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58323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09-18 七年级上册 0 1,51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6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8小题每空1分,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嗅到(xiù)       倾侧(qūn)    揣测(chuǎi)    参差不齐(cān)

B.绽开(zàn)       结束(sù)     薄雪(bó)           絮絮叨叨(suì)

C.雪骤(zhòu)    温馨(xīn)    凋谢(diāo)       悄然无声(qiāo)

D.菡萏(dàn)      荫庇(yīn)    和睦(mù)        果实累累(lěi)

2.下面各组中词语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蓬勃         拆散         分岐          翻来复去

B.必竟         敏感         胳博          水波粼粼

C.阴蔽         仿膳         设若          不知所错

D.花瓣         牛篷         绿因          暴怒无长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大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B.小刚同学是浓溪小学赫赫有名的“小画家”,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我爱我的家乡” 绘画比赛中勇夺冠军,真是喜出望外。

C.学校组织的辩论会上,金兰同学辩论时咄咄逼人、妙语连珠,同学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

D.登上“将军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多次选用。

B.母爱是冰心作品中的三大主题之一,对母亲,冰心曾经说过,“我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之一。

D.玉洁同学出生在书香世家,老舍的作品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5.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叶·母亲》这篇散文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母爱的依恋和赞美,文中写了莲花、荷叶的目的是为赞美母亲而设置生动、感人的情景。

B.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诗中的金色花是印度的圣物,诗歌以神圣而美丽的“金色花”喻儿童,以此为题,点明写作意象和内容,借以赞美母子之爱。

C.《雨的四季》这篇散文写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四季之雨,融情于景,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四季之雨。

D.《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该书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6.下列句子中有关谦辞敬辞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到好朋友小龙,小林说:“多年不见家严大人,甚为牵挂,请代我向他问好,过两天我一定登门去拜望他老人家。”

B.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小丽激动地说:“久仰您的大名,我一定要以您为榜样,勤学苦练,力争早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刘云想去好朋友小米家玩,于是对小米说:“星期六你能够邀请我去你寒舍玩吗?”

D.王海见大哥欲言又止,连忙笑着对大哥说道:“大哥,别客气,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是兄弟,愚兄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7.对下列语段的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④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⑤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④②③            D.③①⑤④②

8.课文内容识记填空。(6分)

(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分)

9.下面是初三(1)班第一组的小组讨论,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讨论背景】

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初三(1)班第一组就此展开讨论,小组长孙志远担任主持人,沈弘毅、李择善、张思齐三位组员参与讨论。

【备用材料】

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

标准 人品 凭感觉 外貌 才华 知识 其他
人数比例 30.8% 21.4% 19.1% 17.0% 8.9% 2.8%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讨论规则】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但不宜先入为主地谈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习惯或爱好

【讨论记录】

主持人(孙志远)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张思齐     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因而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沈弘毅     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需要经过现实中的相知相惜。

李择善     思齐、弘毅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给人以帮助和支持,使人向善向上。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

张思齐     刚才李择善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启发。确实,新闻里不时会有网上交友被骗的惨痛案例,我们中学生尤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我们也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网上交友我们要持审慎的态度,否则很可能遭遇交往陷阱。

主持人(孙志远)     刚才大家针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达成了共识:网上交流直接快捷,但作为虚拟的世界,网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从讨论中,我们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

(1)根据【讨论记录】,完成表格。(3分)

发言人(次) 观点 依据
张思齐 第一次 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袒露心声
第二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报道及课堂学习的体会
沈弘毅 网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择善 网络交友要慎重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志远的开场白和沈弘毅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备用材料】为理由,发表对“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一问题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鉴赏(共43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0.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绳子那头》,回答问题。(14分)

绳子那头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选文有改动)

15.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①_________描写,突出了天气②_________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2分)

17.阅读第⑦—⑨段,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父亲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亲的询问时,为什么还带着笑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2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加点的词。(4分)

①俄而雪骤    (______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    (_________ 

④下车引之    (_________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场景。

B.“撒盐”一句较“柳絮”一句更有艺术美感,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对大雪的喜爱。

(4)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鄙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怎么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鉴赏(3分)

21.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3分)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50分)

21.请你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文题一: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为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②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2)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诗歌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骑手对骏马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森林对阳光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8小题每空1分,6分。)

1.C

【解析】A.“倾侧”的“倾”应读为“qīng”,“参差不齐”的“参”应读为“cēn”,两处错误;B.“绽开”的“绽”应读为“zhàn”,“结束”的“束”应读为“shù”,“薄雪”的“薄”应读为“báo”,“絮絮叨叨“絮”应读为“xù”,三处错误;C.“悄然无声”的“悄”应读为“qiǎo”,一处错误; D.“荫庇”的“荫”应读为“yìn”,“果实累累”的“累”应读为“léi”,共有2处错误;故选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832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