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押题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一、基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奔腾呼啸、zhuó①浪翻滚的黄河,过了陕西壶口后,水面宽阔了,水流缓慢了,每年裹挟②的十六亿吨泥沙也就慢慢沉淀了,变成了新增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百万年过去了,沉淀出了【甲】丰美的华北大平原,成了中华民族的摇篮和龙兴之地。这就是沉淀之功,也体现了沉淀的魅力。
人生就如同河水,既需要波涛汹涌,大浪淘沙;但也需要风平浪静,沉淀集聚。人生沉淀是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是【乙】,蓄势待发;是稳中求变,以静制动。 丙 。
(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2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文、景两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是沉淀,换来了汉武帝后来的大显身手,一展宏图
②勾践的“十年教训,十年生聚”是沉淀,换来了一朝翻身,报仇雪耻
③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也是沉淀,换来了技压群雄,笑到最后
④司马迁的潜心著述,厚积薄发是沉淀,换来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山水美景,历代文人多赞颂。美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于是我们惊喜于陶弘景笔下“夕日欲颓,(1)_____________”的欢腾;沉醉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2)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的幻境;诧异于王维《使至塞上》中“(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的壮观。可“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是我们看到崔颢在《黄鹤楼》中借“(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碧空浩渺的画面,抒发对世事茫茫的感慨;王绩在《野望》中借恬静的景色“树树皆秋色,(7)_____________”流露孤独抑郁的心情;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巧借松树“冰霜正惨凄,(8)_____________”来劝勉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学松柏之刚劲,志向之坚贞;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更是以“(9)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10)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来规劝世人,借景言志。
3.京剧艺术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每一个流派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经典的曲目。请你根据以下信息补全下列两幅对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921年8月为救赈湖南水灾梅兰芳、杨小楼演过一次义务戏,各报刊登小启,其中一则对联是:
听月下一曲①______,吹落九天②______。
分瓶中几枝③______,洒成万户④______。
这副对联中嵌有“梅、杨”二字,既点明了演出之人,又传达出了演出目的与赞赏之意。梅兰芳最擅演的是“旦”,他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人们听后感觉如同“珠玉落玉盘”。此联文辞凝练、含蓄。
A.①梅花 ②珠玉 ③杨柳 ④琼浆
B.①杨柳 ②珠玉 ③梅花 ④琼浆
C.①梅花 ②琼浆 ③杨柳 ④珠玉
D.①杨柳 ②琼浆 ③梅花 ④珠玉
4.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我区某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1)请概括出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近年来,网络消费迅猛增长,但同时网络消费存在严重诚信问题,侵权事件多发,其原因主要是与网络购物自身特点有关。商家身份隐蔽、交易平台虚拟、开网店门槛过低,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商家资质无保障、售后服务欠缺。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消费者银行卡和账号信息,引起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加大了网络支付风险。
(2)在广告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夸大产品效用,甚至用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请你以消费者的名义,写几句话规劝那些发布虚假广告的商家。(4分)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6分)
