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八上复习检测)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属引(zhǔ) 绝(yǎn) 阙处(quē) 素湍绿潭(tuān)
B.沿溯(sù) 略无(lüè) 凄异(qī) 重岩叠嶂(zhàng)
C.悬泉(xuán) 飞漱(sù) 曦月(xī) 哀转久绝(zhuàn)
D.御风(yù) 襄陵(xiāng) 长啸(xiào) 隐天蔽日(bì)
2.请选出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
B.白居易,字乐天,号华阳隐居。《钱塘湖春行》是他写的七言律诗。
C.《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范爱农、藤野先生、虎妞都是其中的人物。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绿潭(急流)。
B.飞漱其间(冲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茂盛)。
D.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绝多生怪柏 猿则百叫无绝
C.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D.隐天蔽日 有时见日
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略无阙处。
译文:略微有中断的地方。
B.每至晴初霜旦。
译文:每到天刚放晴和下霜的早晨。
C.良多趣味。
译文:有很多趣味。
D.沿溯阻绝。
译文: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7.默写
(1)《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请根据本文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来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三峡“四季之景”,不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而是先写夏天景象,请简析这样安排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选文各写出了三峡山水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分析本文第四段在描写三峡秋之景时的写作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发电能力一年可以超出1000亿度。请结合本文,谈谈三峡适合建立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 (4)沉鳞竞跃____________
(5)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是( )
A.四时俱备 B.晓雾将歇
C.夕日欲颓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 翻译下面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5.情境默写。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写的?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鸟乱鸣”中“乱”字用得极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ǔ)其奇(qí)者。
C.怀民亦未寝(qǐn),相(xiāng)与步于中庭。
D.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A.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自康乐以来
C.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D.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
B.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5.默写。
(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记承天寺夜游》中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上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结合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作者描绘月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学常识填空。
《与朱元思书》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_________”。题目中的“书”是_______的意思。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猛浪若奔(bēn)
B.互相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 直视无碍(ài)
C.嘤嘤成韵(yùn) 鸢飞戾天(lì) 窥谷忘反(kuī)
D.经纶世务(lún) 好鸟相鸣(hào) 疏条交映(shū)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跟、随) 负势竞上(凭、依)
B.水皆缥碧(缥缈的碧水) 嘤嘤成韵(和谐动听)
C.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泠泠作响(形容水声清越)
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急湍甚箭(急流)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百许里 高可二黍许
B.猿则百叫无绝群响毕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任意东西 B.猛浪若奔 C.有时见日 D.互相轩邈
7.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奔流而下。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文: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8. 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学者评论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以情之所需,情之所好”来描写景物,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结尾,有人认为锦上添花,有人认为画蛇添足,你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请你举出一例并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
《孟子》,“___________”之一,属___________(体例)散文集,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妇(qiè)
C.富贵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胶鬲(gé)
D.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 )
A.三里之城(内城) B.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寡助之至(到)
4.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是( )
A.米粟非不多也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亲戚畔之 D.失道者寡助
5.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是( )
A.池非不深也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6.翻译下面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文段中的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简要概括孟子对战争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句话中的三个小句子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中心论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作者是如何论证“人和”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fú)
B.拂乱(bì)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C.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shuō)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fá)
2.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A.冠:行冠礼。 B.命:教导,训诲。
C.戒:谨慎。 D.女:同“汝”,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子未学礼乎。
C.父命之。 D.丈夫之冠也。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是( )
A.居天下之广居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
C.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
D. 往送之门/往之女家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富贵不能淫。
C.贫贱不能移。 D.威武不能屈。
6.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傅说(fù) 富贵不能淫(yín)
B.百里奚(xī) 行拂乱其所为(fó)
C.胶鬲(gé) 往之女家(rǔ)
D.管夷吾(yí) 妾妇之道也(qiè)
2.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犯过错 B.衡:权衡
C.喻:明白 D.恒:经常,常常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B.必先/苦其心志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亲戚畔之 B.曾益其所不能
C.威武不能屈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 D.富贵不能淫
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百里奚举于市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相与步于中庭
C.孙叔敖举于海 贤于材人远矣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其一犬坐于前
7.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 其真无马邪
B.舜发于畎亩之中 与民由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C. 飞漱(sù)——shù,哀转久绝(zhuàn)——zhuǎn。
故选C。
2. C
【详解】A.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故A错误。
B.陶弘景,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故B错误。
D.虎妞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故D错误。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