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58599

扬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09-22 八年级上册 0 3,3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扬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

小心翼翼走了一段蜿 yán   的山路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A】历历在目的是,我听到了【B】汩汩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脚边。

远tiào   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一条【C】轻歌曼舞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 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静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 fěi   翠色的,里边绿色的纹路像是叶脉。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 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D】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久栖   的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

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节选自从维熙《秋山寻野》有删改

(1)如果你把以上这段文字分享给同学,请注意以下易错字形和拼音。

①蜿yán _______②远tiào _______③fěi _______翠④久栖 ________。

(2)以上这段文字在摘录时误用了一个词语,使文意不明,你觉得最有可能是(     )

A.历历在目 B.汩汩流水 C.轻歌曼舞 D.坠落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的活动空间。

B.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源于其自身的“中国元素”密不可分。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是否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D.随着第七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再次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3.下列事件不属于《红岩》中的事件的一项是(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C.“温酒斩华雄”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4.《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

A.刘思洋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

三、名著阅读

5.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甲】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乙】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对兄弟们,说话非常朴实。

文中的甲是___________,文中的乙是____________(写人名)。

6.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剧情也很精彩,编剧在编辑各集简介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对下面集数进行合理的排序。

①红军过草地,征途千辛万苦

②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坚定抗日

③红军剧社成立,革命思想大传播

④大渡河战役,战士以死相拼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四、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信”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信”卡片】小毕负责制作诚信人物故事卡片,为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你帮她补全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诚信人物故事卡片

人物 出处 成语故事 主题 点评
曾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立身之信 言必信,

行必果

商鞅 《史记·商鞅列传》 _____。 家国之信

(2)【“信”讲堂】国庆前夕,八(3)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活动,活动主题是“诚信·做人”。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诚信缺失 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我们中学中有哪些失信行为”等热点问题。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的新闻。(30字左右)

五、情景默写

8.默写

(1)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六、对比阅读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书上元夜游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 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丙】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注释】①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苏轼被贬惠州就任途中路过此地。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步于中庭  未复有能其奇者

B.夜无月  水澹澹

C.中掩关熟睡  其人然大喜

D.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微颔之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民 夷 杂 揉 屠 沽 纷 然 归 舍 已 三 鼓 矣

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12.丙诗颔联“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仅揭示了野人居的清幽环境,也表现了诗人自身的高洁。

13.三则诗文都是苏轼被贬时所作,都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请结合三则诗文加以具体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回忆我的母亲》选段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     (强壮、强健、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勉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     (贵重、宝贵、珍贵)的财产。

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     ( 平凡、普通、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⑩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4.依据课文,在括号里选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15.结合选文,概述母亲对我产生的影响。

16.结合加点字,赏析选文第一段划线句。

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17.“母亲是一个     ( 平凡、普通、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18.“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里“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①她静静地站在10米高台上,耳朵里没有任何嘈杂的声响,全场肃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大家都在等这个前三跳令人赞不绝口的选手的这一次的表现。

②这是全红婵的第四跳,也是唯一一个倒立动作。她将手紧贴在台面上,双腿打直,双手渐渐向腿靠近,撑在双脚之间,两条腿轻轻地抬起,在空中并拢,完成了倒立,不掀起一丝波澜。

③突然,她猛地抬头,双腿弯曲,手掌撑了一下,离开了跳台,动作干脆得仿佛在空中停顿了一秒,定格成了一幅画。她先是空中转体三周,自如得活像一只在水里自在的游鱼,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灵巧活泼却不失一个“梦之队”队员的稳重。整套动作安排合理,倒立后跳更是展现出了全红婵纤细的身材。虽是一个3.2的难度系数,但整个在空中的动作的完成度和连贯性是其他选手比不上的。

④还没等大家从她完美的动作中反应过来,全红婵像一根针笔直地掉进水里一般,在一串串小到不用在意的白色泡沫中消失在了水中,没有落水的声音,只有气泡从水底轻轻冒上来然后破裂的声音,水花在她的感染下,也全然消失不见。

⑤此时,全场的气氛拉到了高潮,会场中的音乐声被观众和教练们无限的称赞声压下去了,大家都被这个14岁的小女孩震撼得哑口无言。观众席上的中国助威团一个个都抖动着手中的红旗,呐喊声远比之前任何对一个参赛队员的都要洪亮。

⑥10分,10分,10分!全场满分的成绩让第四跳的全红婵已经以断层式的成绩锁定了这枚金牌,她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以三跳满分,总分466.0的优异成绩,碾压其他选手,夺得了这枚金牌。

⑦她震惊世界的精彩表现和独门秘籍“水花消失术”使所有人都记住了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个14岁的中国姑娘——全红婵。

19.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20.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全场的反应?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表格。

【中国日报网】北京时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全红婵夺金,另一位中国选手陈芋汐摘银!

在决赛中,全红婵的第二和第四跳发挥出色,所有裁判都给出了10分满分的好成绩,第五跳有效分也拿到了满分!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33枚金牌,也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第9次包揽冠亚军!

祝贺全红婵、陈芋汐! 祝贺跳水“梦之队”!(编辑:徐子茗 李海鹏 实习生:李承霖)

篇目/项目 体裁 新闻要素及事件呈现方式 写作意图
文段二 (1) 选取全红蝉最精彩的第四跳进行特写 (2)
链接材料 (3) (4) 让读者迅速了解全红蝉夺冠这件事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1848年1月24日,改变了苏特尔一生的命运;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天,自然有不同的云彩;这一天,人有决定性的际遇;这一天,历史和国家,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意义。

请以《不一样的这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校名、人名。

…………

参考答案

1.(1) 蜒     眺     翡     qī

(2)A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蜿蜒:蛇类向前爬行的曲折样子。(山脉、河流、道路等)弯曲。蜒,读作yán;

(2)远眺:往远处看。眺,读作tiào;

(3)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可做贵重装饰品和工艺品。翡,读作fěi;

(4)栖:读音qī,鸟在树枝或巢中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扬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599.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