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导读-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7日
资源编号 60544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导读-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2023-10-23 七年级上册 0 1,02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1-3单元)考点大串讲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导读

【1-3单元文学常识梳理】

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4.《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与杜甫并称“李杜”。

6. 《次北固山下》王湾代诗人。

7.《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8.《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9.《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10.《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郑振铎译,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11.《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12. 《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13.《世说新语》二则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1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5.《朝花夕拾》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有十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以及《范爱农》

16.《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17.《论语》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文化常识梳理】

1.谦称:

(1)自称:愚、鄙、卑、窃、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

(3)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4)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衲等

2.敬称:

(1)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称将军:麾下

(3)称对方或对方亲属:令、尊。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意(对方的意见);

(4)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5)对尊长者和同辈间尊贵者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3.年龄称谓(代称):

(1)垂髫(tiáo):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2)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3)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4)束发:男子十五岁。

(5)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6)而立:三十岁。

(7)不惑:四十岁。

(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9)花甲(耳顺)六十岁。

(10)古稀(从心所欲):七十岁。

(11)耄耋八九十岁。

(12)期颐一百岁。(期,期望;颐,养。)

【《朝花夕拾》知识梳理】

1.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短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书名含义:《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朝花夕拾》题目含义是: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散文。全书由《小引》《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等文章构成。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3.章节内容:

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一位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保姆长妈妈。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 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从自己在青年时代的阅读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4.《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指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8.《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专题0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导读-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点大串讲 https://www.0516ds.com/6054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