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4721

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3 七年级上册 0 2,50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南京...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知识积累(22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对于我们,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载我们穿过màn长的岁月。岁月不会 _____(倒流  流淌),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敢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再可怕。

(1)请将下面的字临写在横线上。

家是一只小小船

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màn长:_____    好伴侣: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改为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倒流  流淌)

2. 学习《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文学部落之寓言伴我成长”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我创意】同学们为本次活动献计献策,王欣建议来一个“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你也提供一个活动建议吧。

(2)【寓言我解读】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水中的那一块没捞到。

(选自《伊索寓言》)

(3)【寓言我新编】假如狗保住了嘴里的这块肉呢?请以“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水里也有一只狗衔着一块肉。”开头,重新设计情节(100字左右,不含开头。)

3. 诗、文名句填空。

①遥怜故园菊,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正江南好风景,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阅读(68分)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有人说“过五溪”只是交代了王昌龄行踪,你怎么看?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处少孤,未弱冠,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见陆云,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志存义烈,忠信克己。

(选自《晋书•周处传》,有改动)

【注释】①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②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③患:担心,下文中“忠己之甚”中的“忠”与此同。“若此为患”之“患”为名词,忧患、灾祸。④郡:古代的行政区域。⑤或:有时。⑥反:同“返”,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⑩名:名声。彰:彰显、显著。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诸葛亮《诫子书》)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处入山射杀猛兽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行数十里:

②闻乡里相庆:

③恐将无及: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读【甲】文加画线句“处自知为人须恶”,说说周处作为三害之一,其“为人所恶”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5)【乙】文中诸葛亮怎样看待“学”与“志”的关系的?他的这一观点在【甲】文周处身上得到了怎样的验证?请结合【甲】文具体内容用答。

6. 阅读下面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抽了他筋,啃了他骨,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称呼大圣。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选自《西游记》)

【乙】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选自《朝花夕拾》)

(1)【乙】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

(2)【甲】文中,八戒为什么要来花果山求助行者?

(3)言为心声。阅读【甲】文画线句子。说说它表现行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4)优秀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是鲜活丰满的。小明读了上面两段文字,发现“呆子不呆”“她也值得佩服”,请你说说理由。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蟋蟀与瀑布

①茅山里有条瀑布,水流并不大,因为瀑布的走向有些特色,所以附近的施主们都很喜欢这条瀑布,闲暇的时候也会来走走。只是这条瀑布位于天明寺背面,也听不见瀑布的声响。

②但天明寺也不完全是寂静的,除了清脆的钟声四季从不会停歇,还有一种生物的声音是这周遭环境里声音的主角。它当然不是戒言,为了保持体力平时轻易不会叫的,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才会兴奋地嚷几下子。

③这种喜好发声的生物便是藏匿在乱石堆和草丛中的蟋蟀。到了季节,蟋蟀会不停鸣叫,不分白天黑夜。戒傲师弟说,戒嗔更加钦佩蟋蟀了,想想它们一刻不停地扇动翅膀应该也是挺辛苦的。

④前段时间戒嗔去了趟宝光寺,走的时候天色已晚,便在宝光寺住了一晚。宝光寺和天明寺一样,宝光寺附近也有一条瀑布,只是比起茅山里的瀑布,然后坠落在附近的小水潭中。

⑤那一夜,戒嗔睡得很不安稳,虽然瀑布距离宝光寺还有一段距离,但戒嗔还是能清晰地听到水流声。在床上煎熬的时候,戒嗔又感叹起天明寺的师兄们……

⑥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宝光寺的师兄笑着问戒嗔:“昨天晚上睡得如何?”戒嗔原本并没有打算谈论这个话题,既然师兄问了,我折腾了很久才入睡。”师兄递异起来,有点儿疑惑地说:“水流声很大吗?我们没有一点儿知觉呢!”如此大的声音宝光寺的师兄却没有知觉。

