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考点例说-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层进阶攻略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9日
资源编号 52071

04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考点例说-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层进阶攻略

2023-06-11 中考 0 2,30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层进阶攻略

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考点例说

说明文考点例说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刘先觉

①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结构组成的,外观上明显地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其中屋顶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点。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

②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例如,天坛祈年殿就有三层台基,总高达6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衬托着上部以蓝绿色调为主的殿宇,使之更显壮丽恢弘

③屋身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为木结构梁架组成,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榫卯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保证房屋的坚固。外墙与隔墙只不过是起图护作用,因此中国俗语中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因为承重构件是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墙,这和现代结构中的框架原理颇为相似。建筑正面所排列的柱子形成一些“开间”,两侧的柱子排列则组成了建筑的“进深”,它的大小与数量根据正面开间来定。开间通常是单数,而进深为双数。艺术上为了强调中轴线与中心部位,中间的开间往往较两侧略宽,从而使单调的开间排列显出细微的变化。柱身与柱础也通过油漆与雕刻加以修饰,使建筑更加精致与美观。

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通常有“斗拱”,这些斗拱都是由一块块木构件组合而成,目的是为了支撑硕大的房檐,起着内外平衡、上下连接的作用。这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特有的部分。

⑤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顶、悬山顶、拱顶、庑殿顶、歇山顶、重檐顶等十几种。这些屋顶的基本形式又可组合成复杂多变的屋顶组合形体,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⑥古典建筑屋顶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两侧升高,屋角部分明显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峰。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也有等级的区分,其中黄色最为高贵,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级别。屋顶上部一般都设有正脊,脊的端部大多做有脊兽或其他装饰。因此,古典建筑的屋顶不仅在艺术上没有沉重庞大的感觉,而且还成为表现建筑艺术的重要部位。你如果登上北京的景山,从北向南俯瞰故宫全景,那些高低起伏的黄色琉璃瓦屋顶组合,真会使你如入仙境。

⑦江南与华南一带私家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与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区别,它们不像北方那样严谨庄重,而是比较轻巧精致、色调淡雅。粉墙黛瓦,翘角飞檐,分外灵动与秀丽。

(节选自《建筑艺术的语言》,有改动)★★

1.(说明方法的辨识与评价)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 (4分)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此类试题,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等。像本文中画线句子列举天坛祈年殿的示例,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又列举“三”“6”等数字说明台基的规模,凸显天坛的壮丽恢宏。说明方法的考查,近几年中考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本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本文列举数据所起的作用”“举某事例的作用”“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等。有时说明一个对象,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沿溯上下文,联系与它紧密相连的句子作答。答题需要写明具体使用的说明方法,写出该方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比如举例子的“具体”、列数字的“准确”、打比方的“生动”、作比较的“突出”等),再写出该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表现被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要联系全文说明中心(或说明对象的总特点),比如本文中的说明中心“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呈现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之美”。总之,只要能辨识说明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作答。

2.(说明语言的评鉴)第3段中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般的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性,品析要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性词语,这些词重在揭示说明对象的客观特征。这类题目的形式主要有:“加点词语有何作用?”“能否替换为xx?”“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解答此类试题,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解词+说明词语的具体作用+删后的影响+强调该词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比如,本文说“木质结构通常由榫卯连结”,“通常”从范围上加以限制,去掉后显得太绝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此作答。做这样的题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并结合它在语境中的含义,比较删去前后的不同效果,就能准确答题了。文艺性说明文,常常采用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或者采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些往往指向“生动性”,重在体现作者主观感受。题型往往是提问某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作答要关注它对突出说明对象特点的作用,更要关注它对读者的某种情感及阅读兴趣方面的影响。

3.(信息的理解和概括)阅读第5~7段,说说“屋顶”的艺术表现力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概括能力。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主要是检测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的能力。这一类题目,有的关涉全篇,有的关涉几段,也有的只关涉一段;其题干的表述方式也不一而足。作答此类考题,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逐段逐层读懂文意,理解各

