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45616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3-02-25 九年级下册 0 1,12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浪潮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塌,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一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的是(      )

A.1955年                  B.1960年                  C.1971年                  D.1990年

2.该图是哪一集团的标志?(      )

A.联合国                  B.北约组织               C.欧盟组织(简称欧盟)  D.世贸组织

3.与“欧元”“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两个关键词都有关系的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欧共体                   D.联合国

4.20世纪九十年代初给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为东欧剧变大潮画上句号的历史事件是(      )

A.波兰政变               B.罗马尼亚政变        C.德国统一               D.苏联解体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7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一体化发展②政治联合加强③民族矛盾消除④法德实现和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是四个著名的国际(区域)组织及其各自成立的年份,期中既是冷战的产物,又是冷战“遗产”的是(      )

7.在马歇尔计划提出之际,美国认为欧洲国家必须做为一个整体来接受美国的援助,并指出欧洲国家结成经济联邦是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必要条件。美国此举旨在(      )

A.顺应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控制欧洲国家的内政外交

C.清除苏联对欧洲的影响                             D.满足本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8.弗雷德里克·泰勒在《柏林墙》中说:“东德的人口一直在向西德迁徙。自1955年以来,每年有约25万人迁往西德……1960年东德的境况急剧恶化,2月份迁往西德的人口还不足1万,然而5月份就已经翻了一倍多,达到20285人。”这说明(      )

A.德国民族矛盾的激化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德国统一进程的加速                                D.冷战导致德国分裂局面

9.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由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由水泥墙、钢丝网和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柏林墙的建立,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象征着(      )

A.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德国分裂               D.多极化趋势加强

10.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的国家,并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一演说预示着(      )

A.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       D.美苏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矛盾升级

11.有学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它”指的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欧洲联盟的建立

C.德国的分裂                                                D.丘吉尔“铁幕演说”

12.阅读下图漫画,指出变化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特征(      )

A.美国援助遏制苏联                                   B.欧日崛起三足鼎立

C.美苏争霸抱团取暖                                   D.欧日同盟对抗美国

13.当代世界告别雅尔塔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八一九事件                                               D.苏联解体

14.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5.请仔细观察如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16.1970年,世界上每4个科技人员中,就有一个在苏联。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的1/3。但因为科研经费由国家无偿调拨,科研成果也不属于企业自有。结果新科技成果只有1/4在国内得到应用,且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12年。这说明(      )

A.苏联的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                     B.科研体制制约科技发展

C.国际环境影响科技成果转化                     D.苏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17.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等人将改革转向政治领域,政治思想向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90年3月再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联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材料中的“改革”最终导致了(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美苏争霸               D.冷战开始

18.将下列图片与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a ②——c ③——b                        D.①——c ②——b ③——a

19.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据统计,在1975-2006年的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20.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B.亚非拉的新发展

C.社会主义的发展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1.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D.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22.一个学者说二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二战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是(      )

A.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柏林墙的修建

23.某小组在历史课上做汇报展示,下面是他们展示的部分图片,据此判断汇报的主题是(      )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D.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24.“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欧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北约)。……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瓦解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欧洲经济的衰退

2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美国的扶植

C.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D.西欧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26.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闲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图,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城性其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摘编自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扩张、法国的投降和英国的削弱对于美国推行的“欧洲均势”政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美国继续在欧洲事务中施加影响极为不利。东南亚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历来是美国的必争之地,日本的南下侵略行动势必同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摘编自刘国玲《论二战中美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争夺东南亚地区的原因,并简述日美冲突的爆发及解决。

材料三  1946年打败德国之后,苏联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资源,开始将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美国人也关注这一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丝绸之路的支配权,苏联与美国开始了长久的冷战。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列举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地区争夺产生的影响。

27.综合探究题。历史舞台上,国与国的关系事关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繁荣、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日关系】  

材料一

(1)指出图一事件爆发的年份,以及推动图二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外因。

【欧美关系】

材料二  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的……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未来》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初期欧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冷战初期“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中美关系】

材料三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指出签署材料三“公约”的会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该“公约”的签署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四  “上海公报”保留了双方持有的不同意见,因此使两国达成的共识更具意义。这一外交史上的首创,也为不同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认识到,中美虽有分歧,但都没有改变对方的意图,都乐见两国并行不悖发展,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这是“上海公报”体现的重要精神,5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效。

——国务委员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指出50年前“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并列举一例“两国达成的共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国与国应当如何促进关系健康发展。

28.当今世界,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困际安全组织,作为保卫全球和平的工具,它依赖于联合安全。联合安全的前提,是所有大闲参加,但该前提一直没有实现。

——摘编自【美国】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东欧的社会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欧国家经历了许多人所说的经济奇迹,受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一1952年间,美国向西欧提供了130亿美元的援助。西欧国家通过这些援助鼓励了经济增长,提供了包括保证30天带薪休假的社会公益服务一一速度超过了美国……

尽管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商品充足方面不能与美国相比,但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他们却为苏联在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并从中能获得安慰……从洲际弹道导弹到人造卫星的发射升空,苏联在太空竞赛一一地球外空间的冷战形式获得了主导权。苏联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领先地位引起了美国公众和政客们的恐慌。

一一摘编自【美国】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随着东欧剧变,“华约”于1991年7月1日解散,冷战也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然而,“北约”经过一系列东扩,由最初的12个成员国已扩充到30个。由于乌克兰现任政府是亲美政权,并且谋求加入“北约”,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发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5月1日至27日,美军领导的北约“欧洲捍卫者2022”和“快速反应2022”联合军事演习在九个国家举行。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三对军事政治集团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2)结合材料二,想想国联是在哪次会议后成立的?国联有何局限性?

(3)结合材料三,概括西欧出现经济奇迹的原因以及苏联占优势的领域。

(4)依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标志,想想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9.杰出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思想家的引领】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下列两部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及该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的推动】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牛顿和瓦特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政治家的贡献】

(3)历史人物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都为本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请分别简述他们的丰功伟绩。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B项正确;选项ACD时间与“非洲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欧盟的标志。C项正确;该图是欧盟的标志不是联合国的,排除A项;该图是欧盟的标志不是北约的,排除B项;该图是欧盟的标志不是世贸组织的,排除D项。故选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561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