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55081

泰州市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3-07-31 七年级下册 0 2,07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无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无锡市宜兴市2...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

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旅行,可以增长知识,可以拓展思维,可以愉悦身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为了抵达目的地,也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收获种种感悟。

旅行攻略一:品尝特色美食(10分)

中国人喜欢美食,食物滋养了身体,疗愈了心灵,让生活恣意而浪漫。

近期,火爆全网的“淄博烧烤”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山东淄博。镜头下、文字间,淄博烧烤独有的视觉特点和烟火气给人一种①的心理冲击,烧烤不再单纯是烧烤,更是一种热烈情绪的表达。让我们一起“烤出新生活,品出好滋味【甲】或许出不了远门,那也不要yíhàn,选一个微风不zào的清晨,踱步凤城河畔【乙】享用泰州早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泰州早茶 早来泰州”2023年中国泰州早茶文化节在市区三水湾举行。泰州早茶文化节开幕之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带领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们,为泰州市民带来一场②的曲艺盛宴。既zhāng显了泰州市民的尘世幸福,又持续放大了泰州早茶的品牌影响力。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填入【甲】和【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甲】!”    【乙】,

3. 填入①②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热烈  精彩绝伦                                                 B. 热烈  美轮美奂

C. 强烈  精彩绝伦                                                 D. 强烈  美轮美奂

4. 下面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画线的词“热烈情绪”“微风不zào”“持续放大”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

B. “既zhāng显了泰州市民的尘世幸福,又持续放大了泰州早茶的品牌影响力”这句话没有语病。

C. 加点词“烧烤”“更”“著名”分别是名词、副词、形容词。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旅行攻略之二:游览自然山水(19分)

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只要置身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5.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一年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有山水相伴,必将妙不可言。春天,我们会跟随韩愈感知①“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夏天我们和周敦颐共赏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冬天,我们追随花木兰在③“_________,寒光照铁衣”的天寒地冻中坚守。如果再有大诗人做向导,浏览自然风光定有不一样的感受。杜牧会带领我们领略夜晚秦淮河的④“_________, _________ ”朦胧凄迷;陆游会带领我们饱览山西村⑤“_________,_________”桃红柳绿的田园风光。同是登高望远,杜甫会以⑥“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王安石则会以⑦“________,_________”鼓励我们勇往直前。

6. 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学校“火鸟”文学社开展了“与水相伴,寻见古城泰兴的颜值和内涵——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重建的腾蛟阁,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小语同学在新建腾蛟阁二楼的内壁上读到了两首七律,赞高阁胜景,希望泰兴的贤明之士兴办官学,培养更多的人才。老师满怀豪情地吟诵了一幅对联,小语只来得及记录了词语,请你帮他整理好这幅对联。

腾蛟  蔚栋梁    绽李  起凤  开桃  播文运

上联:腾蛟______________  下联:绽李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小语同学写了一篇游记作文,想要投到《火鸟》期刊,你觉得投到哪个栏目比较适合?并说明理由。

A.经典有约    B. 芸芸众生    C.自然风光

(3)文字的拆解组合、碰撞能产生新的奇妙反应。请你从“仙”“梦”“明”中任选一个字,参照示例,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愁”是心上秋,心情就像萧瑟的秋景一样凄凉,有诗文为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旅行攻略三:寄情人文风物(42分)

每一处人文景观,每一种自然风物,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我们一起从外至内去欣赏大自然打造的美学本源。

(一) (10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惜牡丹二首

白居易

其一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其二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随散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7. “晚来惟有两枝残”中的“惟”能否换成“似”?为什么?

8. 第二首诗写牡丹在风雨中飘零,第一首诗中有一句也想象到类似的情景,请你找出这一句诗。

9. 如果用波浪线“       ”或直线“       ”表示诗人的心理轨迹,你认为哪一条线更适合第一首诗?为什么?