⑦戒嗔忽然想起前不久,宝光寺的师兄也曾在天明寺里住过一晚,戒嗔也曾问过他同样的问题。结果宝光寺的师兄说:“夜风中蟋蟀的鸣叫声太大”。

⑧听到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戒嗔也很诧异,因为戒嗔一直觉得蟋蟀的声音并没有大到会影响睡眠的地步。

⑨其实应该这样说,蟋蟀的嗡鸣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戒嗔没有在意过:瀑布激流声一直在响。

⑩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忽略着身边的人或事呢?我们常常会对自己身边最体贴的关心、最浓的爱视而不见,这实在是一种最令人叹息的习惯。

(选自《意林》2022第6期)

(1)联系语境,揣摩第⑤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60字以内)

(2)第⑥段中师兄与戒嗔分别对什么感到“诧异”?请根据语境概括。

(3)读了本文,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生活事实作答。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爸爸,让我抱抱您

①周末晚上,我和父亲在客厅里无言地坐着。父亲蜷缩在沙发上,像一棵被岁月风雨侵蚀后颓然失神的老树。银霜一样的白发,肆意地霸占了他的大部分头顶,在清冷的灯光下,满是纵横交错的皱纹,里面藏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哀愁。

②我默默地望着父亲,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儿时记忆里的父亲,伟岸高大、强健有力浑身透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我那时常看见他挑着两桶满满的水,一鼓作气登上屋前那坡石梯,再登上院坝,连气都不喘一下。每逢秋收季,父亲都会用一根扁担,连续挑回一担担沉重的谷粒……

③而今的父亲,终究没能逃过年老力衰的人生阶段。父亲的眼神暗淡,口里有时在嘀咕着什么,听着他有些滞重的呼吸声。我感觉父亲似乎已退化成个孩子。

④去年,母亲重病。父亲不分白天黑夜,用心陪护了母亲两三个月。那段时间,父亲仿佛苍老了许多。可是,病魔无情,母亲还是溘然长逝。在母亲的遗体旁,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像个孩子放声痛哭。

⑤母亲走后,父亲像经历了一场大劫,精神状态大不如前,我和弟弟把他从乡下接到了城里生活。因为我平时在城外上班,妻儿又远在外地,都会回城看望父亲。

⑥原以为,父亲远离了乡下老屋,住在精装的城市房屋里,便不会感到孤单寂寞了。可是,我发现父亲依然不开心。

⑦最让我们不忍的是,稍一提及母亲,父亲就会流泪。这几乎颠覆了他往昔在我心中的形象。父亲还常独自回乡下去,在空荡荡的老屋里或在母亲的墓前哭泣。我还发现,父亲将他和母亲的合影时时带在身上,随即止不住地流泪。我知道,父亲是在怀念他和母亲的那些温馨的时光。

⑧“爸,您别这样,妈也希望您能开开心心,我和弟弟不是在陪您嘛……”我试着婉言安慰父亲。“呜——”我一提及母亲,父亲就又一下子呜咽出声,呼吸急促。父亲压抑心底的伤悲,再次决堤式地爆发了。

⑨我忽然明白,我该好好拥抱一下父亲了。就像小时候我哭泣时,父亲总会拥我入怀,慢慢停住哭泣。

我缓缓侧过身,张开双臂,小心而又用力地将父亲揽入怀里。父亲将头靠在我的肩头,呼吸慢慢变得均匀,啜泣声也慢慢停歇。我怀里紧紧拥住的是父亲的暮年。

(1)文章多次写到父亲哭泣的事,请将它们概括出来。

(2)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②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画线句是动作描写。请赏析其妙处。

三、作文(60分)

9. 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从懵懂而明理,由幼稚向成熟,这一路上,这里有老师谆谆教导,以及其他人温暖相助……这里,启迪我们的智慧;一本日记;一种精神,鼓励我们的意志……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参考答案

1.(1)家是一只小小的船

(2)    ①. 漫    ②. lǚ

(3)    ①. 敢    ②. 感

(4)倒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意“家”、“只”“船”的写法和运笔走势。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淮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72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