送杜审言①
[唐]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③。
可惜龙泉剑④,流落在丰城。
【注释】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盛气傲人,仕途坎坷。③屈平:屈原,战国楚人。④龙泉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
5.请根据诗歌颔联,描述此次送别的场景。(3分)
6.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你对尾联中“可惜”一词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7分)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湘水又北迳①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②,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③云:“望若阵云,非清霁④素朝⑤不见其峰。”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⑥。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注释】①迳:同“经”。②竦杰:高耸突出。③罗含:人名。④清霁:雨止雾散,天气晴朗。⑤素朝:早晨天亮的时光。⑥九向九背:向,指面向山。背,指背向山。
7.下列关于【甲】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C.《水经注》是《水经》的注释,所以全书只大略记载了800多条河流的位置、环境、水文特征等内容。
D.《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略无阙处(空隙、缺口) B.素湍绿潭(急流)
C.良多趣味(甚,很) D.属引凄异(引导)
9.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11.【甲】【乙】两文都引用了渔者之歌,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机器视觉是工业制造的“眼睛”。在国内,不少汽车生产厂家使用的机器视觉设备都来自浙江杭州滨江的“隐形冠军”企业——易思维科技。“我们的传感器,相当于给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具备视觉判断能力的‘大脑’。”易思维科技创始人郭寅说。
②汽车生产线上,许多装有“眼睛”的机械手臂正在待命,一辆刚刚结束喷漆操作的汽车驶入车间。检测、打磨、抛光……在机械臂来回伸缩摆动之间,漆身变得越加光滑亮泽——这一切都在程序的设定下自动完成。
③发现漆身缺陷,过去依赖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通过眼看手摸做出标记。如今机械臂上的漆面视觉检测传感器,可检测比头发丝更细微的缺陷,既精准又高效。(摘编自《用机器视觉助力汽车“智造”》,《人民日报》)
【材料二】
①汽车变“聪明”离不开多项技术协同发力,自动驾驶开辟智能出行赛道。
②自动驾驶涉及的技术非常多,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系统,其发展是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多项技术协同发力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瘸腿”都跑不好。
③以感知为例。感知能力提升,既依赖高性能的元器件,还离不开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近年来,激光雷达的感知距离从150米增加到500米,让自动驾驶车辆“看”得更远。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则对物体的识别更精确,让自动驾驶车辆“看”得更准。
④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主要驱动力。百度自动驾驶安全与政策负责人吴琼告诉记者,近年来,智能算法模型不断完善,特别是知识增强大模型的出现,让自动驾驶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更强。
⑤“自动驾驶兴起还与5G技术密切相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表示,更快、更稳定的传输,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等连接和信息交互成为可能,这是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重要支撑。
⑥安全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百度科研人员为无人驾驶构建了三层安全体系: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平行驾驶。”吴琼进一步解释,单车智能主要体现在无人驾驶系统的反应速度高于人类驾驶员,仅为250毫秒。监控冗余系统则好比有两个司机,如果一个司机开小差,另外一个司机能够马上补位。平行驾驶指的是5G云代驾,远程保障无人驾驶系统的安全顺畅运行。
⑦据专家介绍,根据车辆涵盖的功能范围,从L0级到L5级,由低到高,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分为人工驾驶、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6个级别。L4级及以上称为无人驾驶,L3级及以下则为智能辅助驾驶。