(二) (17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油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裛(yì):同“浥”,沾湿。②淳漆:纯漆。③幄幕:帐篷。

10. 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①持就火炀之(《活板》)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____
②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参考成语法:鲜为人知 ____
③但烟甚浓 联系课内法:“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____
④墨人衣 词性发生变化 ____

11. 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13.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石油制墨比松木制墨有哪些优越性。

14. 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观察:土人以雉尾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

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

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

使用: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15分)

15. 下列对名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展开想象,完成了一部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B.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鹦鹉螺号”途径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南极,回到北冰洋,最后离奇消失在大漩涡中的故事。这次“海底历险记”的讲述者是博物学家孔塞伊。

C. “一头长而厚的乌发,大而敏锐的眼睛,高鼻梁,凸颧骨,一张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这是《红星照耀中国》里对朱德的外貌描写。

D. 《昆虫记》中,作者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他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6.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文段一】

(   )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A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   )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B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把自己的身体的前半部分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文段二】

红军在瑞金召集了一个军事会议,决定退却,并迁移主要的红军主力到一个新的根据地去。为了这种大的出征,一切计划是非常完备而有效的。在红军先遣队伍里有指挥员刘伯承,他接受和彝族人民商谈友谊联合的使命,这交涉使红军很快、很安全而又非常快地过了境。先遣部队的五个大队每队里自告奋勇选出十六人,坐着第一只船渡河去带回那另外的船只,同时在南岸上,红军就山边安上机关枪,越过了河放射出一道保护的火线,火力集中在敌人暴露出来的阵地。

【文段三】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文段四】

C四川人,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中国战士!这些人,当兵不是只为了一碗饭,而是一些为争取胜利而愿意自杀的青年!D他们是人类?是疯子?或是神仙呢?——迷信的四川人这样惊叹着。

(1)文段一选自_____(填人名)写的《昆虫记》,(     )是指_____(填昆虫名称)

(2)有同学对红军渡过大渡河过程不太熟悉,请你根据【文段三】把有关情节补充完整。

红军转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歃血为盟——红军奇袭安顺场——______—全军渡过大渡河

(3)请联系文段二、三具体分析“人心齐,泰山移”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分类 材料 品析词句 探究增强作品文学性的方法
《昆虫记》

(科普作品)

文段一划线句 (AB任选一句):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

文段四划线句 (CD任选一句):

________

旅行攻略四:打卡红色景点(19分)

让我们来一次荡涤灵魂的红色之旅,在旅游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四)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长在心中的大树

谭仲池

①我曾读过作家贺捷生大姐写的一篇散文《去看一棵大树》。她在文章中满怀深情地说:“父亲,你还记得吗?当你站在这棵大树下的时候,我也快要来到这世界。你看,我和你们与这片深沉又肥沃的土地,这棵死而复生的树,彼此命运相连,已经难舍难分了……”这棵大树在贺大姐心中的重要位置,于字里行间看得真真切切,让人感触至深。

②2022年11月的一天,我去张家界采访。突然想起那棵心仪的大树,便萌发去看这棵大树的念头。当天下午,我们便驱车去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看这棵贺大姐笔下的大树。

③溪口镇樟树村位于澧水河岸。河岸长年生长着一排排枝叶茂盛的樟树。樟树的苍绿流进河里,河水变得柔软深幽,在微风吹拂下,荡漾着绿融融的光波。耸立在河岸的这棵古樟树,树龄已超过1200年。

④我怀着深深的眷恋和虔诚,跑向这棵大树。

⑤我跑进了遥远的古老溪口的萧瑟秋风和吊脚楼的如水月光里:我跑进了风雨如磐、潮起潮落的壮阔和苍凉里:我跑进了血火升腾、马蹄声碎、曙光初照的黎明里:我跑进了东风万里、春潮澎湃、歌声飞扬的艳阳里;我跑进了崭新时代、追梦圆梦的花海里。

⑥我绕着这棵如巨人伟岸、如山峰巍峨的大树转圈。我的身体贴向大树,我在用心用情拥抱心中的这棵大树。我终于静下心来,在离树100米外的山丘坐下来,打开画夹。

⑦这时,在我的身边,悄悄地围来了不少老乡。他们默默地看着我为这棵大树画像。画它经受的那些风霜雨雪、酷暑流火、雷鸣电闪赐予的沉重、悲苦、坚韧、挺立与壮烈;画它那一枝一叶的遒劲繁茂,躯干枯皮和根须的皲裂、伤痕和复活。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呵!我仿佛觉得它就是一条河、一座山、一杆旗、一部书!

