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59494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10-07 七年级上册 0 3,26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调研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8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6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是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荡涤人们的心胸,陶冶人们的情操, 。朱自清笔下,听着宛转的鸟啭,我们如沐春风;刘湛秋眼中,夏雨浇灌着大地;秋天,那淅沥的雨更使人静mì,使人怀想;冬天,江里的绿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全拿出来了……通过领略作家笔下的景物之美,使我们感受到了汉语声韵之美。

⑴(2分)给加点字注音。

宛转(     )     淅沥(     )

⑵(2分)看拼音写汉字。

静mì(     )   zhù蓄(     )

⑶(2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综合活动(16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易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展示自我风采。

3.(3分)【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激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4.(6分)【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分)【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②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一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有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6.(3分)李红刚到初中,陌生的环境让她有些胆怯,不愿意主动交友,你该如何劝说李红?

二(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2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7.(4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俄而雪骤(      )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

③即以其言应诏(      )    ④而深奇爱之(     )

8.(4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9.(2分)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10.(2分)《咏雪》与《黄琬巧对》的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一)。(10分)
母亲的爆米花

江子

①每到年末,女人们就都要忙碌起来了。

②在我家乡,再穷的人家,都要准备几件像样的年货待客。比如三两斤炒瓜子,自家种的卖给贩子后余留下来的花生,还有就是爆米花。

③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烦恼。因为只有她知道,一到年关,招待客人要钱,去长辈亲友家拜年要钱,年后我们兄弟姐妺读书要钱。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她只有早早地就催着父亲带着我去走村串巷打爆米花。

④这是一种十分艰苦的活计。我和父亲每天就像钉在了两条矮凳上。父亲负责摇机器,拉风箱,待加热到了一定温度,让机器炸响。机器里的大米就变成了松脆的体积暴涨的爆米花。我负责把柴,配合父亲“爆破”作业,死死捏紧装爆米花的麻袋,以免气流冲溢让爆米花散落。然后,我解开口袋,将爆米花装给主人。如此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到半夜才睡。

⑤那时候每一爆加工费是一毛。十多天时间下来,可以挣个一百多块。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

⑥要到大年二十九,我们才会回到家里,父亲先把那些带着黑色锅灰的毛票交给母亲,然后在自己家的厅堂,摆开架势,打自己家的爆米花。

⑦而在我和父亲出门的这些天,母亲早已把家里的一切都安顿妥当,包括其他年货的准备,孩子的新衣……晩上,母亲会把糖倒入有水的锅中。她在灶前把柴火,待糖水煮沸,父亲会将爆米花倒入爆炒,到一定火候,再铲出通过人工压实,然后用刀切成薄片,爆米花年货就做成了。

⑧那一夜,家里就都是糖分的味道:穷人的家庭里少有的幸福的味道。

⑨年终于到来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也就是最忙碌的时候到了。母亲穿着浆洗得干净的旧衣服,在家中进进出出,微笑着为前来拜年的亲友续茶水,看着客人面前茶盘里年货空了,就返回屋内补上些许——量肯定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不能太多,不然后面来客就不够了,撑不到春节过完,但也不能太少,不然就不体面。

⑩那爆米花片是茶盘里最显豁的茶点。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积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

⑪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即使过年也是。也许她穿过,那该是新婚的时候,可惜我没能见到。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她很少上桌,总是坐在灶膛前,吃每一顿剩下来的东西。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成年累月,我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母亲,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⑫可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无人的角落吃着爆米花。

⑬离大年初一过去已经有几天了。亲友们都已散去。大人们开始闲了下来。我还沉浸在寒假与春节给我带来的美好和自由之中。我忘了我是去找谁还是为了躲避谁的追赶,急匆匆地走在某个离家几栋屋的一个巷子里。无意间我看到了母亲,正在往嘴巴里送着爆米花。

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

⑮母亲看到我,脸上立即露出惊诧进而尴尬的表情。她迅速停止了咀嚼,转身急匆匆离开了巷子。

⑯母亲只比我大25岁。我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现在想起来,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从我记事以来,她就是一个很心酸的老妇模样,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选自2020年2月20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1.(2分)本文以“爆米花”为线索,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情节。

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①___→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母亲用爆米花待客→②____

12.(4公)品味语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的句子。

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

13.(4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三)现代小说阅读(二)。(12分)
老吴

①初见老吴,是在一个酷暑,窗外蝉鸣声嘶力竭。开学第一天,系主任带来一个“怪”人:反戴棒球帽、长发、身材微胖、衣裳堆叠、不修边幅。怪人脸上满是汗珠,一言不发,就在教授身旁不停擦汗。我们在底下窃窃私语:“这是保安大叔吗?干嘛来呀?”下一刻,主任交代完毕,转身去了另一个教室。保安大叔向前一步,把帽子一抛,挂在画架上,随口说:“这学期我……我就是你……你……你们班的艺术造型老师。”

②我们惊愕,我们沉默。

③老吴看起来不走寻常路,连带着教我们的方式都有些“非主流”,他根本不教我们打基础的传统素描。他的风格和他本人一样粗犷,不用画笔,用一根四方的炭精条,铺开一张半人高的大纸,画板槽上莫名其妙地摆一块丑不拉几的石头。“画吧。”他摆摆手,豪放地说,“画出意境。”我们面面相觑,只好自由发挥。