部分之间的联系。其中,要善于从抓关键语句入手,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要善于从文章结构材料的方式人手,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比如,本文第⑤段写到屋顶形式多种多样,第⑥段写了屋面的曲线和翘角飞檐呈现的意境美、屋顶的色彩美、屋脊装饰美等内容,从第⑦段可以概括出南北屋顶风格异趣美。

4.(语段结构的评鉴)同学们研读全文后,对第4段是否需要删去意见不一。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考点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说明文段落的作用通常有:开头段落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中间段落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补充说明该事物其他方面的特点等。第④段写的是大型古典建筑柱顶上的“斗拱”,它本身也是屋身的一部分,是连接星身和屋顶的重要衔接部分,更能体现台基、屋身、星顶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一段在结构上承上启不,是整个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删除。但是如果从中国古典建筑外观上的分类来看,这部分内容与本文的说明重点关系不大,删除后不影响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言之成理即可。命题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化,但是作答一定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判断,答题时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且阐明理由,自圆其说。(注:以上题前括号中的考点说明系编者所加,后同)★★★

5.(综合应用)上文第7段和叶圣陶《苏州园林》(见下面材料)都谈到了南北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请结合你所知道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知识,探究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6分)

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水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节选自《苏州园林》)

【材料链接】苏州因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探究与实践运用能力。试题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从地理气候、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着手,每点得2分。考生也可列举其他方面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探究题的作答,更加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思考答案时更要灵活应变,突破思维定式。首先,理解题干的要求;其次,要提炼阅读文本和链接材料的有效信息,找出共同点;然后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之间找结合点,如阅读文本中第⑦段提到“江南与华南一带私家古典

建筑的屋顶,风格与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区别”,据此可筛选出地域和人文的差别等信息;最后还要注意整理语言,分点作答,有层次性。综合应用性题目常见提问方式还有: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方法进行感悟与评价;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等等。

6.(写作应用)阅读完本篇文章,相信你一定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图片是武汉的黄鹤楼,请你结合本文的相关知识,给黄鹤楼的外观写一段简洁的解说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图中匾额为锅金大字;楼顶琉璃瓦为金黄色)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应用能力。此题主要是借黄鹤楼图片,介绍其外观情况。首先可介绍其整体外观,然后依次介绍其每层结构、造型特点以及相关组成构件的特点。言之有理脚可。

本题作答时我们可抓住“黄鹤楼”的外观特点,结合阅读文本对古代建筑的介绍,参照阅读文本中的“台基、屋身、屋顶的完美结合”依次进行解说,再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或使用适当的说明手法进行介绍。部分语言可以直接引用中考文本,但要注意和黄鹤楼的外形特点相契合。可整段介绍,也可分段介绍,只要能清晰地反映内容层次即可。

写作支架:讲解词(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介绍,让听众了解事物多方面的特点及其相关故事,达到宣传推介的效果。可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下往上(从上往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把事物的名称、功用、类型特点等依次解说明白。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参考答案

真题回顾

1.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2.不能删去。“通常”是指一股情况下,木质结构由榫卯连结,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不符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3.①形式多种多样,显示中国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②屋顶的形式与瓦的色彩在封建社会中有等级的区分。③南北古典建筑的屋顶风格各异,或严谨庄重,或灵动秀丽。    4.示例一:不能去掉。“斗拱”连接屋身和屋顶,起着内外平衡的作用,此段在结构上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示例二:可以去掉。此文介绍的是台基、屋身、屋顶,介绍“斗拱”与文章内容无关,显得多余。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

“例如”一词提示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三层台基”“高达6米”“三层汉白玉圆台”等数字提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第②段“台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衬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可知,这里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几层台基,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的观点,显得具有说服力。

2.本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态度“不能删去”。然后分析词语的意义及语境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木质结构由榫卯连结,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有一些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的木质结构都是榫卯连结,这样就不符合原意。故“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不能删去。…………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04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考点例说-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分层进阶攻略 https://www.0516ds.com/5207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