⑧今天,借助最新的人工智能、雷达、地理信息等技术,汽车变“聪明”了:不仅能“看”,还没有盲区;有了“智商”,懂得变道和转弯、加速和刹车。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助推L4级别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落地成为可能。
(摘编自《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密切协同,给汽车装上“大脑”迈上自动驾驶“智高点”》《人民日报》)
【材料三】
①“太方便了,这大大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小区引进的‘共享充电’系统既方便了居民,也节约了社会资源。”日前,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枫荟雅苑小区地下停车场,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投运后,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②在现场看到,从共享充电服务区顶部,一条长约60米的银白色导轨串联贯穿了该区域44个车位,一台精致的机器人在导轨上穿行,每一个车位上方都已安装好电源插座。车主只需登录微信小程序,填写停车位号码后,即可向轨道机器人发出充电指令。收到指令的机器人抓取一台空闲充电枪,移动到电动汽车后方,自动放下充电枪,车主插上充电枪就能为电动汽车充电。
③据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吕斌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充电桩一“桩”难求的烦恼日益凸显。为破解难题,苏州供电公司率先推出了全电共享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模式。该系统把充电设施从地面转向头顶,在车库顶部部署轨道,由电源插座、充电枪和移动机器人3部分组成,通过机器人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调度算法等精准控制充电枪移动到指定车位,协助车主快速充电,实现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转变,大幅提高充电桩的利用效率。(摘编自《实现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机器人助力“共享充电”》《人民日报》)
【材料四】
①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
②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的能力等。当前有大量的工具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而基于仿生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基于概率论和经济学的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当中。思维来源于大脑,而思维控制行为,行为需要意志去实现,而思维又是对所有数据采集的整理,相当于数据库,所以人工智能最后可能会演变为机器替换人类。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摘编自《人工智能百科》互联网)
12.人工智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请你从文中找出人工智能有哪些优势?(4分)
13.从“车找桩”到“桩找车”是如何实现的?它反映了人工智能的什么特点?(4分)
14.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机器视觉是工业制造的“眼睛”,它集成了人工智能机械感知的能力。
B.人工智能、雷达、地理信息等技术,让汽车变“聪明”了:不仅能“看”,还没有盲区;有了“智商”,懂得变道和转弯、加速和刹车。
C.“车找桩”破解了充电桩一“桩”难求的难题。
D.人工智能包括了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的能力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缝在补丁上的爱
槐花糕香淡如菊
黄海子
①小时候我的家在江津乡下,家的背后,是一大片长在贫瘠山石地上的槐树林。
②这槐树一到四月,就齐齐地开出雪白的成串的花来。那成片的开了花的槐林,远远望去,就像南方冬日雪后阳光下的麦地,雪掩盖不住冬麦的绿,在一片雪白里,伸出些绿意;这绿意,又晶莹了雪的白,翠白翠白的,给人一种惬意。
③因为土地贫瘠,这里的槐树并不高大,只有偶尔土壤深厚的地方,才长出一株很高的,但并不粗壮的槐树,其他的,都丛状地生长。到了四月槐花开的时候,附近的娃们都要跑到这片槐树林来玩。他们会摘了槐花,放进嘴里,槐花的馨香和淡淡的清甜,是孩子们解馋的天然滋味。整个花期,小孩们就像鸟儿,从早到晚叽叽喳喳地在槐树林里,不知疲倦。
④我母亲趁槐花开时,也会选择在一个露珠还挂在叶尖或花瓣上的清晨,去采摘一些槐花来浸在水缸里。然后把头天磨好的发酵完备的糊状米浆从瓦缸里舀出来,倒进蒸笼里。再将浸泡了的成串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摘下来,和放进蒸笼的米浆搅匀,再留一大把花朵,用刀轧细,放在碗里备用。
⑤我则在灶前添柴生火,开始蒸槐花糕。等到锅里的水沸腾,大气上了蒸笼,整个屋子便充盈着酸甜里夹杂着槐花香的气味。那个味道,从鼻子里进入身体,在肚子里打转,勾得口腔里溢满了口水,害得自己不断地吞咽,越吞咽,口水越多,仿佛人就是口水做成的,不小心,就化成了一滩液体。
⑥那香气随风,还传了开去,只一小会儿,我们家灶房里,就挤满了邻家的小孩。他们也不客气,对我母亲嚷道:“婶婶,一会儿槐花糕蒸熟了,我要吃块你们家的槐花糕哦。”
