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真题试卷汇总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进阶。这种进阶表现为( )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
②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不需要他人的引领
④生活体验日渐丰富,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古人有言:“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启示我们应( )
A.自立自强 B.树立理想信念 C.自尊自信 D.正确认识自我
3.在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这告诉我们( )
A.努力是梦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B.实现梦想,关键靠雄心壮志
C.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D.梦想是胡思乱想,毫无意义
4.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对于青年实现梦想,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年要发扬实干精神,担负起历史重任
②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青年人要艰苦奋斗
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④青年人只需创造伟大,不能够甘于平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人生犹如下棋,读书少的人会被‘吃掉’!”下列关于读书的看法,合理的是( )
A.只需要读圣贤书,无需闻天下事
B.读书对于我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C.读书过程会带给我们美妙的享受
D.在读书过程中是没有欢乐存在的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到( )
A 培养学习兴趣 B.养成良好习惯 C.重视合作学习 D.掌握科学方法
7.下列俗语体现“认识自己”的是( )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谷爱凌在钢琴、芭蕾、足球、篮球、骑马等多方面均有涉猎,兴趣广泛。通过无数次尝试和体验,她最终选择了滑雪,且表现出很强的滑雪天赋,成为史上首位单届冬奥会获得3枚奖牌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由此可见( )
A.选择滑雪就能走向成功 B.自知能够促进自我发展
C.自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D.我们只需做好自我评估
9.“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需要( )
A.重视他人评价 B.重视自我评价 C.完全欣赏自己 D.只看自身优点
10.人的潜能好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下列关于激发潜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激发潜能
②激发潜能是我们做更好的自己的唯一途径
③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有助于激发潜能
④不断激发潜能,能帮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道德与法治课“观生活微点评”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并畅所欲言。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小安: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扬长避短
B.小美:做更好的自己,要主动改正缺点
C.小琴: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D.小月:欣赏自己,没有必要向他人学习
12.王蒙在谈到他与冯骥才友情时说道:“我们是老朋友。我很多方面得到过他的支持和推动。在遇到某些困惑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享受了‘相濡以沫’的温暖!”这告诉我们( )
①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交友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
③友谊在互助中能够升华
④真正的友谊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小刚在日记中写道:“说好了做一辈子的朋友,没想到就一点小事就变得陌生了。”为了让友谊之树常青,我们需要( )
A.对待朋友要毫无保留 B.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的伤害
C.消除朋友之间的伤害 D.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14.黄叔怀家庭传承先辈“为学日益、树德务滋”的家训,先后获得了“扬州市书香家庭”“扬州市文明家庭”“江苏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诸多荣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每人的心灵港湾
③家能满足个人所有的需要
④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古语有言:“父母立,幼勿坐,父母坐,命乃坐。”这告诉我们,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孝亲敬长是( )
A.公民的道德规范 B.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公民的法定义务 D.成人才要承担的职责
16.下列对漫画《Wi-fi》理解正确的是( )
A.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是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B.家庭结构不断演化,家庭氛围越来越趋于平等民主
C.祖辈与父辈、子辈之间缺乏该有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D.家庭人口不断迁移和流动,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改变
17.江苏扬州9岁女孩张雨馨,三次抽取干细胞救被确诊为急性随系白血病的父亲,为爸爸送去了“生命种子”。她的事迹体现了( )
A.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 B.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C.律己宽人的处事准则 D.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
18.“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因”教“而进”教“因“学”而得益。对此关系概括准确的是( )
A.言传身教 B.诲人不倦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19.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下列对于教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能让所有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大学
B.教师能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享受幸福人生
C.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使人不犯错
D.教师能传承人类文明、教书育人、塑造灵魂
2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告诉我们,生命的特点是( )
A.不可逆的 B.很短暂的 C.独一无二 D.来之不易
21.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美誉的朱彦夫,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这告诉我们( )
①战胜挫折,需要具有坚强意志
②面对困境,应该寻求他人的帮助
③遇到困难,不同的人有相同反应
④身处逆境,要发掘自身生命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哲学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敬畏生命是敬畏的底线。下面属于敬畏生命的有( )
A.小华凭借自己的高大身材经常欺负小同学
B.小明对自己不喜欢的小动物总是又打又踢
C.小红心高气傲,只和成绩优秀的同学相处
D.小晨总是默默地帮助一位身有残疾的同学
23.守护生命,首先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作业太多时,通宵达旦赶作业
B.降温后,为了形象不穿棉衣
C.疫情期间外出,做好防护工作
D.吃饭时,只吃自己爱吃的菜
24.国际志愿者日,在遍布扬城街头的文明驿站,环卫工人来此倒杯热水、加热饭菜;在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一抹抹“志愿红”,增添城市的温暖底色,活出了生命的精彩。这启示我们( )
①拒绝贫乏,充盈生命 ②拒绝冷漠,关切他人
③拒绝平庸,只求伟大 ④拒绝机遇,选择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张桂梅老师曾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这启示我们,平凡的生命闪耀出伟大,需要( )
A.做好分内事 B.树立远大的理想 C.创造和贡献 D.做惊天动地的事
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6分,27题9分,28题1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空课堂”第三课开讲啦!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向同学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项目。观看后,几位同学带着疑惑询问老师,老师查阅资料帮助答疑解惑,并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一起探讨,教室里洋溢着和谐融洽进取的氛围。
(1)有人说,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如这般“亦师亦友”。你是如何理解师生关系 “亦师亦友”的?
材料二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此刻,航天员邓清明终于圆梦,结束了他二十几年的替补生涯。二十载春秋,飞天初心不变,他始终坚持刻苦训练,超越自己,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2)致敬英雄,学习楷模。邓清明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为实现梦想而行动?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界中的“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矮小且缺乏生机,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时,就会竞相生长,生机盎然。
(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请阐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 2022年11月30 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报告指出,网络安全环境持续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风险隐患,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陷阱“与时俱进”。
(2)对此,小王同学认为:网上交友百利而无一害,中学生可以随意利用网络结识新朋友。请你对小王的观点进行评析。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就“生命“为主题展开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生命的珍爱】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调整防疫政策,优化出行措施,取消大规模核酸,市内公共交通出行无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少网友表示: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直接责任人。
(1)从“爱护身体”的角度回答,后疫情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直接负责人?
【生命的韧性】近日,90后女孩昕瞳因自己“会发光”的义眼火了。九年前,她因车祸失去一只眼球,这让她想要站在聚光灯下的舞蹈梦想猛然刹车,经历一阵萎靡之后,她振作起来,开始研究义眼(人工佩戴假眼),重拾了自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义眼制作师。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生命的敬畏】今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深切缅怀死难同胞,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表达了对死难同胞深切的哀思。
(3)请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开展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学时代的相关知识。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进阶。这种进阶表现为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但作为未成年人,仍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引领,③错误;
故本题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