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闭卷考试。
2.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八年级1班准备创设班级微信公众号,请你一起参与筹备工作。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 小语参与了撰写公众号简介任务,初稿完成后,邀请你协同修改。
秋天悄( )然而至,我们的班级公众号与大家见面了,创办公众号的初zhōng( )是为了让同学们开拓眼界,鉴赏美文佳作,líng( )听名家教诲,让我们去触摸那些鲜活灵动的灵魂,去品读这些经典隽永的文字。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也是为了记录青春和成长。我们会不定期的展示同学们的优秀作品,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欢迎每位同学来稿,在这里镌( )刻下你的成长印记。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悄( )然 初 zhōng( )líng( )听 镌( )刻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请帮小语完成“山水寻美”专栏的导语部分,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古诗文。
大自然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只要你用心观赏,必眼有所见,心有所得。白居易在西湖邂逅了“①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盎然春景;王绩在东皋撞见了“树树皆秋色,②______”的萧瑟秋景;李白在荆门偶遇了“③______,云生结海楼”的月下绮丽之景;崔颢则感慨于“晴川历历汉阳树,④______”的凄清之景;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则敬畏于富有风骨的“⑤______,瑟瑟谷中风。”的自然之景;跟随着陶弘景的“⑥______,猿鸟乱鸣。”与古今知音共赏山水之美,真是人生一大乐事。请你再写两句含有“山”或“水”字的古诗文:“⑦______,⑧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球队以锐不可当之势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
D. 走廊尽头传来了班主任的脚步声,正在讲话的同学立刻屏息敛声。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分为四联,一般说来“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世人合称为“三苏”,他们都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
D. 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长江,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妻子儿女,刘桢《赠从弟》中的“从弟”指堂弟。
5. 公众号决定开展一期“诚信”主题栏目,请你也来参加吧!
(1)【探诚信之义】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小文同学搜集了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请你选出不符合要求的一项( )
A. 贞信以昭,其乃得人。 B.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 商鞅立木 D. 韦编三绝
(2)【宣传倡导】请根据主持人拟定开场白,补充对联。
真诚若海滩上的贝壳,尽管埋在沙里,但每一只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辉;信任是乡间的野花尽管很不起眼,却可以传递遥远的馨香;诚信是掌船的舵手,有了它,你才可以在暴风骤雨中勇敢、自信地前进……
上联:真诚若贝壳发出耀眼光彩 下联:______
(3)【诚信之美】一位同学在活动中写下了感言,请你再仿写一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诚信是石,失去它就无法筑牢人生的根基;诚信是火,失去它就无法锻造高尚的灵魂;______,_______。
公众号推送了一组美文供大家学习欣赏,请参与完成任务。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一)古诗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山中集饮记
[清]廖燕①
岁乙卯②端阳之月,予与友人相约为野外之饮。越一日,遂呼童携酒肩榼③,择林阜轩敞处而布席焉。山与胸之垒块④赏,泉与胸之娟洁赏,草木云物与胸之文章怪奇赏,赏不期会,胸忽然开。俄而云起山溪中,乍雨,西北日光犹隐隐作灯影射人状。继而大雨,雷电交迅,众争持盖伏,予独浮白⑤不顾。忽万丈虹从碧落⑥划破天界,雨不敢敌,寂然避去。一时天宇清朗,林鸟和鸣,微风起处,觉有异香自远而近,掠襟裾而透肌骨,盖野塘中荷花香也。于是饮酒乐甚人自为欢或咏或歌陶然已醉。客曰:“此游不可无诗。”因共拟题分韵,各赋一诗,并为此记而返。
[注释]①廖燕(1644——1705),少习举业,后抛弃不为,从未入仕,漫游天下,专事著述。他既不反清,也不与其合作,仿佛孤云野鹤一般悠游于山林泉壤之间。尝游蓟镇,东极辽阳,西至大同,又游金陵、吴门、南昌等地。屡遭贫病兵聚之灾,备尝流离险厄之苦,贫食著书二十年,至老未已。②乙卯:康熙十四年(1675)。③榼(kē);古代盛酒和食物的器具。④垒块:郁积在胸中的愁闷。⑤浮白:举杯喝酒。⑥碧落:天空。
7. 解释字词及翻译句子。
(1)根据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词语 | 方法提示 | 释义 |
俄而云起山溪中(俄而) | 联系课内字词 | ①______ |
乍雨(雨) | 考虑词类活用 | ②______ |
雨不敢敌(敌) | 参考成语推断 | ③______ |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______
②赏不期会,胸忽然开。 译文______
8.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于是饮酒乐甚人自为欢或咏或歌陶然已醉
9. 作者记录的不仅是山中的景色,更是自己的心绪。小文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请帮他一起完成。
(1)仿照a、c,发挥想象,描绘山中景色,将b处补充完整。
a.群山如波涛般起伏,潺湲娟洁的清泉仿佛在轻快吟唱。树木葱茏,花草芳鲜嫩翠,白云在风中肆意地变幻着形状。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万丈的壮丽彩虹从天上升起,划破天际,雨渐渐停下来了。天空马上清净明亮,树林中的鸟互相应和叫唱着,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从远而近飘来。