⑦我母亲笑着说:“都有都有,你们都能吃上婶婶的槐花糕。”孩子们见我母亲答应了,都极高兴。然后就围在我的旁边,看我架柴烧火蒸糕。他们在我身边,我能听到他们像我一样吞口水的声音。
⑧第一笼槐花糕蒸熟的时候,母亲迅速倒出已熟的槐花糕在洗干净的筲箕里,然后撒上先前切细备用的槐花,那槐花末随糕的温度,一下就粘在了糕上,使得糕翠翠白白的,更惹人口水。母亲数数有多少个孩子,用刀将槐花糕切成方形的块状,每个孩子给一块滚烫的槐花糕。糕分完毕,她又开始蒸第二笼。
⑨蒸熟的槐花糕要趁热吃。滚烫滚烫的时候,一口咬下去,软糯在嘴里,糕滚烫的滋味迫使口腔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唾液又使得糕在嘴里更加软滑细嫩。因为烫,舌头就不停地翻转糕。翻转中,新鲜槐花和先前蒸在糕里熟透的槐花,一个的香先充溢着口腔,一个则像细微的泉水,慢慢地浸溢出来,让滋味不断地绵长,但又不浓烈。等温度降下来,再细细地咀嚼,那酸甜适度的味感和着槐花独有的淡涩,还有细细分裂出来的花香。如果实在忍不住,你会快速地吞下,不经意,你甚至会怀疑舌头都被自己就着槐花糕一起吞进肚里了。
⑩当我和母亲把全部槐花糕蒸熟完毕,母亲照例会让我给邻居们每家都端上一大海碗槐花糕,给他们尝鲜。
⑪我是极其愿意去送槐花糕的,因为当我把槐花糕送给邻居,他们总会回馈我一些诸如花生、水果糖之类的零食,还要不断夸奖我,说我“懂事”。每每送完槐花糕,回家的路上,我就像吃了新蒸的槐花糕,满心都是欢喜和满足。
⑫我二十岁的时候,母亲离开我们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我再没吃过槐花糕。
⑬只是年年清明节,我们都会去她的坟前祭拜。我们去她墓地的时候,我都会绕道去老家背后的槐树林里,摘几束洁白的槐花放在母亲的坟头。
⑭母亲就是槐花。
⑮她虽然只是静静地在世间上短暂开放了一段时间,却一直淡淡又悠长地,在我们心中圣洁地开。
⑯我想,在另一个世界里,母亲的邻居们一定喜欢她的槐花糕。(摘自《重庆日报》2020年5月3日)
15.阅读全文,按要求将母亲蒸槐花糕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
清晨采摘槐花→①__________________→花朵轧细备用→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切槐花糕分享
16.第②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通读全文,简要分析“槐花糕香淡如菊”这个标题的妙处。(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2分)
19.本文中的母亲做的机花糕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回忆,你的母亲做的易一样食物也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写下来并简述其理由。(4分)
(五)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这座桥有十六条很粗的铁链,长有六七百尺,横过河的两岸,两头都钉在两岸的岩石之下。很厚的木板,捆在铁链上面,做成了桥的道路。当红军来到时,他们发现这些木板,一半已经被毁坏了,只剩光光的铁链子,伸到河中。在桥的北头,敌人的机关枪正对着他们,在桥头的后面,有一师的敌军。这座桥必须要占领。征求敢死队时,红军战士一个个地都站上前来,请求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选出的三十个人背上捆上了手榴弹和毛瑟枪,很快就爬到奔腾的河流上去了,双手握着铁链往前推进。第一个红军战士被击中了,掉到下面的水流中。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四川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像这样的中国战士!最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解开手榴弹,十分准确地扔到敌人的设防地。军官们完全着了慌,下令把桥上没有毁掉的桥板完全炸毁。可是这时已经太晚了,更多的红军战士已经爬到面前来了。桥板上倒了许多煤油,开始燃烧起来。这时,约二十个红军战士正用手和膝盖爬着前进,手榴弹一个又一个地向敌人的机关枪巢扔去。冲锋的红军,全力跑过去,敏捷地跳到敌人的设防地,掉转了敌人放弃的机关枪,对准敌人追击着。
20.上面这个故事,你给它取名____________(6个字以内)。该语段主要正面描写红军战士,但也有侧面描写,如“____________”。这个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3分)
21.除了上述语段的故事外,《红星照耀中国》还有哪个人物故事或哪个事件令你感动?请简述理由。(5分)
三、作文(63分,含书写3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前行,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应有的姿态。开心时,一路放歌;痛苦时,咬牙坚持;孤单时,需要携手同行。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前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请把题目“____________,谢谢你与我一路同行”补充完整,写一封信,感谢曾经与你一路同行的人。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参考答案
1.(1)浊 xié
(2)富饶 韬光养晦
(3)人生就如同河水,既需要波涛汹涌,大浪淘沙;也需要风平浪静,沉淀集聚。
(4)C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及字音辨析。①浊浪:读音为zhuó làng,浑浊的浪。②裹挟:读音为guǒ xié,意思是(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