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64706

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12-13 七年级上册 0 96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真题汇总: 句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南京...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末

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舌尖上的南通”美食文化节拉开帷幕,诚邀你来参与策划,品味美食(9分)

活动一:完善文化节《南通地理》电视宣传片脚本

1. 北纬31°,东经120°,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在这里汇入南黄海。江水liú tǎng万里,从上游带来泥沙,冲积成陆。江水也带来丰沃养分,滋润着这片rè chén的土地,让这里以鱼米之乡闻名。

这就是南通。南通地处江北,南风北韵从盐道、江水、海风中飘来,陶冶着这方水土的性情、生活乃至餐桌。江鲜、海鲜、河鲜争味,汇成了风味chún cuì、唇齿留香的江海鲜味。

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今天的南通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B(神通广大/琳琅满目)的美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通吴越同席、南北兼顾A开放的文化背景令南通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如今,通过南通饮食的包罗万象,使南通菜在中华美食中自成一派。

(南通广播电视台 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A处应该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_________。

(3)从B处括号内选出最合适的成语:_________

(4)脚本中划线句病句,请你将修改意见写出来。

活动二:参与制作文化节宣传册

2. 宣传册素材之一:_____

南北朝中期(公元500年前后):现南通市区一带逐渐形成沙洲,始称壶豆洲

五代十国时(943年前后):南通称静海,先后设东洲静海都镇、静海都镇制置院。

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为通州。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为避太后父刘通之讳,以通州当时辖境有崇明镇(今上海崇明县)(1033年),仁宗太后亡,复称通州。

清代:直隶顺天府也置有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因两州同名,为加以区别

民国初: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划体制,南通州改为南通县。

(1)请按时间顺序梳理出南通地名。

胡逗洲——_______ ——通州——_______——通州——_______——南通县

(2)请你给以上内容加上一个素材栏目名称:
3. 宣传册素材之二:南通人喜爱的名著人物。请你结合《西游记》全书回答以下问题。

(1)该选段是 _________为唐僧准备的婚宴场景,也折射出明代人民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水平。与平时你在南通吃到的食品以及今年你家的年夜饭相比,你有何感慨?

盈门下,绣缠彩结;满庭中,朱漆篾丝盘。垒钿桌上,有异样珍羞,盛稀奇素物。林檎、橄榄、莲肉、葡萄、榧、奈、榛、松、荔枝、龙眼、山栗、风菱、枣儿、柿子、胡桃、银杏、金桔、香橙,果子随山有。蔬菜更时新:豆腐、面筋、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石花菜、黄花才;扁豆角、豇豆角,熟酱调成。王瓜、瓠子,剔种冬瓜方旦名。烂煨芋头糖拌着,白煮萝卜醋浇烹。椒姜辛辣般般美,捧晃晃之金杯,满斟美酒,口里叫道:“长老哥哥妙人,请一杯交欢酒儿。”

(2)孙悟空为了美食可惹了不少事,请你选择下图中的其中一幅,结合《西游记》具体情节来说说孙悟空为之惹出的祸事。

(3)请你从孙悟空成长角度思考,在上图两次美食事件,孙悟空的性格有何变化?

4. 宜传册素材之三:南通人的品质。请补全南通人爱引用的诗文名句,诠释南通人品质。

南通人的品质 诗文名句 出处及作者
矢志报国 僵卧孤村不自哀,①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
志存高远 ②_______,_______ 《诫子书》诸葛亮(三国)
珍惜时间 ③“_______” 《春》朱自清
自信乐观 ④_______,_______。 《秋词》刘禹锡(唐)
真诚待友 我寄愁心与明月,⑤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勇往直前 ⑥_______,_______。 《潼关》谭嗣同(清)

二、阅读。

活动三:寻味南通美食铺(23分)

5. 【南通美食铺•海安河豚】千百年来,河豚美味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海安是长江河豚主产区,我国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

【甲】

江上杂咏

明•尹嘉宾

河豚雪后春还浅,刀鲚风来水已波。

携酒江边吹笛坐,那山今日出云多。

【乙】

河之鱼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竖鳍,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及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刀鲚:刀鱼。②攫:用爪子抓取。③磔(zhé):分裂。④肆忿:滥发脾气。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用“/”断两处)

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怒其柱之触己也:_______

②及飞鸢过而攫之:_______

③好游而不知止:_______

④因游而触物: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下面的句子。

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4)【甲】诗中诗人在江边活动的时节是(    )

A 初春                             B. 暮春                          C. 初冬                          D. 隆冬

