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3.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人民幸福 C.和平共处 D.民族振兴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
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
5.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国第一个升入天空并顺利返回的宇航员是( )
A.杨利伟 B.聂海胜 C.翟志刚 D.汤洪波
6.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88年,海南岛被划经济特区
B.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7.国庆70周年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以下排序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是( )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②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③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④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8.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C.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建立浦东开发区
9.“左图右史”是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当某班同学使用下列示意图时,他们要借助此图来理解的历史概念,最有可能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一带一路”建设
C.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10.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30分。其中,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
11.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
(1)材料一中数据变化与政府采取的哪一计划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深刻的社会改革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2)材料二中“包产到户”最早开始于何时?材料中“农村政策放宽”是指推行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效果好,变化快”有什么表现?
材料三 1978-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简表(部分年份)
(3)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数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数据的变化应归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哪些重大决策?
(4)综上所述,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
1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的50年代】
材料一
图1 1954年访问印度 图2 1955年印度尼西亚
(1)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他让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结合材料一,指出这个“忙碌的身影”是谁?与两幅图片有关的“中国声音”具体指哪些外交原则或方针?
【突破的70年代】
材料二 11月15日美国时间上午10时30分,大会主席马利克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乔冠华、黄华、符浩、熊向晖等走进联合国大会议会厅就座。乔冠华坐在中国代表团排头第一位的席位上。最后登上讲台也是新中国代表第一次正式登上联大讲台的是乔冠华。乔冠华发言结束时,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地回荡在联合国大厅。
——我爱历史网之中国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与哪一外交成就有关?请举出同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的其他成就两例。
【腾飞的改革开放后】
材料三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习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致辞
(3)结合材料三,指出习主席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综合以上材料,请回答我国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3.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十七条协议》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据材料二,归纳香港问题能够“谈成”的原因。
材料三 1987年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第二年,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就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同胞超过百万人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1987—1988年海峡两岸往来人员迅速增长的原因。写出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 澳门回归15年来,演绎了“大城小事”的精彩: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超过9倍,……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澳门回归后巨大成就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2014年)
(4)澳门哪一年回归?回归前的澳门被哪一国家殖民占领?据材料四,概括澳门回归的现实意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依据题干“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应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组织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是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但仍然属于私有制的范畴,A排除;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C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排除。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