④老吴巡视过来,在一个学生身后站定,看着。突然,老吴夺过学生的画笔,信手几划拉,纸上瞬间长出一根巨大的芦苇,又潇洒地添了两笔草,刷刷两下,草又被两根歪歪斜斜的线涂掉了。“你呀。”他一边涂画一边说,“这……这么大的纸,你这么拘……拘谨干什么?”被他“夺权”的学生痛苦地闭上眼,好似在为画纸的牺牲默哀。待到睁开眼,却惊了,寥寥数笔,线条作画,山石嶙峋,云雾缭绕。

⑤“那是什么?”老吴指指他画板槽里一直放着的丑石头。在满教室的寂静中,老吴得意地说,“那不是石头,那就是山呀。”

⑥以石头画山,以草叶画树,抽取肌理,以具象画抽象。这招,绝了。

⑦某天,老吴现身课堂,只见他左手捏一只龟壳,右手抓一副鱼骨,胳膊肘里还夹着一只彩翎子玩偶公鸡。全班哗然。老吴不为所动,把东西往桌上一放:“画……画这些。”

⑧那时我们已经尊他爱他,他能毫不留情地指出你画蛇添足的几笔,让你立即擦掉;他知道把山往左挪一挪,就能好看一大截;他上来伸出手就在你的画上乱抹……抹完之后,仔细一看,妙不可言。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为他的风格影响,我们还把这种影响戏称为“思想吴化”,最后,在我们的起哄和簇拥下,老吴将炭精条掰成两半,在一个学生的画板上信手就涂,画至酣处,双手并用,用尖头勾,用钝头涂,用染的黑漆漆的手掌在画面上一揉一抹,一只巨大的鲸鱼骨架横梗在画面中,嶙峋,孤独,触目惊心

⑨全班学生围观,鸦雀无声。老吴画得酣畅淋漓,浑然不觉天蓝色衬衣已经汗水浸透。

⑩相处久了,我们就大胆质疑:“老吴,你为什么不教我们素描?那是打基础的呀,你是不是不会素描?”那时老吴在画板间“巡视”,他一言不发。

⑪课后,他在群里发了几张图。珠宝箱奁,钗环翠玉,美人美景……全是素描——是我们见过的最为精细、最为工笔、最为高超的素描。它只用黑白灰涂抹,便能描绘出绸缎的丝滑、翡翠的脆硬、珍珠的润光……甚至能噢到旧箱子锁上的锈味。“老师,这是您画的吗?”群里马上就炸开了锅。无怪乎大家惊讶,这些画和老吴那粗犷的风格也相差太多了。过了许久,老吴才打字道:“这是我早年的作品。”过了一会儿,又说:“你们现在不懂。炭精条画的那些,比这个更高。”

⑫“你们想……想学素描,外面补习班谁……谁都可以教。我……我想教你们点不……不一样的。”说这句话的时候,老吴坐在画室的小马扎上,依然是戴一顶棒球帽,长发乱翘,不修边幅。

⑬有幸与老吴相识。过了好多年,我在上海的艺术展、在国外的艺术节里的无数画作的欣赏中,才慢慢领略老吴的高深之处,才理解老吴当年的良苦用心,不由得感激且动容。我心甘情愿此一生都“思想吴化”。

⑭老吴给我们留下了一缕艺术的光,我们这些学生,就像是一艘艘小船,过了某条寂静的港湾,有一道月光恰巧投下来,不动声色的给小船上了漂亮的釉色。小船慢慢漂走了,月色还留在船上,而且在每个夜晚都闪闪发光呢。(选自《青年博览》2022年第5期,有删改)

14.(4分)通读全文,完成下表。

与老吴有关的事迹 “我们”对老吴的情感
初见老吴  保安模样      
     惊讶  佩服
课堂围观 信手而涂 尊他  爱他
     震惊  叹服
多年以后  回忆老吴     

15.(4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16.(4分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段画线的“小船慢慢漂走了,月色还留在船上,而且在每个夜晚都闪闪发光呢”一句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8分)
17.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语段二】我所收得的最初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语段三】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⑴(2分)以上语段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语段一和语段三中所提到的两本书分别是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语段二中,作者在读完那本书后,“发生反感”的故事有哪些?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2分)语段三中,作者读完这本书,有了新思想,于是便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请描述一下鲁迅后来的求学经历。

(4)(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电报?”这是《范爱农》中范爱农说的话。

B.鲁迅对寿镜吾和藤野先生两位老师都有较高的评价,前者严谨认真、公正平等、毫无民族偏见;后者质朴、博学、方正。

C.《荷花淀》和《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最负盛名的“姊妹篇”,这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没有正面表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力写出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的心情,但是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三(50分)

18.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一直在寻找和感悟真善美,春花夏蝉秋月冬雪是美,亲情的关爱和呵护是美,友情的陪伴和问候是美,只要我们用心发现,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美无处不在。

请以《我心中的美》为题来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

参考答案

1.⑴  wǎn     lì    ⑵     谧     贮    ⑶删除“通过”或“使”

【解析】⑴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宛转: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宛,是多音字,意为“曲折”“委婉”“好像”时读wǎn。

淅沥:形容轻微的风雨声和落叶声。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读lì。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949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