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道德与法治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七上全册(道德与法治)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大山里的小镇做题家,31岁就成为了北航教授博导,36岁成为我国首位载荷专家。他就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如果说读书改变不了什么,那么桂海潮今天仍在放牛,而不是奔向苍穹。这告诉我们( )
①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为幸福生活奠基
②只要学习就一定能考上我们理想的大学
③学习提升智慧,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拥有更加充实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学习也有辛苦。 下列名言体现了学习中有辛苦的是( )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要学会(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终身学习
4.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地认识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情景中认识自我的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小道经常通过写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个性特征——心理评价法
B.小德通过自己与同伴作比较来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他人评价法
C.小法通过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来分析自己的内心——他人评价法
D.小治认为,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去问问别人——他人评价法
5.来自四川成都的“00后”视障女孩吴幽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才思敏捷、淡定自若、对答如流,获得了圈粉无数。“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有没有人看我,我都要开花”她温柔有力的语调道出了自己的信念。这告诉我们( )
①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与勇气
②要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
③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就能得到认可
④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巨大潜能
②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③要相信自己是个优秀的天才
④要在实践中发掘自身的潜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飞人”。他在生活和训练中极度自律,超越年龄、伤病和体能的局限,成就了今天。这启示我们( )
①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超越自己
②人生需要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善用优势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朋友是雨中的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雪中的炭,有你无严寒;朋友是被中的棉,有你才温暖。”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主题。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交友的范围、与朋友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朋友圈的大与小,直接反映了我们的交往能力
B.朋友圈的大与小,反映了人们交往范围的差异
C.朋友圈越小,交往会越深入,因此朋友越少越好
D.朋友圈越大,交往内容越丰富,因此朋友越多越好
9.下面说法对交友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②江湖一杯酒,天下皆朋友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午餐时,小彦把带来的水果分给我一半;我做了错事,小文一边批评我,一边帮助我;我的数学测验不理想,小玲一边给我讲解,一边安慰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每个人都有个性差异,要和朋友避免一切冲突
③友谊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④呵护友谊要用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对几名初中学生的观点或行为表现的点评,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下列网络“晒”行为合理的是( )
①将有参考和学习价值的公众号分享给好友
②在朋友圈为邻居家的水果作宣传,夸大优点,掩盖缺点
③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
④强制朋友转发点赞、投票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想看新闻,打开网页就能看到;遇到难题,搜一下就有解题方法;想聊天了,找个网友就能聊……但是过分依赖网络却让我们和朋友、家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疏远了。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交往圈
②网络交往关闭了沟通的心灵之门,不利交友
③互联网信息量大,在网络世界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④网上交友有利有弊,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张桂梅坚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迄今为止已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儿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教师应该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③教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④我们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事事顺从老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语文老师在批改同学们的作文时发现,有的同学笔下的好老师是温柔善良的班主任,有的同学最喜欢严厉严谨的数学老师,有的同学特别欣赏幽默开朗的道德与法治老师。这说明( )
A.同学们见证着老师的成长与表现
B.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有统一的风格
C.老师的性格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D.学生心中好老师的形象不尽相同
16.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师说“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学生应该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B.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老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
D.学生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老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17.《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①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②双亲长辈的观点已经落后了,可以不听
③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④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2023年的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把对疫情的恐惧放下。把浓浓的亲情之爱融化成幸福团圆的味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温情
②亲情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③只有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才拥有最美好的亲情
④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以下形成代沟的原因有( )
①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
②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③与同伴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可能使亲情变得相对疏远
④我们已经长大,不再需要父母、长辈的指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年9月,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党和国家立即行动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位置,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这是因为是( )
①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②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是宝贵的、神圣的
④生命是永恒的、可以接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列行为属于敬畏生命、珍爱自身生命的是( )
A.小江经常吃路边的烧烤食品
B.小李为了值日不参加逃生演练
C.小东坚持每天早晨锻炼身体
D.小红在雷雨天选择树底下避雨
22.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许多学校都会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七年级学生小明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火灾,用得着参加这种活动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明的是( )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敬畏生命应从小事做起
B.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永远都是无能为力的
C.每个人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
D.通过参加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就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23.“感动中国”人物——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埋怨过、消沉过,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开始摆摊、开店、学影视后期制作,练就一手绝活。如今,他的工厂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挫折是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
②战胜挫折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
③挫折一定能激发生命的力量
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22年11月25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挂号信,装有108张汇款收据,总计106万元。这是“顺其自然”连续第24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截至目前,捐款累计达1469万元。“顺其自然”( )
①慷慨豁达,绽放了自己的生命之花
②创造了别人不能创造的奇迹,是真正的伟人
③积极承担了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
④坚持默默奉献,在平凡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2分。
25.杭州亚运会上,葛曼棋获得了女子100米和女子4×100米接力两块金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中国女飞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认识自己】
材料一 在采访中,葛曼棋说,“我身高虽然不高,身体条件并不算突出,但是四肢匀称,节奏感强且协调性好。”
(1)结合材料一,谈谈葛曼棋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正确认识自我的。2分
【做更好的自己】
材料二 为了这场比赛,葛曼棋延续了“哪吒”造型,在赛道上展现了自己非凡的实力和勇气。她表示,“哪吒代表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我不相信命,我更相信自己!”
