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语文期末试卷 2023.6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每个向上的民族都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
一、积累运用。(27分)
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都是中国的脊梁。”走进七下语文课本,犹如穿梭在英雄人物的历史长廊中。在这里,有严谨认真、为国鞠躬尽cuì的科学家,有为学术lì尽心血的文学艺术家;也有粗拙不失可爱的阿长,穷苦而善良的老王。英雄与凡人共同装点着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廊。历史的星空因他们而熠熠生辉。我们要尊崇这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也要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心生敬意。我们要传播他们的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拙____ ②鲜为人知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lì_____尽心血 ②鞠躬尽cuì 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尊崇这些家喻户晓英雄,也要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心生敬意。
解说:以上四个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代词、动词、介词、助词。
B.历史长廊 严谨认真 熠熠生辉 色彩斑斓
解说:这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我们要传播他们的精神。
解说:这句话表述有误。
D.在这里,有严谨认真、为国鞠躬尽cuì的科学家,有为学术lì尽心血的文学艺术家;也有粗拙不失可爱的阿长,穷苦而善良的老王。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综合实践活动。(11分)
2.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七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家】
(1)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手抄报评比活动。请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①集孝亲名言 ②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自己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离尽孝还很远,不想参加。请你劝他参加活动。
【国】
谷爱凌身上,最闪亮的是坚定、自律的性格,强大、执着的内心。她在滑雪训练中,至少骨折三次,摔倒和受伤更是不计其数,但她始终坚持,从不放松。为了避免打乱训练节奏,她能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为了保持身材,她能严格控制饮食习惯;为了进入梦想的大学,她能充分利用每一刻时间学习。2019年谷爱凌毅然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运动员;2020年她以1580的高分考入斯坦福大学;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拼搏到两金一银。谷爱凌创造了她自己的辉煌,挺起国之脊梁!
(3)请根据上面材料,补写对联。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_______________
(4)鼓励谷爱凌继续前行、超越自我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梦】
(5)学校“唱响逐梦之歌”文艺汇演即将精彩上演,请你为下面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
节目一:朗诵《少年中国说》 节目二:歌曲《青春追梦人》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诗中有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木兰身跨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时的飒爽英姿;“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至死依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陋室铭》中“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是刘禹锡不为陋室所困,品行高洁的宣言。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名篇名著。(15分)
4.下列有关名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歌颂了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讴歌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
B.《太空一日》作者依次就“我”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所见、所闻、落地进行了具体介绍。就写法来看,升空和落地按空间顺序进行纵向叙述,而太空中所见、所闻主要是细节上的横向描写。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写的一篇通讯,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D.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象征手法劝告人们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未来。
5.下面四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A祥子成亲 B雨中拉车 C买羊肉包 D大兵抢车 E虎妞逼亲
甲( ) 乙( ) 丙( ) 丁( )
6.祥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主要形象,为什么还要刻画有车的老马祖孙和二强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身上所具有的英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6分)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①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南朝]江总②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②江总:南朝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______,这两首诗都涉及了节日中______习俗。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首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①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②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③盐船阨④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⑤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行状:类似人物传记的文体。②鬻yù:卖③仪征:扬州一地名。④阨:“厄”。⑤杭编修世骏:指的是翰林院编修官杭世骏。编修,一种官职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遍读经史百家
(2)诗古文词日益进
(3)由是名大显
(4)事母以孝闻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两处)
年 二 十 应 提 学 试 试 《射雁赋》第一
12.汪容甫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某校发现七年级部分学生最近有较大压力,为具体了解他们的压力状况,对年级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如下统计图: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圆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袁隆平顶着来自西方权威学者“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指责和压力,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而这犹如大海捞针。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硏究过程中,700多株珍贵的实验秧苗,一夜之间全部被人为毁坏。但是袁老迎难而上,扛住了重重压力。20多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3日)
【材料三】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他94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手术台上,从医70多年,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吴孟超看来,“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13.请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归纳你的发现(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持。”阅读【材料二】【材料三】,探究两位院士的事迹体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科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班级举行“汲取榜样力量,缓解心理压力”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二】发言,帮助同学们缓解心理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性文本阅读。(15分)
生如水稻
陈甲元
①和一季水稻的收割一样,父亲走了再不回来。父亲躺在他亲手打造的木门上,木门上垫着稻草,柔软、温暖。这是老家的习俗,像喜欢睡暖和芳香的稻草床一样。这令我慰藉,也令我不止一次开始审视水稻,这样一种伴随我们终生的植物,究竞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②农村的伢子,有几个没亲手侍弄过水稻呢?懵懵懂懂,清明下种,三起三落,浸种催芽。春夜魅人,经常要更换的25瓦的葫芦形白炽灯泡被一根花线连着,吊在青黑瓦屋厨房的横梁上,灯泡泛着黄光,照亮厨房门前泥浆色的大木桶。父亲将晾晒两天的稻种拆了包,用强氯精消了毒。加温水泡着,长着厚茧的老手不时捞起轻浮的秕谷,手掌摊开着对看热闹的我们说,看,这就是秕谷,没用的家伙!