(2)联系A、B两处相应的内容,揣摩作者当时的心情,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 B:______
(3)小文在揣摩A处作者心情时,觉得“众争持盖伏,予独浮白不顾”一句中的“独”字别具意蕴,于是去网上搜集并记录了一些关于古代文人“独”的材料。请结合注释①和小文的摘录,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独”的理解。
何谓“独”?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周敦颐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苏轼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亦是。
生活“独”往往是被动的,是性格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协调;生命的“独”则是主动的,是对生命的理性选择,是一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文与《答谢中书书》都写了山川之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游历山水时,作者内心情感往往会因外界不同景象的触发而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非连文本阅读(9分)
公众号推出“新闻知天下”,推送校园或社会的时事新闻,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本报杭州10月8日电 亚运聚欢潮,璀璨共此时。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闭幕式。
在过去16天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在这里团结交流、收获友谊,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累计15次打破世界纪录、37次打破亚洲纪录、170次打破亚运会纪录,共同创造了亚洲体育新的辉煌和荣光。中国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赢得了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枚金牌、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十一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榜首。
(人民日报)
【材料二】
“潮”解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人文、科技、绿色
中新社杭州9月23日电杭州第19届亚运会23日晚间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以下简称“大莲花”)正式开幕,开幕式总主题为《潮起亚细亚》,以水串联,通过《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展现国风国潮、科技之潮、自然之潮的碰撞,在人文、科技、绿色方面呈现颇具特色的亮点。
“潮”在人文
9月23日正值秋分节气,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以“秋分之境,良渚之印”启幕,迎宾表演造良渚之境,玉琮、玉鸟、神徽、古城等印记与遗址一一浮现,以古老文明的浓厚底蕴与亘古亘今的收获欣喜迎接四海宾朋。
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还藏着一场诗词大会,以表达“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理念。国风少年踏墨而舞,展现中国画的留白之美,《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跃然屏幕前。除了文人雅集的表演,现场还有宋韵主题10艘游船的戏剧表演,融入中国传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体现“风雅处处是平常”的生活美学。
“潮”在科技
开幕式表演还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杭州亚运会首次把“双3D威亚”技术应用到大型运动场空间中。所谓“双3D威亚”,就是在两位舞蹈演员身上各绑上4根威亚,在飞行过程中,4根威亚对演员沿着不同方向进行牵拉,实现演员在三维空间内任意飞行.飞旋于空中的两位演员,与地屏中的浪潮即时互动,表演时最快飞行速度接近每秒4米。从行进中的千里江山、万人合唱时的万家灯火、气势磅礴的钱塘潮涌,到绵延不绝的绿水青山……整场开幕式,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的配合,加上裸眼3D、双3D威亚、AR数字穹顶等技术,实现逼真的钱塘潮涌、全景立体影像构筑的拱宸桥,让文化之美在一幅幅具有东方美学韵味的经典画卷中,得以绽放。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还启用“数字火炬手”理念,采用AR虚拟现实特效,将上亿参与数字点火的用户汇聚成一个数字火炬手的形象,从钱塘江踏浪飞奔到“大莲花”上空,和场内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全民参与点火的方式,不仅是世界首创,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潮”在绿色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名为“潮涌”,由19根弯曲的柱子按潮涌状排列。展现力量感的火炬台,表面是镜面材料,会反射周围的光,形成波光粼粼的质感,表现出柔美的灵动、一刚一柔、相辅相成,暗喻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主火炬还采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成为全球首创。
为进一步贯彻环保理念,开幕式改“实体烟花”为“数字烟花”,运用三维动画、AR技术等数字科技和其他辅助手段,展示绚烂的“烟花”场景。主创团队还通过数字技术从仰视、俯视、侧视等角度,360度全景式展现钱塘江两岸、“大莲花”的电子烟花表演盛况。现场观众在一张大的“网幕”(185米宽、15米高)上看到渲染的烟花,加上通过采集烟花真实的动向,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中新社记者缪璐)(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我们圆满完成所有规定动作
中新社杭州9月24日电(王逸飞钱晨)“我们圆满完成了所有规定动作。”在23日晚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开幕式总导演、总制作人沙晓岚说。