⑧在我潜心画画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乡主动告诉我,2000年夏天,一次雷击点燃了古樟树枝,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乡亲们跑来,不顾危险,全力扑火,才阻止了火势。可是大树还是烧焦了一半。未曾想到,两年后,这棵古樟奇迹般复活,变成现在一半枯萎一半青翠的样子。听着老乡的诉说,我心里有酸楚,更有欣慰。眼前这棵树,告诉我们伟力和坚强的根源,也让我洞悉了天地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奇美。

⑨我特别珍惜并记住了樟树村村民的纯洁情怀。是他们捡来石头,围了栅栏,给大树裹上红布,让前来瞻仰、看望大树的客人,感知这棵大树的千年沧桑与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

⑩画着画着,我仿佛置身于贺龙手持两把菜刀,带领乡亲们闹革命的现场,也高举梭镖大刀,挤进队伍中去。我更清晰地看见贺龙、萧克等红军将士就在这棵大树下谈论天下大事。这时,有号角声声传来,有红旗引路,有步伐整齐的队伍走过身边,有如惊雷滚动,飓风掀起。我放下画笔,凝神细看、倾听,感到有一股浩然之气,直冲云霄。我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向树的四周凝望。我看见在离大树几百米处。那座典型的土家吊脚楼建筑,就像是一座钢浇铁铸的战斗堡垒站立在澧水河畔。我知道这座经历了100多年风雨洗礼、有近千平方米的老屋,就是当年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1934年,贺龙、萧克率领红二、红六军团,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地方革命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当时人口很少的溪口镇,一次就有700多人加入革命队伍。

⑪想到这一切,我笔下勾画出的大树的根和干、枝和叶,自然就融入了大树的意志和信念;我用钢笔精心为大树描绘,描绘它胸中的向往和坚守,描绘大树的情和义、善和美。

⑫我明白了大树守望岁月青葱的一往情深。我看到了大树呼唤斑斓明天的梦想追寻。现在的溪口镇和樟树村山水绿了,村庄美了,乡亲富了,日子火了。这里的新楼在绿荫里绽放欢乐;这里的瓜果在山坡飘香;这里绿色生态,清新怡人,成了旅游打卡的大堂·这里的红色故事,润心铸魂 让人的精神受到洗礼。这里的四季 花开如云·这里的人们,带着大树的美好祝福,走向四面八方、天涯海角。

⑬我要跟着古樟树下的脚印,走进炮火硝烟的战场,去凝望贺龙手中的小烟斗,品味红旗漫卷过雄关的悲壮。我要从古樟深深的纹理里,拾回大树含情送别红军的朵朵泪花……

⑭此刻的我,止不住泪珠盈眶。我要对大树说:今天,我来到你的身边,用笔雕刻你精神的伟岸,感悟你的平凡、豁达和伟大,再一次倾听你的深情叮嘱和召唤。你是长在我心中的大树,永远为在新征程上踔厉前行的追梦者,撑开绿荫,遮挡风雪,播洒春光……(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1月)

注:贺捷生,贺龙的女儿。

17. 阅读选文,完成大树的名片设计。

名字:古樟树      年龄:__________

传奇经历:

193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雷击后复活,半边枯萎半边翠。

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当地政府设计了一张宣传明信片(见下图),计划定名为“溪口镇的香樟树”,小语同学认为用“长在心中的大树”更好,你赞同小语的看法吗?为什么?

19. 为了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小语拟将第⑩段的内容制成VR视频让游客体验。你认为合适吗?请作简要分析。

【提示】

VR视频又名全景视频,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三维虚拟世界,可以为观众展示360度的全景镜头,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0. 小语想要出一份阅读小报,把本文和课文《老山界》(陆定一)《黄河颂》(光未然)组成一份主题阅读小报,你认为这份小报可以设定什么主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旅游攻略六:抒写游览感受(60分)

21. 请以“这,才叫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办法。——马克·吐温

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部编语文教材

要求:(1)不要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 遗憾 燥 彰    2. B    3. C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yí hàn——遗憾:指不满意,不称心
zào——燥。“燥”:干、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躁”:性情、不冷静,一般用来形容心情。语段中微风不干燥,就是微风凉爽的意思,应该用“燥”。
zhāng——彰:明显、鲜明地显示的意思。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泰州市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508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