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湖心亭看雪-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54372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2023-07-21 九年级上册 0 1,0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13   湖心亭看雪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雾凇(sōng)          长堤(dī)            毳衣(cùi)

B.沆砀(dàng)         拏(ná)               喃喃(nǎn)

C.金陵(lín)             芥(jiè)               崇祯(zhēn)

D.更定(gēng)        铺毡(zhān)        痴(chī)

2.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余拏一小舟

4.下列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大雪三日                                                  B.是金陵人,客此

C.拥毳衣炉火                                              D.湖中人鸟声俱绝

5.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余舟一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必有我师焉

C.问其姓氏 其一犬坐于前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野芳发而幽香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7.将“这些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几乎贯穿了北京冬奥会的吃穿住行。”这句话放回到文段中,位置正确的序号选项是( )

冬奥会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两大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别以“国宝”大熊猫和象征节日喜庆的灯笼为原型;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用书法表现出起伏的赛道和冰雪运动员的身形……①吃的方面,冬奥会期间恰逢中国农历新年,饺子、元宵等节令美食纳入了运动员的营养菜单。②穿搭方面,中国花滑选手所穿的比赛服取材于中国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两人在赛场上演绎的是具有浓浓中国风的花滑版《只此青绿》。③住的方面,酒店里特别设置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引起了各国选手的极大兴趣。④行的方面,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的滑雪中心依山而卧,外形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如意”造型;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则来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

A.①                B. ②                  C. ③                  D. ④

8.根据要求填空。

(1)《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__________ (人名),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__________ (朝代)人。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游记,开篇写出了雪后西湖宁静清远的景色,一个“绝”字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中透露出寒意,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B.第1段以白描写意传神,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视线由近到远,景物由大到小,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之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

D.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写西湖雪景。即未游西湖时,先概括描写雪后的寂寥凄清;游西湖时,写西湖全景;最后以动态式具体勾勒,结构完整,笔调淡雅流畅。

能力培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0.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上下白/不敢出言以复 B. 画冒雪出云势/恢弘志士

C.是日更定矣/斯陋室          D 回风竹/斗蛇行

11.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13.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14.【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 ;【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

【乙】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节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注释】①澄波:人名。②霞裳:人名。③对枰(píng):对坐下棋。④参错:杂乱不齐。⑤怀远:人名。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

(3)僧澄波善弈  弈:________             (4)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曳:________

16.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不 图 观 瀑 之 娱 一 至 于 斯 亭 之 功 大 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18.请你从感官角度,比较【甲】【乙】两文写景分别侧重于什么?

19.请你概括【甲】【乙】两文写景的对象及其特点。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提平,丝管夹岸。跌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④茗(níng)饮:饮茶。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⑦诟(gòu):骂。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2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拥:______

(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    谓:______

21.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22.【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

23.【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素养拓展

24.这里是冰雪的故乡,人才的摇篮。仰望苍穹,神舟飞船里有龙江人的身影:逐梦冰雪,冬奥赛场上龙江健儿屡获冠军。育才中学九年一班开展以“大美龙江,浪漫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就“如何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问题,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请写出你的三条建议。

(3)你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如果可以现场连线范可新、武大靖和高亭宇几位冠军,请你就同学们关心的某个问题向其中一位提问。

(4) 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央视大剧《青山不墨》讲述了小兴安岭两代林业工人投身祖国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感人故事。语文兴趣小组创作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下面这段话,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

郁郁葱葱的青山虽不曾着墨,千年来守护着我们的梦想;

碧绿的流水虽没有弦,却是一架万古不变地弹奏着乐曲的琴。

上联:青山不墨千年梦       下联:_____________

25.片段练笔

苏炳添2021年东京奥运会跑出9秒83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成为首个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在32岁这个年龄,苏炳添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亚洲速度的奇迹。

其实在这个备战周期,苏炳添曾存在体能和技术上的不合理情况,呼吸和速度节奏也需要调整。对此,科研团队通过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的动作、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捕捉和监控,利用科技手段拟合出“冠军模型”。

教练员参照“冠军模”,对苏炳添的体能和技术进行全面分析,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攻关方案,让其建立神经肌肉系统在更高竞技水平时的动力定型。

曾有一名世界顶级生物力学专家,为很多顶尖短跑运动员做过预测,苏炳添预测的极限成绩为9秒83。然而在众多预测中,只有苏炳添跑出了预测的峰值。

为何苏炳添32岁高龄还能取得如此成就,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发表你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不少于100字。

…………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毳”应读“cuì”;B项,“喃”应读“nán”;C项,“陵”应读“líng”。

2. B

【解析】B项“人鸟”之间不停顿,在“中”后停顿。

3.C

【解析】C项“一”是“全、都”的意思,其它三项是“数目一”的意思。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4372.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