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文言文阅读(八下复习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7日
资源编号 63437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八下复习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2023-11-28 中考 0 1,78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八下复习检测)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这行也》《虽有嘉肴》《马说》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的经过。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乐富足的理想社会。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主张和平,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强烈愿望。

1. 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叙述________,可描写________,可介绍________。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_为主,而兼有了________。

2.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该诗人名_________,字_________,世称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_诗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     阡陌( xiān )      豁然开朗( huó )

B.垂髫( tiáo )    平旷(kuàng  )    怡然自乐( yí)

C.邑人(yì )       遂迷(suí  )      便要还家(yāo  )

D.郡下(jùn  )     问津(jīng  )     诣太守(yì )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E.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 选出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处处志之(做标志)                 屋舍俨然(房屋)

B.寻病终(不久)                     渔人甚异之(怪异)

C.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完,没有了)            便扶向路(从前的、旧时的)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屋舍俨然            豁然开朗

D.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B.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C.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作动词,贫穷。

D.处处志之       志:名词,标记。

9. 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0.请任意写出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舍船,从口入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方面】

1.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理想的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几方面描写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感情方面】

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详略十分得当,作者详写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略写了桃源外的社会状况,请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虚实结合是本文的特色,其中结尾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耐人寻味,请说说作者运用这路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评析本文层层设疑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应用方面】

9.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景色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

10.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作者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定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传达出作者郁郁不得志的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1. 《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了多篇山水游记,合称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俶尔(chù)  佁然(yǐ)  奉壹(yī)  幽邃(suì)

B.篁竹(huáng)清冽(liè) 翕忽(xī)  为屿(yǔ)

C.为坻(chí)  为嵁(kān) 寂寥(liáo)披拂(fú)

D.翠蔓(wàn)  龚古(gōng)差互(cī)  珮环(pèi)

3.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4.下面词句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B.〔水尤清洌〕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C.〔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动下坠。   D.〔可百许头〕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5.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B.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具体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的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采用了什么写法写鱼和潭水的?突出所写景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寓情于景是本文的特色,请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景物特征十分鲜明,其中语言的凝练和生动是重要的因素,请举一例,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被贬谪后排遣心中不快情绪的方法是寄情于山水。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痛苦,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种作法?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是明朝魏学洢(1596至1625)所写的记文,本文是事物说明文,使用从中

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也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1. 《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楫(jí)    黍(shǔ)    椎髻(jì)    篆章(zhuàn)

B.虞山(yú)    糁(sǎn)    罔不(wǎng)    峨冠(guàn)

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ū)    矫首(jiǎo)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_______家论著,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________编纂的。

2.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学相长

(3)虽有至道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       嘉:好    B.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C.不知其善也     善:擅长  D.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5.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

C.教然后知困                                              D.教然后知困

6. 下面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日中不至  虽有至道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学学半

C.教然后知困  公欣然曰       D.虽有佳肴  虽有至道

7.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 B.然后能自反也

C.教学相长也   D.《兑命》曰“学学半”

8.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9.请用四字句概括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关系,并谈谈你对这四字原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的重点是论述“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要从“嘉肴”讲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观点鲜明,理由充足,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其结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其作品大多反映了____________思想。

2. 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       )能           男有分(       )

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货/恶其弃于地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是谓/大同

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

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

男有分    __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  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独子其子       B.选贤与能

C.男有分,女有归   D.故外户而不闭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戚畔之

C.盗窃乱贼而不作/其中往来种作  D.是谓大同/权谓吕蒙曰

7.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故外户而不闭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不独亲其亲   B.使老有所终

C.不独子其子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9.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参考答案

1.人和事;     山川名胜;     器物建筑;     记叙;     议论、抒情

【详解】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所掌握的知识,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叙述”“描写”“介绍”“写法”来判断答案。

2.东晋;     陶渊明;     潜;     元亮;     靖节先生;     田园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文学常识特别是重点的作家作品,要准确识记,并能灵活运用。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八下复习检测)-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https://www.0516ds.com/63437.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