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北冥有鱼-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41265

04 北冥有鱼-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2023-01-03 八年级下册 0 1,18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北冥有鱼》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简介】 

本文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年一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小官漆园吏,但不久辞去。楚威王聘他为相,遭拒绝,“终身不仕”。他否定有天帝造物主的存在,认为万物起源于“道”,而人的生死只不过是“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的环节。但由于他只看到事物不断互相转化的相对性,忽视了事物性质的规定性,这就使他的辩证法观点沦为诡辩论。其文章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并多用寓言故事,想象丰富而奇特,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作有《庄子》,原书52篇,现存33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注释】

(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表推测。(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5)垂:同“陲”,边际。(6)海运:海动。古有“六月海动”之说。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7)徙:迁移。(8)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9)《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一说人名。(10)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11)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击:拍打。(12)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13)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14)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15)以:凭借。息:风。(16)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17)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18)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19)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20)相:互相。(21)吹:吹拂。(22)苍苍:深蓝。其正色邪: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23)邪,同“耶”,疑问语气词。(24)极:尽。(25)下:向下。(26)亦:也。(27)是:这样。已:罢了。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同步练习】

一、基础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亦若是则已矣(         )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                         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4.以下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恃”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

B.文中巨大的鹏鸟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C.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是给这个寓言故事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

D.本文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在庄子看来,即使是腾空高飞的大鹏,也仍然“有所恃”,算不上“逍遥游”。

7.鲲鹏、雾气、尘埃等,事物无大小,在庄子看来,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志怪者也(      )    (2)其翼若垂天之云(       )

(3)百川灌河(     )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的体裁是什么?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一篇对你的生活启示更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养鱼记

[北宋] 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 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ō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ín)昏:愚蠢糊涂。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

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5.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与不知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姜产于土,而曰树结;菱生于水,而曰土产,皆坐强不知以为知故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                   或王命急宣

B.啖菱须去壳             日啖荔枝三百颗

C.欲以清热也             清心寡欲

D.皆坐强不知以为知故也  温故而知新

1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北 人 生 而 不 识 菱 者 仕 于 南 方 席 上 啖 菱 并 壳 入 。

18.结合选文,说说楚人和北人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1.(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记载(3)离开(4)这样

2.A [解析]  A项属于动宾短语,正确的划分应为“不知/其几千里也”。

3.A [解析]  “怒”的意思为“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4.C

5.(1)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04 北冥有鱼-2023年寒假预习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预习 https://www.0516ds.com/4126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