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音汉互写
酝酿了两个多月的初中校园生活终于开始啦! 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 眼前花团锦cù,目不暇接: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是牧童嘹亮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体现着百草园的神奇;瘫痪的史铁生在菊花开得泼泼洒洒的秋天,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海伦•凯勒面对不幸的命运,自强不息,终于在黑暗的世界里寻找到了光明……在语文的世界里,寻一方静mì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这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能够不再徘徊,不再怅惘,奋力前行。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团锦cù_____ 静mì____
2. 根据课文默写。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论语十二章》的语言简洁,道理深刻。其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句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B.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语境中,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例如“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在这里是“情绪高昂”的意思。
C. 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一句中“一群黄蝴蝶”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 “雨变得更轻,也更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伴着你入梦”,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方位名词。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做谦和有礼的中学生,在和同学交流时不能咄咄逼人。
B. 每到夜幕降临,忠义街夜市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排档、夜啤酒、麻辣烫、串串香——好不热闹。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家君”与“尊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 昨天,市教育局的领导莅临我校,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词牌名。思是思绪的意思。
D. 老舍是现代杰出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有《龙须沟》《茶馆》等。
综合性学习。(5分)
6.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一班正在开展“建好我的朋友圈”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下图分别为“朋”字和“友”字的甲骨文和宋体。“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①________”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意。所以“友”字的本义是“②________”。
(1)根据上述文字和图片内容,请将你的探究结果填在下方横线上。
①“朋”字的内涵是“_________”;
②“友”字的本义是“_________”。
(2)古往今来不乏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请你写出一句。
(3)步入新校园,同学们都在建立新的朋友圈,你认为应该怎样和朋友相处?请给出你的建议。
二、阅读与理解(38分)
7. 下列有关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偷吃太上老君金丹,然后逃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天王李靖带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但都被悟空打败。
B. 《父亲的病》,记叙儿时的我要去看庙会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病中的父亲却命令“我”背书,不会背就不能去看戏的经历。
C. 《西游记》中孙悟空因打死了六贼,被唐僧说教,一气之下撇下唐僧一走了之。随后,观音传授唐僧紧箍咒,并以此来控制孙悟空。
D.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8. 阅读《朝花夕拾》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文段一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文段二 有一天谈到这里,B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橱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橱,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
(1)文段一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篇名),文段二选自《_________》(篇名)。
(2)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3)阅读文段二,简要概括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二)古诗阅读(5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1)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晚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高公念东少宰①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②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③?”公笑而去。
达官遣役④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⑤,公亦于水中答之。
公赋诗,兀坐⑥斋中。一 无赖子与公族人相角,走诉公,且以头撞公,家人奔赴,劝之去。公徐问曰:“此为谁,所言何事?”盖公酣吟,毫不挂念,其胸次为何等物邪!
(节选自《筠廊二笔》)
【注释】①少宰:刑部侍郎。②适:恰好。③何乃尔:为何做这种事。④役(yì):差役,在官府中当差的人。⑤谢:认错,道歉。⑥兀坐:端坐。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到达) B. 公笑而去(距离)
C. 公方与群儿浴河内(正) D. 且以头撞公(用)
11. 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B. 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C. 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D. 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12. 翻译句子。
(1)役于水中跪谢,公亦于水中答之。
(2)此为谁,所言何事?
13. 概括文中刻画了高念东怎样的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①父亲病了,问他一件事,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慢了,一不小心还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年斑。我一边陪他走着,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 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 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忧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 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 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
15. 文章第⑥段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16.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文字。
1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读或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用一句“父亲病了”开门见山,领起下文,又提示了文章的核心事件。
B. 第④段连用三个问句突出了“我”无法抑制的悲伤:父亲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C. 第⑤段画线句中“像个年幼的孩子”意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父亲病很重以及他孩子般的幼稚。
D. 标题包含着“我”强烈的情感,即父亲虽然头发白了,但在“我”心中永远不会老。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18. 请以“这个秋天,真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语:秋天的美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唯美秋韵,美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乐观昂扬。而秋之美何止在自然景物。农民勤劳奋斗的身影是一种品格美。秋天不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耕耘的季节。秋季新学期开始,孩子们播撒了新的希望,这是一种梦想美。秋季,不仅景美,人美,更有让人珍惜的美好情感。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以“这个秋天,真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 niàng
2. ①. 簇 ②. 谧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也借指造酒。今用以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绚丽灿烂的景象。也形容华美的衣饰。
②静谧(jìng mì):安宁平静。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