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既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够清楚表现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某地一个月的降雨情况 B.某校每个年级学生数
C.保温杯一天的保温性能 D.蒜叶半个月的生长情况
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到邮局,他们行驶的路程(km)和行驶时间(h)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图像描述的是( )。
A.他们都行驶了18km B.甲在途中停留了0.5h C.乙比甲晚出发了0.5h
D.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E.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5.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 )。
6.宁宁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听讲座,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门票.于是他回家取票,然后再去少年宫,听完报告后回家.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宁宁的行为.
7.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是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的是( )。
8.如图所示,OA、BA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所走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
A.2.5米 B.2米 C.1.5米 D.1米
二、填空题(1-7题每空0.5分,8-9题每空1分,共26分)
1.折线统计图包括___________折线统计图和___________折线统计图.
2.(1)这是___________统计图.(2)李明这学期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___________单元,考了___________分;考得最不理想的是第___________单元,考了___________分.(3)李明的成绩呈 的发展趋势,预计她本学期期末测试能考___________分.
3.下面是上周末笑笑根据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况而制作的一张折线统计图.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笑笑从家里出发到动物园用了________分钟,在途中逗留了________分钟.
②笑笑家距离动物园有________米.
③前5分钟笑笑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估计笑笑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___.
④妈妈让笑笑在10:30到家,你觉得笑笑最晚在________前准备返回家.
4.据冬冬和秋秋400米跑比赛情况的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空。
(1)跑完400米,冬冬用了(______)秒,秋秋用了(______)秒。
(2)到第30秒时,冬冬跑了(______)米,秋秋跑了(______)米。
(3)前200米,(______)跑得快些;后100米,(______)跑得快些。
5.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试飞过程中的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起飞后第20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______)米;起飞后第(______)秒两架飞机处在同一高度;起飞后第(______)秒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相差最大,相差(______)米。
(2)两架飞机的飞行时间相差(______)秒。
(3)当乙飞机落地时,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______)米。
(4)甲飞机起飞后第(______)秒开始持续降落。
(5)乙飞机在第(______)秒到第(______)秒处于同一高度。
6.(5分)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2)下面是五年级一班周扬(男)和张敏(女)6~12岁的身高统计图。
(1)这是一幅(______)统计图,图中纵轴上一小格表示(______)厘米。
(______)岁到(______)岁时周扬比张敏高;(______)岁时,周扬和张敏一样高;(______)岁到(______)岁时,周扬比张敏矮。
(3)张敏(______)岁到(______)岁时身高增长得最快。整体看,从6岁到12岁,(______)比(______)身高增长得快。
7.下图是A、B两地2009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___)地。
(2)A地的最低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
(3)两地的最高气温都出现在(________)月。
(4)(________)地上半年温差较小,(________)月两地温差最小。
8.“五一”假期,淘气一家自驾游去外地,按计划准点到达目的地,他们选择早上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途中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他们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果他们的行驶路程与所用时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则他们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___________.
9.(3分)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它们距A地的距离S与行驶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车从B地返回的速度为________千米/小时,甲车行驶到距A地________千米时追上乙车.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1.想要了解最近几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______)
2.要反映甲、乙两人某学期各个单元测试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______)
3.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______)
4.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______)
四、图形与计算题(24分)
1.解方程。(12分)
x-0.6x=66.8 5.6x÷2=5.6 2.5×4+6x=70.6
8x-3.2×5=40 2x+0.64-0.35=8.7 2.4x+6=3.8x-8
2.先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再回答问题.(6分)
淘淘本学期各单元数学成绩统计表
(1)请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第________单元与第________单元成绩相差最多.
(3)成绩最高的是第________单元.
(4)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3.(6分)
下面是一个弹性小球从20米高处自由落下,着地后反弹高度变化统计图请根据该小球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标上数据。
五、应用题(每题6分,共30分)
1.李老师在书店看到《认识海洋》精装本和简装本正在搞促销活动,下面是两的价格统计图。(1)若一次购买8套,买( )装本便宜;一次购买( )套,精装本、简装本价格正好相等;一次购买( )套及以上时,买精装本比简装本便宜。
(2)李老师买5套《认识海洋》,应该选购哪种版本比较便宜?便宜多少元? 11套呢?
2.小红把某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记录在下面的统计图中。
某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小红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3)这一天从8:00~16: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操作题。
下面是五(3)班学生绘制的2022年2月9日~15日去南城庙会和后山庙会游览的人数统计图。
2022年2月9日~15日去南城庙会和后山庙会游览的人数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你要游览庙会,你认为选择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4.李强收集了南京和哈尔滨2016年4月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结果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根据题意可知,南京的日最高气温从________日至________日这一天上升得最快,从________日至________日这一天下降得最快。
(3)哈尔滨的日最高温有三天比较平稳,是________日至________日。
(4)这两个城市________日的日最高气温最接近,________日的日最高气温相差最大。
5.下图是王老师体育课上对刘超和邓波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统计图。
(1)请你说一说刘超和邓波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
(2)运动量大则心跳次数加快,请你任选一个人,说一说他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情况。
附加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周末小明和小军相约去公园玩,小明骑共享单车,小军乘公交车,整个过程绘成下面的折线图。
(1)小明去公园时走到( )千米处停下休息了( )分钟。
(2)如果他们10:30返回,小军和小明在公园最多能一起玩( )分钟。
(3)小军打算10:30骑共享单车返回,平均车速200米/分,请在上图中表示出小军的返回过程。
2.刘老师骑车从家出发,去离家4千米的学校办事,办事后因自行车坏了,乘公共汽车回家。下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刘老师离家路程的变化情况。
(1)刘老师从家去学校用了多少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2)刘老师从学校回家用了多少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下面是李明和张强两名同学跳远比赛成绩的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2)两名同学跳远的最好成绩分别是多少? (3)张强第几次的成绩超过了李明?(4)从统计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C
【分析】统计表的特点:反映情况、说明问题;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由分析可知,既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要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熟记它们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A.某地一个月的降雨情况,需要看出降雨多少的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B.某校每个年级学生数,只需要看出数量多少即可,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C.保温杯一天的保温性能,需要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D.蒜叶半个月的生长情况,涉及生长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