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溧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9日
资源编号 52411

常州市溧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06-16 七年级下册 0 3,51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溧阳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2.6

注意事项:

1.全卷试题8页,答题卡4页,共12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答卷前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拽出(zhuài)   告罄(qìng)      竹篾(miè)     怏怏不乐(yàng)

B.毋宁(wú)       蹒跚(shān)      阴霾(mái)     毛骨悚然(sǒng)

C.吞噬(shì)       烧灼(zhuó)      炽热(zhì)      白雪皑皑(ǎi)

D.羸弱(1éi)       露宿(1ù)           点缀(zhuì)    芸芸众生(yú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疏     晶莹     案椟     姗姗来迟

B.暮色     陡峭     枯槐     热烈粗犷

C.简陋     修茸     循环     盘虬卧龙

D.排解     垦切     监督     躬行君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州加油(主谓短语);一颗小桃树(偏正短语);仙露琼浆(并列短语);热得难受(补充短语);登幽州台(动宾短语)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最苦与最乐》由著名学者梁启超所写。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D.《驿路梨花》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

名著阅读(4分)

4.下列对《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重回陆地。

B.《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慢慢屈服于命运,成了好占便宜、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

C.《骆驼祥子》中,尽管祥子请来了“收生婆”,还请来了“蛤蟆大仙”陈二奶奶,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为了安葬虎妞,祥子卖掉赖以生存的车。

D.《海底两万里》中写到在印度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我”看到尼摩艇长独自用斧头与章鱼顽强肉搏,最终击退了章鱼。

5.下面画线的词表现了祥子什么性格特征?用四字短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

6.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需要哪些条件?

材料1: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未来五年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全民健身这项国家倡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承载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两大国家战略的奋进目标。

材料2: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与家长观念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一位家长说:“其实我们都知道,运动会让孩子长高,有助于心肺功能提高、肠胃健康和身体素质加强,还可以磨砺孩子的性格。当家长真正与孩子一起运动的时候,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材料3: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

北京冬奥会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新标杆,正是中国体育文化融入世界、改变世界的先声,中国体育文化需要更多中国元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22北京冬奥会会服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材料4: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建设将预防作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给了体育无限的发挥空间。全民健身设施修到家门口,全体人民使身诉求和意愿大大提升,一座连通体育和健康的桥梁正在构建,体育成为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孩子、老人还是青壮年,当全体人民拥有了强健体魄、健康人格,强国之路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也有了持续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

(采自学习强国、百度百科、北京冬奥组委官网等)

7.填空。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12分)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刘禹锡)

乙】

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其旁梅根种西番莲,缠绕如缨络。窗外竹棚,密宝襄盖之。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前后明窗,宝襄西府,渐作绿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慕倪迂“清閟”,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注释】①圮(pǐ)塌坏,倒塌。②幮(chú):古代一种似橱形帐子。③西府:是指西府海棠。④倪迂:倪云林。因性情狷介,怪癖多,因此人称为“倪迁”。清閟:倪云林的书阁名。閟:同“闭”。

(选自《梅花书屋》·张岱)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无案牍之劳形(             )     (2)有龙则灵(            )

(3)岁满三百余朵(             )     (4)密宝襄盖之(            )

(5)又以“云林秘阁”名之(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阶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杂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刘禹锡的陋室与张岱的梅花书屋有何相似之处。

11.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草色入帘青”“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的“入”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

B.张岱的修辞手法用得很妙,如“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积累了几尺高的香雪,写出了花的清丽可人,语言简洁,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仗工整,整齐优美。“上”“入”二字,化静为动,使景物人格化,写出了苔藓、绿草的盎然生机:“绿”“青”二字,色彩清丽,突出了环境的恬静、幽雅,烘托陋室不陋,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D.张岱善于运用修辞,熔才情、气节、学识于一炉,灵笔点化,简练中见丰富、平实中显新妙、单纯中透雅致,营构了独具个性的艺术妙境。

(二)(共12分)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没过多久,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2.选段中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他们身后刮来凛洌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斯科特以失败者的身份去忠实地为角逐者的业绩做见证,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妪

梁晓声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拔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阀,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意,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⑨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⑩“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⑪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⑫儿子仰脸看我。

⑬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⑭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⑮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行时,见一老叟,守着他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⑯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选自《初中语文拓展阅读》)

16.结合前文,说说文章第⑮段是怎样描写老叟的?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为什么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后来,我为什么又觉得自己的行为很猥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何理解文中我是“活在好人边上人”这句话的含义?请分析“我”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物色”的意思是:挑选、选择。

B.第⑨段中用了肖像描写的手法刻画老妪,以没有美感的外貌来反衬老妪人格的高尚。

C.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自然环境:寒冷;社会环境:商业味浓。这样写的作用如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写老妪在寒风中等待作铺垫。

D.文中的老妪是一个自尊、自爱:不贪钱、为人正直、诚实善良的人。

三、作文(共4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请你以“车来车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勿透露个人信息。②要有自己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C

【解析】C.炽热(zhì)——chì,白雪皑皑(ǎi)——ái;故选C。

2.B

【解析】A.案椟——案牍;C.修茸——修葺;D.垦切——恳切;故选B。

3.D

【解析】D.全文按顺叙组织材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的;时间从“我”和老余第一天傍晚投宿到第二天早晨,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妹妹的出现;文中对小茅屋的建造以及后来人对它的照料情况的记叙,则是运用插叙手法;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常州市溧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5241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