,因此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D项正确;美苏两国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冷战对峙格局下新的力量已经孕育不能准确概括材料,排除B项;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638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