③我一直怀疑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每年的稼穑,春种秋收,睛耕雨读,他都安排得像稻粒一样饱满;穗期,他扛一把锄头,为稻子的抽穗扬花保驾护航;冬天,天气寒冷,间或会有小雪,打湿院落的矮墙和柴火,通红的炭火旁,父亲使劲搓着稻草绳,身后的墙壁挂着他前些年亲手搓成的草鞋,草绳、草帽。只是稻草的手工成品经过岁月的淘洗,已有了沉郁欲言的褐色……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
④于是,我习惯了回去。想父亲,想从前的时候,我就一次次往回走。回老家看山岭,看老屋,看稻田,看稻子。
⑤老家本身是稻区。不是山岭房屋环绕着青黄相间的稻田,就是或青绿或金黄的稻田环抱着山岭房屋。很多时候,田畴无言,却又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一种亘古千年、内蕴深沉的姿态,是天底下最朴实和厚重的无华。那么多的农人,祖先的祖先赤脚走在田埂上的远远近近的身影,没有隔膜般素朴和亲切。田垄里,依稀听见犁铧清脆的声响和牧童的短笛飞扬。
⑥而躬耕田垄一辈子的父亲,对稻田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不但靠着田垄四季常新的稻子,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仙风道骨的祖母说过,我家六姊妹,有两个的出生就和田垄和水稻紧密相连。
⑦一个是二哥。正是苍翠欲滴的插秧季节,正是插秧竣工那天的黄昏时刻,家门口的田垄里刚刚插下青绿秧苗,母亲兴致勃勃挺着大肚子在青黑瓦屋的灶房间忙碌,突然间下身一热,连忙呼唤炉膛前烧火的小脚祖母。添丁之喜,大好兆头。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
⑧还有小妹。小妹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中午时分,稻子收割的季节,田野到处金碧辉煌。人力打谷机在父亲脚下嗡嗡地响,也没请其他劳力,父亲和大哥两人轮流给稻谷脱粒。二姐一路小跑来到田埂对父亲说:妈妈让我告诉你,她生了。父亲手里捂着要脱粒的稻穗,大声说知道了,告诉你妈妈,我们打满这一担谷就回家吃中饭……前面有了五个崽女,父亲对又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已然淡定,四十不惑,小妹来临的时候,父亲的思想是不是已渐趋成熟?他看生命是不是也像看他手中的稻子一样,一茬一茬,心里有了新的内容?
⑨应该是有了一茬一茬新内容的。父亲耕作了一辈子水稻,睡了一辈子稻草床,在稻草的拥绕下离去以后,我也开始从事一项和水稻相关的职业,更近距离地走近和了解水稻,也更深刻地了解父亲。
⑩催芽,播种,育秧,除草,施肥,收割;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结实。一次生育,一段旅程。临了,稻桩化成基肥,哺育又一季新的生命。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
⑪又一年冬天,又一年稻子收割后的空旷来临。记得当年稻草垛,转眼又是白头翁。我身在城市的高楼以当年在田野依偎草垛的姿势躺倒。想:原来和父亲一样,像水稻一样活着,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
16.【梳理·情节】
水稻伴随“我们”一家终生,简要概括文章围绕水稻写了哪几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韵味,请任选一句按要求进行赏析。
(1)父亲将晾晒两天的稻种拆了包,用强氯精消了毒,加温水泡着,长着厚茧的老手不时捞起轻浮的秕谷,手掌摊开着对看热闹的我们说,看,这就是秕谷,没用的家伙!(请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2)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聚焦·人物】
文中说“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与水稻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感悟·主题】
袁隆平院士曾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请你结合文中的父亲形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3分)
20.同学们刚学完语文七下教材,你一定还记得献身祖国科研的邓稼先、横眉怒对敌人手枪的闻一多、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鲁迅、克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红军将士以及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尼摩船长……,这些人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现实生活中亦有这样的英雄。请以“我崇尚这样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或生活感受;(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7分)
1.(1)①.zhuō ②.xiǎn (2)①.沥 ②.瘁 (3)B
【解析】
【小问1详解】考查字音。
①粗拙:cū zhuō ,指粗疏拙劣,不精美。
②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很少有人知道。
【小问2详解】考查字形。
①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②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
【小问3详解】考查语法知识辨析。
B.有误,四个短语类型分别为: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主谓短语;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