他对开幕式筹备工作作回顾时介绍,“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大概有100多人,我们开了大大小小的创作会五六百场,开幕式汇报稿大概有70多稿,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崔巍就开幕式如何呈现“杭州气韵”作介绍。她表示,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所以整场开幕式对以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大运河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进行了充分展示,而开幕式将技术与艺术融合,正体现了杭州创新活力的一面。
关于先进科技的运用,开幕式执行导演孟可举例介绍,中篇首个节目《弄潮涛头立》就采用了双3D威亚应用。这是该技术首次在中国大型活动中实现。
发布会上,开幕式执行导演高燕介绍,“参与开幕式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大学生,他们像一张白纸,在与导演的‘碰撞’中,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结果。坚持很酷,他们是一群很棒的孩子。”(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10. 材料一、材料二的体裁还没确定,请你做出判断并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新闻特写 B.新闻评论 C.消息
材料一:______ 材料二:______
1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主要内容。(20字以内)。
12.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还原记者采访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导演的采访提纲。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采访提纲
时间 | 2023年9月24 |
采访对象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们 |
采访目的 | ①______ |
采访方式 | 访谈、照片拍摄 |
采访问题 | ②______
③______ |
(二)文学作品阅读。(14分)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奇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3.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事件 | 谢绝挽留,毅然回国,开始教书育人生涯 | ②______ | 求学时,曾经在4年里演算上万道题 | 虽为数学家,但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
品格 | ①______ | 治学严谨
教学有方 |
③______ | 文理兼治
兴趣广泛 |
经验小结:我们发现立传要借助典型事件,再现人物精神品格。 |
14. 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就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对传记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A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
B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
15. 阅读小贴士,概括“人物传记”的特点,并结合本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贴士: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节选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写传记》)
16. 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
四、整本书阅读(14分)
公众号推出了一期《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7. 小语同学展示了读书笔记,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红星照耀中国》,我发现书中记录了作者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B. 读《西游记》,我发现这是一部有趣的书,它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C. 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是老舍先生的一部语言力作,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北京方言。
D. 读《海底两万里》,我认为小说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18. 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
【辨人物】
“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指的是(1)______ |
【忆历史】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2)______,另一次(3)______。 |
【讲故事】
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4)______ |
19.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时代虽然不同,爱国一脉相承。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相关内容,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五、作文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徜徉在语文世界里,我们收获并思考着。学校微信公众号拟推出“人物”系列推文。
请以《你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 ①. qiǎo ②. 衷 ③. 聆 ④. juān
2. 把“让我们去触摸那些鲜活灵动的灵魂”与“去品读这些经典隽永的文字”调换位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悄(qiǎo)然 :形容寂静无声。文中指声音低沉,不声不响。
初 zhōng(衷):最初的心愿。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