(2)结合材料,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上展现自己非凡的实力和勇气?8分
【实现人生梦想】
材料三 葛曼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步步成为了亚运会的女飞人。她的故事,鼓励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能实现逆袭。
(3)纵观葛曼棋的圆梦之路,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6分
26.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开展了以“珍惜师长情谊”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加。
【发现情谊】
(1)请你为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推荐两种活动形式。2分
(2)师长情谊,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请用一句话写出下你感受到的师生情和亲情。(请各举一例)2分
【发现不同】
一组的同学开展了“我最喜欢的老师”模仿秀活动。李玲模仿了英语老师用流利的英语与同学们进行对话;王明模仿了历史老师用顺口溜的方式串讲中国古代史;李强模仿了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用古音吟诵古诗文……
(3)如果你参加这场模仿秀,你将要模仿的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参加这活动对我们与老师相处有怎样的启发?6分
【发现方法】
二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发现爱也是会发生碰撞的,他们记录了以下两个生活片段,邀请同学们一起共商解决方法。
片段一 最近,甲流肆虐。冯伟的妈妈怕他生病,天天让他喝各种“爱心汤”。因为喝得太多,冯伟一听到“来喝汤吧”这几个字就开始躲。
片段二 赵红的父亲对她要求严格,禁止她说网络流行语,因为网络流行语中有许多不文明用语。赵红对此非常不满:小伙伴都说,只有她不说,会不合群。
(4)请你为同学们支招:我们如何化解与父母之间“爱的碰撞”。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砌”出来的大国工匠
当邹彬从农村来到建筑工地时,心中很是自卑。但又想: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于是,和泥浆、搬砖头,在他眼里没有脏活累活,还总跑到师傅旁“帮忙”,实为观察学习。
2014年他在单位组织的技能赛中夺冠,两年后进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可因读书少,对几何图形等几乎无法理解。他咬紧牙关坚持,强化理论学习,每天训练15个小时,用坏了3把泥瓦刀。
2017年他终于站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领奖台,实现中国在砌筑项目奖牌零的突破。他也因此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邹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2)邹彬从一名普通的泥瓦匠到大国工匠,学习在他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3)邹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我们应该怎样去战胜挫折?6分
(4)邹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也可以是状元!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6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详解】本题考查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如果说读书改变不了什么,那么桂海潮今天仍在放牛,而不是奔向苍穹,这告诉我们:学习不仅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为幸福生活奠基,学习还能让我们能够生存,拥有更加充实的生活,故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只要学习就一定能考上我们理想的大学说法太绝对,故②说法错误;③:学习提升智慧,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说法太绝对,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习中有辛苦。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为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体现了学习中的苦,故D符合题意;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意为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故A不符合题意;B:”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意为苦读诗文可以有丰足俸禄,看书多了,这些知识将会被转化为财富,故B不符合题意;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意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故C不符合题意;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