(5)【甲】诗末句“那山今日出云多”中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6)【乙】文中的“河豚”本是水里之鱼,为何会被飞鸟捕获?(用原文回答)

(7)河豚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重者丧命。【甲】诗中的首句是为了赞美它的 _______;南通俗语“拼死吃河豚”是为了表现 _______的南通精神;而【乙】文中的河豚给你的启示则是 _______

6. 【南通美食铺•如东文蛤】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早在唐代文蛤就被列为贡品。如东盛产珍品文蛤,是我国最大的文蛤生产基地。

材料一:

材料二:

文蛤,因其壳上有花纹而得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海中诸蛤之利有于人者,统称蛤蜊,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

文蛤是一种卵圆形的贝壳软体动物,栖息在浅海泥沙中,以滤食水中的浮游藻类为生,呈三角扇形,壳面有如彩釉,内面为瓷白色,是贝中仙子。文蛤在海里能凭借强而有力的斧足游移,又能“跑流”,是个竞走健将。

材料三:

“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共食惟恐后,岂思来甚遐。”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赞美文蛤的诗句。

古人认为,文蛤是由鸟雀修炼而成,晋干宝《搜神记》说:“百年之雀,黄雀至秋化为蛤,至春复为黄雀。雀五百年化为蜃蛤。”唐代段成式小说《酉阳杂俎》道:“蛤蜊,能以壳为翅飞。”这些传说体现了古人对于文蛤的美好想象。

文蛤是蛤中珍品,肉体像柄大斧,洁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少量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肉质白嫩如羊脂,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如东临黄海滩涂近长江入海口,泥沙松软,水质好,是文蛤生长的“天然牧场”,所产文蛤既有淡水的嫩,鲜嫩结合造就了文蛤肉质的鲜甜。如东人习惯把文蛤叫做车螯。清代《食品佳味备览》记载:“扬州的车螯最好,天下皆无。”这里说的就是如东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

我国食用文蛤的历史相当悠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写过“炙车螯”。唐代更是将文蛤列入皇宫贡品。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剥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为汤亦可,如虾饼样煎吃,加作料亦佳。”光看宋人《梦梁录》里提到的“蛤蜊淡菜”“米脯鲜蛤”等菜名,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文蛤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做主菜,尽显本色滋味,凭借其出味、和味、正味、滋味等成人之美的“鲜气”功能,渗透到各式菜中。炝、氽、炒、爆、炖、煮……十八般厨艺皆可成就文蛤特色美味(铁板文蛤)、珍珠恋龙须(文蛤烧粉丝)、雪里藏娇(文蛤煨汤)(文蛤烙饼)等。若碰上有心之人,能做出内含十八道菜肴的“文蛤宴”。

(腾讯新闻)

(1)请你简要概括出材料一图表的主要信息。

(2)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许多事物缺乏科学认识,就想象出各种解释,你知道古人眼中的文蛤是什么幻化的呢?

(3)结合材料二、三中对文蛤的描述,选出真正的文蛤为上一组材料配图(    )

7. 【南通美食铺•海门柿子】海门市种植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柿子树的种植普及海门千家万户。海门柿子的产业化进程对振兴乡村经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柿子

①老院子中那两棵柿子树,正对着祖父母屋门和窗户之间的墙垛,是祖父的爱物。他先种下黑枣树,然后精挑细选来柿子枝嫁接而成。祖父不选有底座的磨盘柿子,那种皮太厚,也不要像鸡心般的火晶柿子,那种更适合做柿桃,他看上的是那种个头不大,圆中显方,像小包袱一样的柿子,祖父并不知道它的学名,只叫它小柿子。祖父多少次问我们:你们说什么水果最好。我们自然每次回答的都不一样,而他每次都会接着说:我说最好的是柿子,它没籽没核,皮薄肉软,不酸不涩,甜的纯正,在树上时红灯笼一样好看,摘下来又能放好多日子。正因为这珍视,所以祖父吃柿子从不剥皮。

②我五六岁时它们才开始结果,我十四岁时因为盖房就把它们砍掉了,虽然仅那么几年,但它们成为了我整个童年的背景。

③我童年的很多早晨和上午都是在这树下度过的。树影漏下的碎光在我的课本上随风闪亮,我们会随着树影的缩小不断向东挪。我们吹着泡泡糖做游戏,偶尔会有小柿子突然从旁边掉落。小柿子可不是软的,它比小梨小苹果还要硬。我们觉得小柿子可爱,经常捡起来拿着玩。有时候我会想,它这么硬怎么会变得那么软呢。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时间可以让一切软下来。

④突然有一天,风有些凉了,树叶变得吵闹,秋天便到了。我们更多时间会在屋里,但每次出入,都能看到柿子又红了一点,我们便越来越期盼着摘的日子。

⑤祖父会在农历十月初一(给死去的人送寒衣的日子)前下令摘柿子。每次都是祖父指挥,整理装箱,父亲做主力,爬梯子上树。我们自然是兴高采烈的观众。父亲发现了怪状的柿子,像小猫的,像小茶壶的,都会给我们拿着玩。每次摘下来的柿子好像都比树上长着的时候多很多,这是实在的柿子树给予我们家的爱吧。

⑥祖父会按照每年的产量进行分份,我的三个伯伯、两个姑姑、五个老姑,每家十几斤,祖父会用称称好,每份不多也不少。在烧纸聚会时分给他们。我们这屋里祖父会多给一些,母亲又会从我们那份中一瓢一瓢的送给左邻右舍和大姨二姨。祖父会留下很少,而且是有点毛病和不太好看的。

⑦在冬日的午后,祖父没事了,会在日头地儿里吃个柿子,吃的认真,吃得只剩下一个把儿。这时候祖父就又问我们:你们说最好吃的水果是什么。在我的印象中,这是祖父少有的悠闲时光。

⑧而我们却没有祖父的耐心,细吃个长远,非得在刚摘的柿子里捏出软点的吃,那味道自然也是美的,但吃完嘴会麻半天。为了让柿子快点软,我们会把它放在梨筐里,让梨把它埋起来,都说这样软快,果然,几天后外面的柿子还是老样子,梨堆里的就又红又软了。这段记忆其实伴随着熟透了的鸭梨香,现在想来是那么诱人,但对于我们这个梨村来说,梨并不招我们这些孩子稀罕。

⑨那个时候,农村冬天能买到的水果很单一,人们也没有买水果的意识,好吃又好看的柿子就成为了我们家的掌上明珠。

⑩或许是因为我们家那满树火红的柿子招眼,或许是因为吃到的人迷上了那冰凉的甜蜜,那几年,每到春天都会有人来剪柿子枝,回家嫁接。以至于后来我们村几乎家家都有柿子树了,让我总感觉是我们家引进的。其实还是它不用管理、虫害少,种在农家院又美观的优点,让我们这些百姓人家选择了它吧。我们家盖好新房后,还特意把别人家嫁接我们家的接了回来。

⑪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柿子没有像从前那样受我们欢迎了。

⑫可能因为祖父去世了,没有人不断地夸赞它了,但更大的原因,是越来越多样的水果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不分季节,不分国界。人们越来越重视吃水果,不仅看重味道,还看重营养,甚至也为了品尝新奇。去超市花一百多块钱买水果,已是常事。在各种水果面前,柿子默默无语地被冷落了。

⑬很多人家柿子的命运都变为,被摘下来后放到烂掉,然后扔掉,也有人家懒得摘了,任凭它被乌鸦啄食,任凭它一个个地掉落,和落叶一样被清理走。

⑭柿子丝毫没变,变的是我们。

⑮如今,每到送寒衣的日子,(备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的寒衣节。这一天是祭奠故人和逝去长者的日子。祭祀时,人们要把冥衣焚化给先人穿着,叫作“送寒衣”。)我都会让父亲给祖父带两个柿子。这不仅是我对祖父的怀念,更是我对远去的柿子的一种纪念方式。那冰凉的火焰,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甜蜜的记忆,给我的冬天点亮了希望的灯盏。

(文/刘厦:引自2022年7月4日“中国网”;有删改)

(1)祖父认为柿子是最好的水果。阅读全文,请你说说柿子的优点。

(2)有人认为第②小节删去并不影响文章的整体行文,请谈谈你的看法。

(3)第⑭小节作者感慨“柿子丝毫没变,变的是我们”联系上下文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你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或思考?

三、写作。

活动四:回味美食,品味生活(70分)

8. 南通美食,包容会通,酸甜苦辣咸都能融汇其中。生活也正是有了酸甜苦辣咸,也就有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请你以“_____一点,更有味”(从“酸、甜、苦、辣、咸”中选一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有真情实感

…………

参考答案

1.(1)流淌  热忱  纯粹

(2)分号(;)    (3)琳琅满目

(4)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流淌,liú tǎng,意思是液体流动。

热忱,rè chén,意思是热情。

纯粹,chún cuì,指不搀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南通市崇川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6470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